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4月1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作為全國建築垃圾治理試點城市,福州建築垃圾資源化工作又有新探索。記者昨日在晉安區鼓山鎮沿山片舊屋區改造項目(樟林片區)看到,我市第一個“拆除、清運、資源化”三位一體試點工程已啟動,預處理生産線“走”到了前端,對建築垃圾進行原地分類、破碎、篩分,嘗試在節約土地、降低成本、縮短工期的同時實現變廢為寶。
記者來到沿山片舊屋區改造項目樟林片區,這裡除了拆除房屋的機械外,一套可移動處理系統正在對建築廢棄物進行破碎、篩分。
這套處理系統由4台設備組成,包括履帶式移動破碎站和篩分站,而它們都來自福建海峽環保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晉安區益鳳渣土及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基地。
“基地運行半年後發現,我們消納的建築廢棄物裏生活垃圾、木屑等雜質含量高,加大了再分類、再處理的難度,可再生利用率也降低了。”福建海峽環保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啟敏説,破題的關鍵在於建築廢棄物的前端分類。
記者看到,施工現場分區明顯,有堆放水泥塊、磚頭、鋼筋的建築垃圾分揀區,還有不斷“吐出”骨料的可回收物資破碎區。
“將預處理生産線前移至舊改項目現場後,在拆除房屋的同時,我們就已經初步對建築廢棄物進行簡單分類。”吳啟敏説,經過專業設備的破碎、篩分,産生粗細不同的4類骨料,可加工為道路墊層、透水磚等産品,回歸到建設工程中。而磁選出的鋼筋則直接回收,生活垃圾將運送到紅廟嶺進行無害化處理。
樟林片區徵遷面積近25萬平方米,預計將産生建築廢棄物約9萬立方米。而三位一體試點工程啟動後,樟林片區每天可就地轉化3000立方米建築廢棄物,解決了建築廢棄物堆積佔用土地資源的燃眉之急,同時也減少了消納場排期時間,清渣週期預計從90天縮短為30天。
就地資源化降低了垃圾外運總量,也減少了“轉場”運輸次數。“最直接的好處是,運輸成本降低了近一半,節省財政支出。”晉安區鼓山鎮黨委二級主任科員官小晶表示,由此還將減輕渣土車上路産生的交通擁堵、道路揚塵、尾氣排放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