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送送送”帶動“買買買” 福州假期消費業態百花齊放

2020-05-06 09:30:10|來源:福州新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政府發放1.5億元“惠聚榕城”消費券,刺激市民“買買買”;商家、黨員志願者、各區縣領導直播帶貨,個個變身“網紅”;線上線下齊發力,開拓線上行銷和推廣業務,形成新增長點。這個“五一”小長假,在“惠聚榕城消費季”的帶動下,政府、商家各顯神通,消費新業態層出不窮,百花齊放,用“送送送”帶動市民“買買買”。

  政府送券 帶動消費增長

  “5月份本來是汽車的傳統銷售旺季,在今年車展取消的情況下,‘五一’期間的銷售和去年同期持平,每天都能接待40批次顧客,很不容易。”位於閩侯青口汽車城的福建星德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榮輝説,這要感謝福州市、閩侯縣推出的雙重購車補貼,刺激了市民的購車慾望,這幾天門店客流增長10%。

  日前,福州市發放首輪160萬份、8000萬元“惠聚榕城消費季”消費券。效果如何,商戶最有發言權。

  在東二環泰禾商圈,記者看到,商場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每家店內都有市民在選購,不到下午5點,餐飲店內已坐了不少人。“市裏推出消費券,晉安區政府還推出嗨go晉安生活購物節,帶來了不少客流。”東二環泰禾招商板塊負責人金先生介紹,商場針對餐飲類消費推出滿150元減30元的優惠券,非常划算。目前商圈客流恢復80%,營業額恢復70%。

  消費者也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在蘇寧廣場逛書店的市民蘇先生説,自己和妻子共領取100元消費券。“政府給消費者買單,很給力!”他點讚道。

  記者從福州市商務局獲悉,截至5月4日18:00,已核銷券264萬張,核銷金額4547萬元,核銷率56.8%,帶動消費達3.78億元,帶動比例已經達到8.3倍。

  借力“網紅” 直播帶貨火了

  要説現在最火爆的行銷手段,可以説是直播帶貨了。在“五一”小長假期間,福州各大商家紛紛創新行銷手段,線上線下結合,以流量經濟帶動假日消費。

  5日傍晚,鼓樓區新權南路的蜀九香火鍋店早已經排起了長隊。“我們是之前看了直播買的優惠套餐,剛好帶著家裏人來吃火鍋。”正在排隊的陳小姐説,節前通過蜀九香火鍋在微信小程式上的直播,以268元的價格搶購到原價556元的火鍋套餐。

  蜀九香火鍋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看到不少商家直播帶貨很火,也打算嘗試下。“我們聯繫了一家網絡公司的主播,在店裏來了一次吃火鍋的現場直播,100份套餐幾分鐘內就被搶光,店裏又再次準備了100份套餐。”據介紹,當天觀看的網友有近萬人,點讚量有12萬。

  除了商家,近日,鼓樓、臺江、倉山、晉安、長樂、閩侯等多個區縣領導,也上線直播帶貨,成為消費市場特殊的風景線。

  “雙線”發力 吸引宅家一族

  福州各大商場在小長假期間,紛紛鉚足勁發力線上購物,吸引“宅家一族”,刺激假日消費。在東百元洪城的微信小程式“東百優品城”,記者看到,小程式上有耐克等運動品牌的大促銷,也有化粧品的優惠購。東百元洪城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程式的價格和實體店的價格差不多,既可以自提也可以快遞發貨,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説,不用漫無目的地逛街,更有針對性,對於很多‘宅家一族’來説很划算。”

  大洋百貨東街店在小長假前正式上線了大洋APP,每天都有定時秒殺活動。“APP具有簽到積分、秒殺、優惠購等內容,可以將日常消費積分進行轉化,對於商場來説,增加了客戶黏性。”大洋百貨東街店的一名負責人介紹。

  在線下門店回暖的同時,餐飲從業者同樣精心耕耘著線上市場。“疫情讓我們認識到開發線上市場的重要性,‘五一’期間我們很積極地參加各平臺推出的促銷活動。”市內一家開業超過20年的老牌粵菜酒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登錄“餓了麼”“美團”等平臺發現,平臺推出“配送減免、超值滿減”“低折扣搶新品卡券”“小紅包隨機領”“限時秒殺”“超值套餐”等優惠活動。不少餐廳提前邀請了一些公眾號、新媒體從業人員來店裏體驗就餐,併發布體驗報告,順勢推出優惠信息,通過線上引流帶動線下消費。(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任思言 錢嘉宜 王玉萍)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