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國家公園形象標識 供圖 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
國際在線福建頻道消息:11月18日,武夷山國家公園形象標識新聞發佈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標誌著武夷山國家公園形象標識正式啟用。據悉,武夷山形象標識由主體“山”字、上下中英文注解及五星組成。“山”字設計靈感源於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大型漆壁畫《武夷之春》,融合玉女峰、大王峰、九曲溪的造型,蘊含字母W與Y(武夷),以剛柔相濟的筆意,表現九曲環山、秀美靚麗的武夷山水。
發佈會上,福建省林業局副局長、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林雅秋介紹了武夷山國家公園形象標識徵集、設計內涵。他表示,武夷山國家公園形象標識的字體取自朱熹的書法,體現朱子文化等深厚的武夷山文化底蘊。“山”寫法採用篆體,中間一豎(大王峰)含“人”字,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山”字一橫,形似破浪前行的竹筏,體現武夷山市勇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潮頭、率先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探索精神;一大四小的五星圖案設計源於國旗,傳遞國家公園國家屬性、國家代表,也體現國家公園在各類自然保護地中的最高保護等級;形象標識主體顏色體現青山綠水,武夷山國家公園中英文字採用金色,傳遞努力探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含義。
據了解,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于2017年8月啟動了“武夷山國家公園形象標識大賽”,面向全社會公開徵集武夷山國家公園形象標識。歷經三個月的徵集,共收到274位設計者的投稿作品335件。經過各方面專家嚴格評審,評出了若干獲獎作品。根據專家建議,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邀請專業人員進一步對武夷山國家公園標識進行完善和加工設計。經再三比較和廣泛徵求意見,多次修改完善,最終選用藝術家洪居元設計的的標識方案。
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既是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産的保護地,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里,擁有210.7平方公里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擁有極其豐富的物種資源,被中外生物學家譽為“蛇的王國”“昆蟲世界”“鳥的天堂”“世界生物模式標本産地”“研究亞洲兩棲爬行動物的鑰匙”;擁有代表性的人文資源,是中國朱子理學的搖籃;擁有獨樹一幟的丹霞地貌,是我國同類地貌中山體最秀、類型最多、景觀最集中、山水結合最好、視域景觀最佳,可入性最強的自然景觀區。
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選取武夷山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以來,福建省林業局始終把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作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辦的重大任務,舉全局之力,大力支持、全力推進。在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下,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實施方案確定的重點任務基本完成,並取得三個方面的顯著成效:一是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的碎片化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通過整合組建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統一履行自然資源、環境的保護與管理職責,從根本上解決了政出多門、職能交叉、職責分割的管理體制弊端;二是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護;三是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新模式基本形成。
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負責人表示,發佈會後將加強對武夷山國家公園形象標識知識産權(著作權、商標權和專利權)的申請和保護,發揮好標識的引領作用,使“武夷山國家公園”這一品牌形象更深入人心。同時,下一步,將按照“管理高效化、保護智慧化、宣教體驗化、發展綠色化”總體思路,努力將武夷山國家公園建設成為生態文明體制創新的先行示範點、世界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展示的標杆、國內外高效保護和綠色發展共贏的樣板。(文 王禮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