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政於民方知得失,問計於民方知虛實,問需於民方知冷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閩西龍岩市各級黨組織堅持開門抓教育,廣開門、開好門,廣泛組織群眾積極參與。
市委書記許維澤説,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力做好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要堅持設身處地,站在群眾的觀點來思考問題,感受群眾的苦衷,體諒群眾的難處,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全市各級黨組織深入基層一線找問題、解難題,提高主題教育的覆蓋面、參與度和解決率,真正讓群眾監督評議,切實解決群眾的痛點、難點問題,讓主題教育走得更廣、更深、更實。
全方位開門 務求主題教育全覆蓋
“非常感謝黨組織把書籍和光碟給我送到家裏來,給我送來‘精神食糧’,心裏真是暖暖的。”日前,龍岩電視臺退休黨員何其芳接到電視臺黨總支負責人遞送的學習材料時説。
為確保主題教育全覆蓋,切實把主題教育的大門打開,讓群眾的聲音傳進來,把基層的意見提上來,確保主題教育全過程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龍岩利用當地紅色資源豐富的優勢,確立60個主題教育基地,用好“紅色輕騎兵”“紅軍戲臺”“中央蘇區大講堂”等富有當地紅色特點的宣傳平臺和載體,用活“微視頻”“紅色話劇”“現場教學”等特色做法,讓黨員領導幹部帶學領學督學,讓支部書記講給黨員聽、黨員講給群眾聽,用生動活潑的學習形式、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增強主題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用心用情用力確保主題教育全方位開展。
各級黨組織還利用當地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創新應用情景式、互動式、體驗式教學,採取組建“小蜜蜂”宣講團、百姓演藝臺、節間集中學習、為部分流動黨員寄送“教育包裹”等方式,把學習教育送到田間地頭、群眾身邊,有效破解了流動黨員、退休黨員、在外黨員、居住偏遠黨員、行動不便黨員“不來學”“不便學”等問題。
多渠道問計 提升廣大群眾參與度
龍岩市各級黨組織在主題教育中大力弘揚才溪鄉調查精神,在調研中直奔“真問題”,通過e龍岩隨手拍、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開設窗口、設置意見箱,廣開言路徵求群眾意見建議,把問題找準找實,全力解決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推動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化解、關懷在一線送達、作風在一線體現。
黨員幹部動起來了,群眾參與進來了。市住建局通過個別訪談、實地走訪,與業主代表、物業代表、開發商代表座談等形式,著力解決住建領域突出問題;武平開展“幹群談心説事”活動,設立225個説事談心室,規定每週三為集中説事談心日;“我這個自然村到行政村300多米道路一下雨就泥濘,能不能做個硬化?”長汀縣庵傑鄉黃坑村早禾田自然村的村民通過e龍岩寫下訴求件……目前,全市共收集梳理出各類難題積案271件、意見建議2470件。
盡全力破題 提高急事難事解決率
從實施第一批21個應急性教育重點項目建設破解中心城區“上學難”問題,到實施“互聯網返鄉工程”啃下群眾“看病難、看病貴”這個“硬骨頭”,從破解産業發展難題,到優化龍岩營商環境,龍岩市開展主題教育始終瞄準發展和民生需求,以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精神,深入查擺在為民服務中的難點痛點堵點,暢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行動為民,實事惠民。龍岩市各級黨組織用實實在在的解決率和滿意度來檢驗主題教育成效,對群眾提出的意見事事有回應、件件有結果。今年以來,龍岩紮實推進千名幹部挂千企幫扶活動,市四套班子領導以上率下,主動率領有關部門進企業開展幫扶服務,目前已摸底排查掛鉤企業困難問題998個,已協調解決632個,正在協調解決359個。9月26日,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龍群走訪市綠鮮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時,得知公司亟需蔬菜、百香果種植方面的技術指導,次日便邀請到省農科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員薛珠政前來傳經送寶。(高營光 王仰華 王佔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