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I換臉”偽造身份、智慧設備“偷聽”、攝像頭被操控……AI生成視頻、智慧管家、刷臉支付等新技術讓生活更便利的同時,也隱藏著個人隱私被洩露的風險。如何提升防範意識、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深度偽造視頻、音頻可以輕易製造“幻象”,眼見未必為實。一些違法犯罪分子利用AI技術“換臉變聲”,冒充親友、同事和領導實施違法犯罪,對此需要提高警惕。
視頻涉及交易、借錢等敏感要求時,如果對方動作和表情顯得有點“怪”,別急著回應。請對方做一個連貫的轉頭動作,或者用手掌完全遮住臉再快速移開。目前AI技術在模擬這些複雜的面部遮擋和光影變化時,容易出現卡頓、模糊或扭曲。另外,要注意聽語音細節,AI生成的語音有時會缺乏自然的呼吸停頓、情感起伏,或者帶有輕微的機械感、背景有異常雜音。如果對方聲音聽起來不連貫或者有明顯的“不正常”,務必提高警惕。
無論視頻、語音多麼逼真,當對方要求進行資金轉賬或提供敏感信息時,務必通過其他可靠途徑二次確認。比如,挂斷後直接撥打對方常用且自己熟悉的電話號碼,或者通過共同認識的第三人進行側面核實。
智慧攝像頭、音箱等智慧設備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也可能成為隱私洩露的“後門”。應留意管好家中小設備,做好智慧設備的風險防範。
購買電子設備時,優先選擇有良好安全口碑的大品牌産品,此類産品的隱私保護和安全保障措施相對完善。不用智慧攝像頭時,直接蓋上或拔掉電源,進行物理隔絕。另外,當電子設備第一次聯網時,立即修改默認的用戶名和密碼,改為高強度、較為複雜的密碼。同時定期檢查手機APP對智慧設備的控制權限,僅授予必要的權限,關閉不必要的權限,以防不法分子“趁虛而入”。
警方提醒,通過“AI換臉”等新技術實施詐騙,與傳統的詐騙行為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對於構成詐騙罪的,要依照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通過操控攝像頭等設備偷窺偷聽他人隱私,則可能構成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或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等。
在日常生活中,個人一定要提高防範意識,築牢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遇到疑似信息洩露或詐騙的,要保留好截圖、錄音、交易記錄等證據,及時撥打110報警。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5日 08 版)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