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舌尖上的福建”走向世界

2019-08-14 08:48:05|來源:福建日報|編輯:葛寧遠|責編:李勝蘭

  原標題:一口閩菜一口鄉愁——“舌尖上的福建”走向世界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福建,自古以來就是海絲的重要起點。隨著福船出海,福建人也帶著家鄉的飲食和文化,讓“舌尖上的福建”走向世界。

  不久前,以“新時代的中國:生態福建 絲路揚帆”為主題的福建全球推介活動在京舉行,26種來自福建九市一區的特色美食,經36名廚師巧手烹制,在推介活動的壓軸環節——冷餐會上驚艷亮相,讓來自1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220多位駐華外交官和國際組織代表記住了“山海相融 味及八方”的閩菜滋味。省商務廳多年來致力推動的讓閩菜“走出去”發展目標,也由此邁出了一大步。

  8月15日到19日,2019年“閩菜香江行”活動將再次亮相香港美食博覽會。打造閩菜新招牌,重塑閩菜新形象,讓八大菜係之一的閩菜再創輝煌的夢想,終將成為現實。

  興産業——政策扶持讓閩菜“旺起來”

  民以食為天。近幾年來,福建餐飲産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還誕生了不少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讓越來越多外地群眾愛上了這一口“福建味道”,對刺激消費、促進就業、推動福建經濟發展都産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2018年,福建省以高達1329.4億元的餐飲收入位列全國第十,相較前一年同比增長10.7%。

  閩菜餐飲行業這一番興旺繁榮的景象,離不開長期利好的政策扶持。早在2016年,省商務廳就開始調劑商務發展資金,適當增加商貿服務業專項資金投入,為開展全省性餐飲業項目支持提供基礎性的資金保障。同時,豐富省級財政資金扶持內容,增加對各設區市促進餐飲行業發展等商貿服務業項目的支持,將有關資金切塊下達地市,以調動地市自主性和積極性,實現省市聯動共推商貿服務業發展。

  2017年,省商務廳出臺《關於推動閩菜“走出去”的指導意見》,13條舉措涵蓋了持續打造閩菜品牌、全面擴大閩菜宣傳、重視閩菜人才保障、統籌發揮政策合力等多方面。意見還提出,到2020年,力爭全省餐飲業年營業額突破1500億元,成為商貿服務業新的增長點。

  育人才——研究保護將閩菜“傳下去”

  相比于其他幾大著名菜係,目前閩菜文化研究相對落後,閩菜從業人員教育層次參差不齊,大量閩菜名店歷史、名廚傳奇以及名菜製作要點,尚未以文字的方式整理歸納。加強閩菜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開展閩菜文化和技藝的研究保護,成為當下迫在眉睫的問題。

  在省商務廳的支持與推動下,去年底,福州聚春園集團與福建商學院攜手創建了福建省首個本科院校烹飪産業學院——聚春園烹飪學院,致力於為閩菜産業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推動閩菜産業轉型升級。今年4月,福州旅遊職專與福州聚春園集團攜手啟動了“閩菜傳承與創新”産教融合項目,八位閩菜大師進入校園,將通過“現代師徒制”把一身閩菜技藝向學生們傾囊相授。

  商務廳還通過舉辦全省烹飪職業技能競賽,支持各地市各類烹飪大賽,挖掘、交流、培養閩菜人才。在第26屆中國廚師節期間,我省選拔的廚師有9人次獲中華金廚獎、40人次獲註冊中國烹飪大師勳章、5人次獲金質勳章獎、2人還榮獲“十大廚王獎”殊榮。這些最優秀的廚師們,也紛紛走進了福建商學院、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的課堂,閩菜的人才隊伍建設由此邁上了新臺階。

