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片區拆除的建築垃圾被當場分為四類,不僅高效、環保、節約成本,還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福州晚報記者 雷岩平 何佳媛 陳暖 文/攝
4月14日,機器的轟鳴聲打破了晉安區鼓山鎮樟林村的寂靜。福州首個“拆舊、清運、資源化利用”三位一體化試點項目在這裡開工。
而1月17日,是樟林村徵遷完畢後正式封村的第一天。
記者分別於這兩個特殊時間探訪樟林村,見證“告別與重啟”。
告別
福州壽山石産業迎最大規模洗牌
“石出壽山,藝出鼓山”,每個喜愛福州壽山石的人,都有與鼓山鎮樟林村有關的故事。這裡曾是福州壽山石産業最大的集散地。
1月16日,鼓山鎮沿山片舊屋區改造項目簽約期截止,樟林村子項目的簽約率和封房率均超99%,僅保留區級文物點劉家老宅和個別歷史建築。
中國玉石雕藝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劉傳斌告訴記者,樟林村已基本告別壽山石雕,這是福州壽山石産業史上最大規模的洗牌。
石雕紅火環境惡化
1月17日,記者來到樟林村。這裡幾乎人去樓空,只有零星保安和村民經過。記者在村中逛了許久,發現一名仍在趕工的年輕工匠小陳。他説:“趕完這批貨,就回莆田過年。”
上世紀60年代起,壽山鄉開採的原石,在樟林村石雕工匠手中加工。樟林村人劉傳斌回憶道:“村裏有福州雕刻廠,匯集了福州最好的石雕工匠。他們的作品在全國屢獲大獎。福州首個壽山石雕作品展就在樟林村劉氏宗祠舉辦。”
在壽山石雕生意最紅火的歲月,樟林村有數千家壽山石雕作坊,數萬從業人員。外地人口相繼涌入,村裏出現了羅源街、莆田街。
“以前沒有這麼破舊。”省工藝美術大師謝麟站在莆田街的入口感嘆道。上世紀90年代,他隨父親從莆田來福州學習石雕技藝,是劉傳斌的師弟,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祖光。
謝麟回憶道:“石雕工匠集中在這裡學習,成長很快,但環境惡化更快,粉塵污染越來越嚴重。”2007年,他搬出了樟林村。
劉傳斌告訴記者,樟林村走出了一百多名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和雕刻名家。行業的輝煌之下,村莊寧靜美麗的面貌一去不返。“我小的時候,樟林村非常美,不比現在的九峰村差。出門抬頭就能看見鼓山,走幾步就有百年古榕,一派田野風光。後來房子密密麻麻,生活環境變得臟亂差,不得不搬離。”劉傳斌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