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遊覽三坊七巷。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榕商宣
記者23日從市商務局獲悉,商務部22日公佈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入選。接下來,福州市將根據商務部高品位步行街建設要求,從四方面發力,高標準、高品質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著力將三坊七巷步行街打造成承載閩都文脈、匯集城市智慧、充滿生機活力的海西城市會客廳。
城市名片人氣旺
去年實現銷售額80億元
三坊七巷步行街由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和東街口商圈組成,總佔地面積約68.08公頃,商業建築面積37.33萬平方米,步行道總長3292米。其中,主街由南後街、文儒坊、安民巷構成“一街一坊一巷”十字型步行街,長度1314米。街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擁有明清古建築159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走出了150多位近現代名人,被譽為“近代名人聚居地”和“明清建築博物館”,是海內外遊客遊覽觀光的旅遊勝地,也是福州城市形象的靚麗名片。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福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以及商務部、省商務廳的工作安排,通過建立省、市、區、街區“四級聯動”工作機制,編制《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改造提升方案》,對標國內外知名步行街,優化街區環境,提升商業品質,打造智慧街區等方式,穩步推進三坊七巷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街區環境更好了。改造後的東百中心C館民國式建築景觀與歷史文化街區景觀相互融合;廠巷、花巷、石井巷、橫錦巷等5條小街巷環境得到整治提升,街頭小品更加豐富;塔巷油紙傘、安民巷福文化、網紅鋼琴弄等文化主題巷道成為吸引市民遊客打卡的網紅點……
“通過改造提升,街區實現旅遊經濟、商圈經濟、夜間經濟、地鐵經濟四重疊加,人氣大幅提升。”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説,去年街區客流量達5200萬人次,銷售額達80億元,同比2017年改造提升前將近翻一番。
業態佈局更科學
品牌首店數量突破200家
街區實現人氣和經濟效益雙豐收,跟街區商業品質有效提升也密不可分。截至目前,街區匯集各類商業品牌1128個,其中國際高端品牌30個,品牌首店數量突破200家。此外,擁有中華老字號5個,省級老字號8個,省級以上非遺項目14個,民宿客棧4個。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提升街區商業品質,福州市設置了歷史文化街區業態正負面清單,淘汰清退能力弱的低端業態,引入傳統老字號、特色商業、民宿客棧等符合地域特色的優質業態,形成“文化入坊巷、商業南後街”的科學業態佈局。同時,制定出臺了《福州市促進國際品牌進駐培育發展的措施》,鼓勵支持街區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
今年上半年,華為plus體驗店等6家品牌首店入駐街區,至此,街區品牌首店數量突破200家,首店經濟矩陣不斷壯大。“持續補齊業態短板,福州市在已開業3家客棧酒店基礎上,今年又引入了3家客棧項目,目前均已進場動工。”這名負責人説。
三坊七巷步行街還是福州市打造的首個智慧街區。全國首創的智慧街區可視化管理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對街區消費者人數、消費熱度分佈進行實時監測,為街區決策運營提供科學依據。目前,街區已有200多家零售、餐飲商戶實現刷臉支付,是國內實現全場景刷臉支付數量最多的街區。“上半年,街區在完成2019年智慧街區一期建設收尾工作基礎上,啟動子系統建設,目前一期資産管理系統已上線試運行,商戶業務協同系統和全景接入展示系統已基本成型,系統伺服器完成採購。”這名負責人説。
改造提升再發力
打造5G應用示範步行街
在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福州市加快推進步行街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夜景燈光等設施13個,改造北口遊客中心、電子導覽牌、標識系統、消防系統等設施8處,更新立面1.2萬多平方米,地面鋪裝7800平方米。
上述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從四方面發力,高標準、高品質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
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福州市將對三坊七巷北口遊客中心進行改造提升,通過調整遊客中心入口方位,增設智慧觸摸屏系統等方式,實現信息公示、公共宣傳、智慧導覽等功能。
豐富步行街業態,提升商業品質。福州市將編制街區業態整體規劃,差異化定位提升安泰中心、冠亞廣場兩個次級商圈,招引實力商戶、企業共同組織推進業態調整。推進中國商印館、福州金魚展示館落地坊巷,豐富街區文化體驗資源。目前,安泰中心改造方案已啟動實施。
福州市還將依託七夕、國慶、春節等節假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民俗文化體驗、非遺展演、紅色主題圖片展、新年花市等各類主題活動和節日促銷、線上直播帶貨等促銷活動,推動歷史文化景區與時尚商圈文旅互融、活動互動、人流互引、繁榮共興。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市還計劃將三坊七巷打造成5G應用示範步行街,實現街區無線網絡全覆蓋,結合街區智慧系統,創新管理和提供服務方式。持續推進“雲遊坊巷”線上直播,深度打造線上主題IP品牌,推動成立商戶聯盟,開展聯合推介,提升街區品牌含金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