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源於一起刑事案件 三明率先出臺措施 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有了全程司法救助
27日,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三明市民政局、共青團三明市委員會聯合出臺《關於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司法保護和救助的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這是全省首份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進行全程司法救助的規範性文件。
據介紹,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指並非父母雙亡,但家庭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撫養的兒童。我國從今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制度。
《措施》提出,進行實體援助,要求法院主動與相關部門對接當事人信息;彌補監護漏洞,對符合認定條件但暫未予以認定的,聯合民政部門、基層組織先行確定臨時監護人;提供程式便利,為該類案件開闢司法綠色通道,優先立案、審理和執行,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按規定緩、減、免訴訟費用。
《措施》出臺源於一起刑事案件。田某共有4名未成年子女,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尚在住院治療,田某因刑事案件被採取強制措施,4名兒童除父母外無其他直系親屬,實際上處於無人撫養狀態。但在該案件判決書未生效前,他們不能被認定為服刑人員子女,無法被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範圍。
為確保兒童利益最大化,大田縣人民法院、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前篩查、確認符合條件的成年親友擔任臨時監護人,並於今年3月31日判決書生效後,加快推進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身份認定、基本生活補貼申請工作。據悉,這是三明市首例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提供全程司法服務的案件。
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姚麗青介紹,在父母失蹤、服刑、被撤銷監護人資格等多種情況下,司法程式對兒童監護狀態的確定是相關部門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實施認定與救助的前提。“《措施》能助力法院與各部門形成聯動機制,從訴前、訴中、訴後各環節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開闢司法綠色通道,減輕申請人舉證負擔,防止因監護缺失造成兒童身心健康損傷的情況,提高救助效率和成效。”
《措施》還提出,在訴訟中邀請人民陪審員或社會觀護員為兒童提供心理輔導和干預服務,訴訟後定期回訪,通過個案幫扶、精準助學、心理疏導等活動,確保監護責任人履行監護義務,幫助兒童樹立健康心態和回饋社會意識。
下一步,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將繼續探索“部門聯合+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模式,助力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救助與保護。(記者 全幸雅 通訊員 魏正雄 黃濤 許劍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