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福州市為企業發展解難題 釋放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2020-06-30 09:31:26|來源:福州新聞網|編輯:趙宇靜|責編:李勝蘭

  原標題:福州市為企業發展解難題 釋放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緊緊抓住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實施監督,市人大常委會圍繞“一企一議”機制的建立和落實開展專題質詢,持續跟蹤監督推動問題解決,著力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

  去年3月以來,在市人大常委會監督下,市工信局、市投促局、市商務局通過走訪企業、掛鉤服務等方式,及時研究解決企業和項目的困難和問題,改善營商環境。

  市工信局:靶向施策當好服務企業“店小二”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為工業企業帶來的嚴峻挑戰,市工信局組建11個局領導掛鉤服務小組和13支促銷隊伍,深入縣區一線協調解決企業生産經營中遇到的難題。截至6月初,共調研企業122家,發現企業當前存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169個,提出幫扶措施158條,目前全部問題已協調,43個困難問題已解決。

  與此同時,市工信局建立完善服務企業和重大項目困難問題協調機制,抓好總投資30億元以上二産項目掛鉤服務,每位局領導分別掛鉤聯繫縣市區,重點跟蹤恒申合纖、祥鑫股份、寶鋼德盛、大東海冶金等融資難、徵地難、市場推廣難等多項困難問題,均已協調或通過市“一企一議”機制上報協調。

  “企業是經濟的基石,技術改造則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特別在今年的特殊時期,更是化危為機、釋放新動能的重要手段。”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鼓勵企業逆勢而動、苦練內功,福州市還在原有政策基礎上,重新調整完善,印發《實施“百項千億”工程推動企業技術改造行動方案》,以“擴能、提質、創新、綠色”為重點方向,實施“四個一批”技改項目,今年推動實施200項以上重點技改項目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額1500億元以上,形成項目落地、開工、建設、投産的良好接續和滾動循環。

  市投促局:善用“一企一議”開展招商行動

  如何發揮“一企一議”機製作用,更好地服務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市投促局強化機制支撐,抓好“兩個融合”;強化平臺支撐,抓實“兩個建設”;強化服務支撐,抓好“兩項工作”。

  市投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招商行動開展以來,該局將“一企一議”機制與招商項目統籌協調機制相融合,與督辦督察機制相融合,抓實網絡平臺建設,建立市縣區聯動招商信息化平臺,與此同時,因時而動,做細疫情期間企業服務,強化重大招商落地民企項目跟蹤服務。“疫情期間,我們收集企業反饋問題300多個,主動幫扶企業協調推進了阿吉安核酸檢測試劑盒樣本問題、富士康醫用口罩生産線對接不暢問題、東三塑膠公司變更問題、福州漢強電子有限公司口罩短缺難題以及多個投資項目選址及落地問題。”

  據悉,去年3月以來,市投促局共收集梳理並通過12345企業服務平臺反映了世茂108大廈項目限高、希爾頓假日大酒店地鐵出口設置、西門子亞太運營中心項目規劃、克裏貝爾生物醫藥産業園項目資金缺口等項目問題43個,目前已經全部辦結。

  市商務局:推動商貿服務業復工復産達産

  開展“惠聚榕城消費季”活動,發放消費券1.6億元,直接撬動消費杠桿比例約7倍;對接進出口銀行,共商建立重點企業幫扶“白名單”,助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今年,市商務局在延續“一企一議”制度的基礎上,結合重點企業掛鉤服務機制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強化企業走訪和服務,積極做好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把疫情對商務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半年來,由市商務局各分管領導帶隊的督導小組,深入走訪福州市商貿服務業、外資、外貿企業,宣傳福州市最新出臺的“兩穩一促”各項政策,及時收集企業發展難題,分類報請相關部門以“一企一議”的方式協調解決,同時會同縣(市)區各級各部門,督導企業復工復産。

  “今年以來,累計開展企業走訪近千人次,多渠道收集、解決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百餘個。”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説。

  截至目前,全市限上商貿業、規上服務業企業共5319家,已復工5292,復工率99.5%;第三産業“雙百雙千”重點企業1075家中,正增長企業數920家,佔企業總數比重為85.6%,累計實現銷售額、營業收入2287.3億元。(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王玉萍 顏瀾萍)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