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區新貌 李想 攝
海西石材城的荒料堆場 陳國平 攝
洪瀨鎮綠瀅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員工正在大棚裏查看蔬菜長勢。
九牧廚衛技術人員檢測智慧馬桶蓋産品。
陽光中科的員工正在太陽能電池自動化生産線上作業。
東星石材的大板展廳 官音 攝
南安,我省縣域經濟強縣。這裡地處閩南經濟核心,歷史上曾是閩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九日山摩崖石刻、金雞古港等海絲遺跡都見證了歷代南安人勇立潮頭、敢拼會贏的動人場景。
近年來,南安市堅持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進一步培育和發展新興産業集群,奮力開創南安高品質趕超發展新局面。1—9月,南安市完成地區生産總值748.21億元,同比增長6.7%;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完成70.95億元,同比增長11.1%,增幅比泉州市平均水準高13.3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15.1%。放眼整個南安,全市正向高品質發展之路挺進。
南安市委書記王春金表示:“我們要在傳統産業轉型、新興産業提速等方面持續發力,持續做大南安産業經濟,為實現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提供支撐。”
傳統産業加快轉型升級
南安是我省傳統製造業重要的基地之一。長期以來,南安人發揮愛拼敢贏的精神,創造出了石材、水暖衛浴、機械等多個年産值百億以上的傳統製造業産業集群。
客觀地看,南安市石材、水暖廚衛、機械裝備等傳統産業基礎好、比重大,是當前産業發展的基本盤,要抓住“兩化”融合的機遇,通過創新驅動,不斷提升傳統産業發展水準,讓“老樹”開出“新花”。
強化技術改造。以新一代信息化技術為手段,南安深入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試點行動,加快石材陶瓷、水暖廚衛、鞋服輕紡等産業的成套設備及生産系統的智慧化改造,推動“數控一代”和智慧裝備在工業領域廣泛運用,促進傳統優勢産業與高科技嫁接、與設計聯姻、與品牌聯動,不斷鞏固市場競爭優勢。積極應對人口紅利衰退、人工成本上升的趨勢,大力實施“機器換工”專項行動,推動傳統優勢産業和勞動密集型産業逐步實現“機器換工”,進一步提高企業生産效率和經濟效益。
推進兼併重組。制定出臺金融、財稅、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合資合作、産權流轉、股權置換等方式實施兼併重組,更廣泛地開展萬家企業手拉手活動,推動行業整合資源、抱團發展、做大做強,努力實現多方共贏、逆勢發展。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引導一些資不抵債、扭虧無望又屬於落後産能的僵屍企業通過破産清算實現市場出清,為先進産能騰出優質資源和環境空間。
堅持綠色環保。南安紮實推進石材行業污染整治行動,加強對高耗能行業的能效、物耗監管,大力推廣應用節能技術設備,淘汰落後的工藝和設備,加快海西再生資源産業園區和石材循環經濟聚集區建設,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産,促進企業生産過程清潔化、廢物循環資源化、能源利用高效化。強化資源環境倒逼機制,實行嚴格的環保準入機制,堅決杜絕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項目,以鐵的手腕保護好青山綠水。
堅持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的思路,南安落實好石材、水暖廚衛、機械裝備三大産業,集中力量突破産業鏈的關鍵環節和缺失環節,著力推動主導産業高端化、集聚化發展。石材業要加快向石材工藝、工程設計、石材會展、建築裝飾、石材養護、指數經濟等高端環節攀升,全力打造國際石材之都。陶瓷業要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雙重驅動,加快向産業鏈上下游延伸,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水暖廚衛業大力開發定制化、數字化、人性化産品,加快向衛浴潔具、衛生廚具一體化發展。機械裝備業大力發展智慧製造,培育壯大“數控一代”精密機床、工業機器人、汽車汽配等細分行業,加快從生産配件向成套裝備轉變、從普通機械向精密數控機械提升、從一般裝備向專用設備延伸。鞋服輕紡業要進一步優化産品結構和工藝流程,開發出更多適應個性化消費需求的産品,強化全産業鏈核心競爭力。
項目建設跑出“南安速度”
高品質項目的引進、落地、建設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抓手。去年,南安市重點項目建設跑出“南安速度”,“五個一批”考評連續多次進入福建省前十。今年,南安共有58個項目列入省重點項目,總投資1012.66億元,其中,在建項目37個,總投資877.1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66.43億元。
今年來,南安市採取有力措施,在“五個一批”項目存量、項目攻堅等方面重點發力,從招商、前期、推進、保障、考核等項目工作全環節、多方位推進,有效拉動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9月份,全市新增“五個一批”謀劃項目28個,總投資264.8億元,包括東方武夷冷鏈産業園等;新增簽約項目30個,總投資425.1億元,包括海絲國際文化旅遊綜合體、高端裝備智造産業園、國家建築材料展貿中心南方分中心、海峽金融産業園等;新增開工項目27個,總投資69.4億元,其中,産業項目23個,總投資55.9億元,包括聰勤機械零部件生産項目、和富通消防採購平臺項目等。截至9月30日,全市共對接招商項目138個,計劃總投資890.84億元。
大項目、好項目的不斷引進,與南安的紮實工作密不可分。近年來,南安市在進一步夯實産業基礎、構建發展軟環境的同時,著力推動産城融合高端發展,規劃形成“雙城、雙軸、三帶”的市域空間結構,在“環灣、擁海、連江、合群”的城市發展戰略帶動下,助推南安成為廈漳泉“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
