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福州城區年內邁入生活垃圾“零填埋”時代

2020-05-08 09:26:01|來源:福州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紅廟嶺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置、廚余垃圾處理廠加快建設  城區年內邁入生活垃圾“零填埋”時代

福州城區年內邁入生活垃圾“零填埋”時代

  紅廟嶺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置項目加緊建設。本報記者 張人峰攝

  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危險廢物綜合處置等16個重點項目建成並投用,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置、廚余垃圾處理廠加緊建設……兩年多來,紅廟嶺綜合處理場按照“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標準,努力打造在全國範圍內處理能力較強、規模較大、門類齊全的循環經濟生態産業園。

  據悉,該園區規劃用地總面積為5371畝,總投資約42.6億元,涵蓋垃圾焚燒、填埋、餐廚、危廢、廚余、大件、飛灰、爐渣、滲濾液等所有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構建完整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紅廟嶺上,16個硬核“處理器”每日運轉著,以滿足我市當前垃圾分類後的廚余(濕)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處理的基本需求。與此同時,紅廟嶺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置項目、廚余垃圾處理廠正加緊建設。

  紅廟嶺廚余垃圾處理廠分兩期建設,總規模800噸/日,一期建設規模400噸/日,計劃在6月底前實現主體建成。

  在這裡,廚余垃圾和農貿市場、商場和超市的廢棄水果蔬菜等有機垃圾,將通過德國的先進幹式厭氧發酵等技術,進行沼氣發電,還能“改造”成有機肥原料。此外,廚余垃圾在預處理時分離出來的不可生化降解但熱值高的篩上物,將送至園區的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置項目進行焚燒發電。

  “紅廟嶺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置項目,是新型的垃圾綜合處置系統。”市城管委有關負責人説,除了垃圾焚燒發電之外,該項目還將在“協同處置”理念下,處置園區其他垃圾處理設施排出的最終固體、液體廢棄物,如污泥、沼渣、餐廚及廚余篩上物等,是園區的托底工程和核心項目。

  該項目設計垃圾處理規模為1200噸/天,計劃在年底前建成投入試運行。屆時紅廟嶺生活垃圾焚燒總設計處理能力達4200噸/天,將實現福州城區生活垃圾處理“零填埋”。

  除了採取PPP模式開展主要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外,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産業園還採取成體系建設和産能擴建等方式,對爐渣、飛灰、滲濾液等垃圾處理配套設施進行原址升級改造。

  “這樣一來,既節約土地資源,避免‘鄰避效應’現象,減小設施分散選址建設帶來的阻力,又提高醫廢、危廢、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多類城市固廢的協同處置水準,構建了完整的固廢處理體系。”上述負責人表示。

  首創“5G+垃圾處理”示範工程

  告別生活垃圾“填埋時代”後,紅廟嶺還將邁向後端監管“數字時代”。建設數字紅廟嶺精細化管理和第三方監管服務平臺,是加快推動園區綜合提升的重要一環。

  垃圾種類增多、處理設施技術複雜,如何確保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産業園內近20個項目的專業化、信息化、精細化管理和運行?對此,市城管委決定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引入第三方監管模式,融合各類數據,首創“5G+垃圾處理”示範工程。

  “通過打造數字紅廟嶺精細化管理和第三方監管服務平臺,對園區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時空的管理和監管,實現規範運營、達標排放和安全生産。”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期項目計劃本月完成可研編制評審。

  紅廟嶺還將同步拆除3座舊配套管理用房,建設園區綜合管理和環保宣教基地。

  隨著硬體和軟體建設的不斷提升,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産業園正逐步建成為集固廢資源化利用、節能環保産業聚集、環保宣教于一身,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資源循環利用、污染物“近零排放”的森林式循環經濟生態産業園。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