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中拉合作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借鑒

2017-09-29 09:49:43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徐佳航   責編:許煬

  拉美的實踐表明,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在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時,面臨來自傳統體系調整剛性和自身能力不足的雙重壓力。相關出路在於通過南南合作,形成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合力,並在合作中提升自身經濟實力。中國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治理理念,其背後彰顯的是平等、合作與共贏。全面提升中拉合作水準,是提升雙方經濟實力、增強雙方全球經濟治理參與能力的重要路徑

  近日,第7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指導原則——共商、共建、共享,首次納入全球經濟治理理念。這表明,國際社會越來越認同由中國貢獻的全球治理觀。回顧近些年的中拉合作,雙方正在形成共享發展新路徑,從而促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完善。

  作為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拉美是全球經濟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和相對活躍的貢獻者。該地區參與了世界銀行、IMF、WTO等傳統治理體系,創建一批有影響力的區域性治理機構和一體化組織,並在跨區域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然而,拉美始終是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的追隨者,即便在其擁有明顯優勢的大宗商品領域,也缺少足夠話語權,難以發揮應有的決策影響。經濟能力的脆弱性,使拉美多數國家有能力“參與”卻無餘力“主導”全球經濟治理。

  拉美的實踐表明,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在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時,面臨來自傳統體系調整剛性和自身能力不足的雙重壓力。相關出路在於通過南南合作,形成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合力,並在合作中提升自身經濟實力。中國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治理理念,其背後彰顯的是平等、合作與共贏。2016年11月份,中國發佈第二份對拉政策文件,提出打造中拉“命運共同體”的合作願景,擴大了雙方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的共同利益。

  第一,結構改革將促進合作提質增效。當前,中拉同步進入經濟改革階段,創造了新的互補契機。中國擴大消費,有利於增大自拉美進口,助益其出口多元化。中國積極推進對外産能合作,能為拉美再工業化創造新機遇。

  第二,多邊主義停滯賦予區域一體化新內涵。在發達國家“向內轉”、全球保護主義盛行的形勢下,中國堅持倡導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為拉美參與面向亞太區域一體化提供機會,有利於其實現區域內貿易一體化、生産一體化和金融一體化,也有助於降低地區經濟的兩極化和參與全球經濟活動的碎片化。

  第三,中拉基礎設施合作與“一帶一路”倡議精髓吻合。拉美為提升地區競爭實力,提出了多個基礎設施一體化項目。中拉基礎設施合作符合“一帶一路”倡議的“五通”精髓,也適應拉美發展需求。憑藉自身綜合優勢,中國有條件在促進拉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大有作為。

  第四,金融合作和創新改善了全球融資環境。拉美面臨著結構改革和經濟持續下滑雙重壓力,資金缺口較大。中國在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方面的實踐,不僅切實提升了發展中國家參與水準,還從根本上改善了外部融資環境,為拉美發展提供了支持。

  全面提升中拉合作水準,是提升雙方經濟實力、增強雙方全球經濟治理參與能力的重要路徑。未來,中拉經濟合作應沿三條主線展開,通過自身建設,推動全球經濟治理完善。一是降低交易成本。中拉雙方要通過持續推動多層次交流,促進民心相通,降低溝通成本;要通過推進中拉整體合作,促進磋商和對話機制常態化,降低制度成本;還要通過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以經濟結構和資源稟賦互補為基礎的靜態比較優勢曾推動中拉經貿迅速擴大,由經濟結構同步調整促成的動態比較優勢則是推動雙方合作升級的動力。三是應對外部性。中拉雙方在諸多發展領域擁有共同利益和訴求,雙方不僅應加強在傳統治理體系中的協調,推動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發展;應推動傳統治理體系改革,增加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還應推動全球金融安全網建設,提升共同應對系統性衝擊的能力。

  面向未來,中拉合作有助於促進雙方發展利益融合,雙方深化國際協調和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必將為經濟全球化時代中的南南合作樹立典範。(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分享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