  閩菜文化博大精深,傳承與保護,一個也不能少。2017年9月,福州市閩菜博物館投入使用,博物館分為“名人與聚春園”、“閩菜名人堂”、“閩菜簡述”以及閩菜文化展區等四部分,以文化為滋養,讓閩菜味更濃。2017年底,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公佈了《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對閩菜的製作技藝、傳統飲食習俗、傳統品牌以及相關的代表性資料和實物等進行保護,成為全國首部以菜係文化保護為內容的地方性法規。2018年5月,福建省閩菜技藝研究會聯合有關協會、企業共同發起“閩菜文化復興”行動,鼓勵、支持餐飲行業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閩菜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等項目。目前,沙縣小吃製作工藝、佛跳墻等列為省級非特質文化遺産,羅世偉、楊偉華列入佛跳墻非特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福清番薯丸、武夷熏鵝、莆田媽祖筵席、寧化擂茶等多項製作技藝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2018年,省商務廳委託省餐飲烹飪協會,組織全省力量蒐集、整理閩菜技藝和文化,從理論上完整系統地發掘梳理閩菜飲食文化;並在全省各市、縣逐級甄選的地方代表性菜肴、小吃基礎上,形成具有特色的閩菜菜品體系,精選出有閩菜代表性的100個菜肴、100個小吃,編印成《中國閩菜精粹》一書,製作“閩味一百”烹飪技藝教學視頻,推動更多境內外的廚師和群眾了解閩菜、製作閩菜,擴大閩菜品牌影響力,有力地推動了閩菜飲食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政企攜手、校企合作,從行業到協會,從人才培養到技藝傳承,多方努力之下,閩菜不僅能守正創新地“傳下去”,還將昂首闊步地“走出去”!

  樹品牌——宣傳交流促閩菜“走出去”

  由中國香港貿易發展局一年一度定期舉辦的香港美食博覽會,是整個亞洲最大的綜合性美食展,吸引著國際飲食界精英、零售商及廣大消費者和媒體的目光。

  2018年起,福建省商務廳就借助這一知名的展會平臺,開展“閩菜香江行”系列宣傳推介活動,除了在美食博覽會現場設置專門展區之外,還舉辦了中國閩菜20道精選宣傳推介會以及閩菜品鑒會,來自福建的閩菜大師與香港餐飲界人士歡聚一堂,交流烹飪技藝,品閩菜、敘鄉情、話發展。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主席吳換炎在品鑒會上深情地説:“香港有120萬閩籍鄉親,家鄉福建始終是他們魂牽夢繞、難以忘懷的地方。家鄉的各種美食是他們兒時的口味,終生難忘。”2019年的“閩菜香江行”活動將再次亮相這個舞臺。

  對於在外打拼的福建人來説,一口閩菜一口鄉愁,咽下肚去,能消解不少背井離鄉的辛苦;即使不是福建人,嘗一口閩菜,也能用舌尖品味大美福建的活色生香。福建省從事中餐業的海外僑胞數量眾多,分佈廣泛。全世界40多萬家中餐館,近50%是由閩籍僑胞經營。“中餐繁榮計劃”作為國務院僑辦海外惠僑工程八項計劃之一,是推動海外中餐發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福建省産業鏈延伸,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省商務廳積極貫徹落實“中餐繁榮計劃”,先後在多地組織召開全省推進閩菜“走出去”研討會,指導餐飲行業協會舉辦以“八閩美食 全球共享”為主題的研討會、閩菜“走出去”高峰論壇等多場活動,邀請境內外中餐企業經營代表分享海外中餐市場情況及餐館經營得失,為我省餐飲企業的省外、海外市場拓展提供可鑒案例,並圍繞著我省餐飲行業品牌化、連鎖化、標準化發展及閩菜“走出去”提出意見建議。此外,率團赴南非舉辦“中國福建南非閩菜宣傳推介會”,支持省市餐飲烹飪協會組團前往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開展廚藝培訓、技術人才交流等活動,通過多種方式大力推動閩菜發展。

  各種各樣的交流活動讓閩菜走了出去,而形式新穎、渠道多樣的文化宣傳推廣,則使得閩菜的“金字招牌”亮了起來。2019年起,省商務廳攜手福建廣電網絡集團,以“閩菜20道精選”為核心,通過專題宣傳片展播、開機海報宣傳、開設“閩菜飄香”微網站和互動電視專題專區等形式、對閩菜品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媒體推廣。設立在福建高清互動雲電視首頁的“閩菜飄香”專區,已于8月5日正式上線。

  閩菜不僅滋養著福建人的生活,更隨著閩人縱橫四海的腳步一起走向世界,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一張香飄四海的福建名片。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