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福州樣本”

2020-04-27 08:56:30|來源:福州新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福州樣本”

  深化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召開。記者 池遠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林晗 通訊員 賀瑩

  動關係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社會關係之一。勞動關係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重要保證。

  去年,福州市被人社部確定為開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改革試點工作的8個地區之一。作為全國唯一的試點省會城市、全省唯一試點市,福州市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今年1月出臺《福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福州市深化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進一步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企業和職工參與、法制保障”的工作體制,著力構建以“企業+勞動者”需求為主要導向的勞動關係公共服務體制、由“三方+行業+企業”組成的多層次勞動關係協商協調機制。

  24日,福州市召開開展深化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以此次動員部署會為契機,福州市將著力推進改革創新工作:打造鼓樓區、馬尾區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示範區,福清市創建“無欠薪”城市;創建7項工作機制,探索和諧勞動關係治理的新路徑。

  試點改革中的福州,爭取用2年時間,積極探索打造“區域示範、機制聯動、點面結合、統籌推進”的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福州模式”。

  三個示範區 探索和諧勞動關係新模式

  鼓樓區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示範區:探索企業用工管理服務新模式,立足福州軟體園、高新技術産業、電子商務業、軟體業、商貿服務業等産業特色,開展企業勞動用工信息化管理。

  馬尾區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示範區:探索台資龍頭企業示範引領新模式,立足福州臺商投資區、物聯網産業等産業特色,探索高層次人才優質服務模式,促進台資企業示範引領行業勞動關係和諧。

  福清市創建“無欠薪”城市:探索欠薪預防機制新模式,立足建設領域、勞動密集型電子製造等行業,改革工程建設領域用工方式,探索推行業主擔保、銀行保函等第三方擔保制度,探索建立欠薪預警系統。

  七項機制 探索和諧勞動關係治理新路徑

  亮點一:創新“兩新+三方”黨建引領機制。探索建立地方黨委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與協調勞動關係三方組織的融合機制,推進黨建引領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加強各類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探索依託“黨建超市”互聯網平臺,深入推進企業、社區、機關、行業等各類型基層黨組織的結對共建、互聯互動。

  亮點二:創新企業用工管理服務機制。在高新區開展小微企業勞動關係事務託管服務試點工作,依託人力資源公司、律師事務所等機構,為發達商圈的小微企業提供勞動關係事務服務。在全市開展勞務派遣經營單位誠信等級評價試點工作,探索勞務派遣經營單位分類管理模式。率先在全市推行電子勞動合同工作,提升企業用工管理信息化水準。創新特殊工時管理方式,在全市實行特殊工時審批清單式改革試點工作。

  亮點三:創新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機制。創新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的載體,組織開展創建和諧勞動關係“五個一”活動(培育一支勞動關係工作隊伍、每年舉辦一場勞動關係知識專家講座、開展一次和諧勞動關係宣講進工業園區巡迴活動、組織一場現場觀摩學習活動、樹立一批和諧勞動關係單位宣傳典型)。深入推進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每年培育、表彰一批市級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工業園區、鄉鎮(街道),給予14個方面政策激勵。

  亮點四:創新自主協商機制。探索在條件成熟的2~3個縣級以下區域內實現行業性或區域性集體協商全覆蓋,在各縣(市)區選樹一個具有區域性特點的行業進行示範性集體協商。探索培訓集體協商專兼職指導員的有效方式,建立一支懂協商、敢協商、善協商的專兼職指導員隊伍,著力提高企業工資集體協商的品質和成效。建立健全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實行勞資協商會、勞資懇談會等民主管理形式。鼓勵企業實行職工股權激勵、職工滿意度測評、職業道德教育等措施。

  亮點五:創新勞動關係風險防控機制。創新升級“企業勞動關係動態監測預警平臺”,完善勞動關係風險監測指標,對監測異常企業實行“黃橙紅”三級預警,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根據預警等級及時介入異常企業,對風險隱患及時發現、及早處理。探索建立部門間信息定期交換機制,加強信息共享,提高勞動關係風險監測的全面性和系統性。

  亮點六:創新“區域+行業”協同治理機制。積極探索在企業較為集中的工業園區、鄉鎮(街道)建立區域性企業代表組織。推動行業工會和行業協會加強自身建設,發揮行業協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的重要作用。創新社會管理方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探索引入行業協會、律師、社工、合法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勞動保障法律宣傳、勞動關係事務託管、勞動爭議調解等服務工作。

  亮點七:創新勞動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強化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多元處理機制,突出部門聯動,建設企業(行業)調解、街道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與仲裁調解共同發揮作用的“N+1”調解網絡。改革創新調解仲裁辦案模式,加快“互聯網+調解”建設,推廣在仲裁窗口設置法律援助站(法律援助公告欄);完善配套措施,推進要素式辦案模式試點工作。創新設立“法院執行+勞動維權”法院駐人社局根治欠薪聯動執行工作室,建立“五聯動”“三優先”根治欠薪聯動執行工作機制。推廣實行勞動監察、勞動仲裁“一窗受理”制度,各縣(市)區成立投訴(立案)聯合受理中心,推動勞動糾紛諮詢、投訴、立案“一窗受理”。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