省、泉州級重點項目方面,1—9月份,37個省級在建重點項目、56個泉州市級在建重點項目年度分別計劃投資166.43億元、202.55億元,分別完成投資136.7億元、170.3億元,分別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82.2%、84.1%,省、泉州市級項目均超時序進度。
同時,南安市創新“社團+商會”機制,進一步團結遍佈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內外南安人力量,通過舉辦世界南安同鄉聯誼懇親大會、世界南安青年聯誼大會等全球性大會,打造農訂會、石博會、水暖泵閥交易會、“泛家居主題活動周”等大型經貿活動平臺,出臺拓展“鄉賢經濟”回歸創業工作方案,創新實施“泛家居”産業聯盟戰略,成立創業運營管理平臺等舉措,推動泛家居産業鏈全域化轉型升級,打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典範,助推“南安人經濟”與“南安經濟”有機融合。
項目落地後,如何推動招商成效轉化為發展成果?對此,南安創新建立了一整套項目建設機制。“從優化前期服務、強化項目攻堅、加大招商對接等多個方面入手,集力量、資源、政策為一體,力促項目快建設、早投産、見實效,保障全年任務順利完成,迅速掀起大發展、快趕超的熱潮。”王春金介紹道。
為推動項目加快落地,南安市創新項目“六個一”管理機制,每個重點項目在原有“五個一”(一個項目,一個責任人,一個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機制,一筆啟動資金)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創新組建一個由掛鉤市領導和項目工作組組成的微信群,日常通過照片、文字等形式,將項目推進進度、存在問題、經驗做法等曬到群裏“直播”,及時掌握攻堅進度,協調攻堅存在問題。制定重點項目工作微信群管理機制,微信群人員由項目掛鉤市領導,市委報道組,組織部幹部科分管領導,項目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相關工作人員,項目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人員,重點辦、效能辦工作人員,項目審批涉及單位相關科室負責人。
為全面提速項目前期,南安市創新實行模擬審批方式,利用土地報批期間的“空白期”,提前介入年度重點項目前期審批工作,促進項目審批駛上“快車道”,並通過制定項目前期審批手續服務指南,實行全程代辦、直通快辦、部門包辦等制度和“點對點”掛鉤服務,解決經辦人員業務不熟、耗時長問題。
政策護航打造經濟高地
泉州芯谷南安分園區自項目落地建設以來一直備受關注。今年開始,入駐企業已經開始投産。
福建富宸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入駐泉州芯谷南安分園區的企業之一,去年12月,該公司進駐園區進行裝修,今年7月,調試的兩條生産線正式投産,10月,富宸SM7自動化貼片機順利試投産。
福建富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宏恭介紹,富宸科技在IC封裝領域有著多年的科研生産經驗,專注于微波積體電路,射頻積體電路及子系統設計、製造等領域,産品主要運用於手機和衛星傳播。如今,利用園區內的生産線,他們可以研發更多創新産品服務5G時代,而砷化鎵系列産品便是其中的核心項目。
力推“智谷”破繭成形、蓄勢起航的同時,南安市奮力推動“芯谷”拔節成長、開花結果。作為“泉州芯谷”核心區,位於石井鎮的南安園區規劃面積約33平方公里,秉承“港産城融合發展”的理念,佈局“電子信息産業區、生態休閒區、蘆青健康科創區、配套居住區、兩岸積體電路産業合作試驗區”等5個功能分區,目標定位為打造化合物半導體産業基地——一個全新的集聚高新産業、智慧製造産業的載體平臺正在建設,區域經濟新增長極正在形成。
據介紹,目前,園區已投入建設資金約54億元,其中總投資333億的三安高端半導體系列項目加快建設,其中氮化鎵後道晶片已經試投産。同時,首個半導體設備項目安芯科技完成投資7000萬元,也已正式投産。
芯谷、智谷正在産生強大的産業聚集效應,帶動新興産業板塊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支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南安堅持創新驅動,打造轉型升級“新引擎”,加快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應用,推動企業生産、管理、行銷變革,助推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政策方面,為推動政策落實,激發民企發展“新活力”,南安及時研究出臺優企惠企政策,加強與上級政策的對接配套,提高政策的靈活性、延續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完善政策體系。先後制定出臺《關於加快貫徹落實〈泉州製造2025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新一輪企業技改專項行動計劃》《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行動方案》《扶持産業龍頭企業和高成長企業做大做強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用“真金白銀”的政策“幹貨”支持民營企業轉型發展,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落實惠企政策。南安市還印發實施《南安市開展“送政策進企業”活動方案》,設立“優企惠企政策諮詢室”(挂靠市工信局),為企業提供惠企政策現場諮詢、電話諮詢。組建政策宣講團,南安市工信局聯合商務、稅務、財政等部門舉辦2019年上半年優企惠企政策宣講會8場,參會企業達700多家,發放政策彙編、政策簡明表、減稅降費宣傳手冊3000多份。“南安工信惠企通”平臺投入運行,建立“問題上行、政策下行”的雙向直通模式。今年來累計兌付工信領域惠企補助資金3400多萬元,惠及企業240家(次)以上,企業獲得感不斷提高。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