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金字招牌 ——廣西“十三五”發展成就綜述之綠色篇
2020-10-22 13:02:09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金字招牌

  ——我區“十三五”發展成就綜述之綠色篇

  本報記者 余 鋒

  這是一頁頁亮麗的成績單:率先在全國實現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三級環保審批系統聯網和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全覆蓋;石漠化綜合治理成效居全國首位;西江流域成為全國首個建成水污染防治聯動協作機制的大流域;九洲江污染治理成為跨省區流域環境治理典範;南寧那考河生態綜合整治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範例獎;現代特色農林業加快發展,獲批13個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數量居全國第一,松香、八角、肉桂、桂油、木衣架等特色林産品産量均居全國首位……

  “十三五”以來,廣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山清水秀生態美是廣西的金字招牌,廣西的生態優勢金不換”的殷切囑託,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貫徹落實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紮實”新要求的重要舉措,積極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積極構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産業結構和生産方式,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提升綠色發展水準,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決勝污染防治攻堅戰

  “荒野地化身美花田,污水溝蛻變清水溪。”10月6日,記者來到南寧市那考河濕地公園,只見河水清澈見底,與岸邊綻放的美人蕉相映成趣,一幅清水綠岸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這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範例獎的生態綜合整治項目,成為市民和外地遊客打卡拍照留念的網紅地。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圍繞群眾關心關切、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十三五”以來,我區不斷補齊生態環境短板,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持續精準發力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強化冬春季大氣污染防治,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城市揚塵治理、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柴油貨車排放整治、煙花爆竹禁燃限放、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等專項行動;推進漓江、南流江、九洲江、欽江等重點流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抓好黑臭水體、飲用水水源地、農村生活污水、北部灣近岸海域等綜合整治;持續加強土壤污染源頭控制,全面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加快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堅持加大投入,健全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基礎設施,提升污染防控能力,大力實施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工程。

  隨著“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面打響,我區生態環境“顏值”持續提升。

  來自生態環境部門的監測統計顯示,2016年至2019年,廣西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等均位於全國前列。今年1-8月,我區有9個設區市躋身全國地表水水質最好城市前30名,其中有5個市進入前10名,是入圍最多的省份;全區企業用地調查各項工作進展快於上報國家的工作計劃且高於全國平均水準,進度位列全國前列。目前,全區70段黑臭水體有67段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黑臭消除比例90%,城市水污染防治短板問題得到有效緩解。2019年,南寧、桂林、賀州市入選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和底色

  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地處百色市田陽區南部石山區的五村鎮巴某村,是“十三五”期間我區的一個深度貧困村。近年來,在國家和自治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推動下,村民通過發展民宿、農家樂以及在環水有機農業示範帶種植百畝的油菜花、李花等實現收益,一個融合山水田園、融入“海綿場地”理念的低成本高品質的生態村莊如今已初具雛形。“村裏的生態環境好了,遊客自然也就多了,我們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巴某村村民黃大本高興地説。

  事實上,廣西良好生態的金字招牌內涵豐富,既有自然生態稟賦好的天然之意,又有生態環境保護好的實踐之功。

  “十三五”以來,我區嚴格劃定生態紅線,綜合實施山水林田湖海濕地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加強天然林、公益林保護以及珠江流域和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推進“南紅北柳”濕地修復、“銀色海灘”岸灘整治等海洋生態整治修復,切實保護好紅樹林等珍稀植物和動物,續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新畫卷。

  與此同時,我區堅持對標中央部署,完善綠色節能和污染防治政策,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統籌推進制度設計與成果轉化。“十三五”以來,自治區共實施56項改革任務,其中10項重點改革任務,重點解決生態文明體制領域瓶頸問題,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持續深化。一系列涉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落地開花”,為我區堅持綠色發展、守住環境底線提供了制度上的“規矩”和“緊箍咒”。

  綠色發展理念更深入人心

  保護好、利用好、開發好優良生態,是關係廣西長遠發展的一件大事。為此,我區不斷補上短板,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努力找到一條具有廣西特色的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人民群眾幸福感高的綠色發展道路。

  “十三五”以來,我區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核心理念,促進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努力把生態優勢轉變成發展優勢。突出抓好發展生態産業、加強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建設生態城鄉等四項任務,組織實施生態經濟十大重點工程,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健康養生等生態産業發展勢頭良好。2019年,我區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2015年累計下降11.27%,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生態工業加快發展,木材加工、紡織服裝、鞋、酒等傳統工業轉型升級,重大鋼鐵、石化項目的主要工藝技術和設備效能達到國內先進水準。

  我區還在農業、林業上不斷做好做足“生態”文章,打造一批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特色農産品優勢區,目前全區已認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園、點)13851個。2019年,我區林業産業總産值達到7042億元,穩居全國第4位,其中林下經濟1144億元,成為新的千億元産業。

  把好生態經濟的“門檻”同樣重要。“十三五”期間,我區環保審批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三級聯網,並與自治區發改委並聯審批系統,與國土、水利、林業、農業等廳局有關係統進行數據資源的共享交換和業務協同,用數據分析與決策,形成咨政報告等研究成果,每年出版《廣西環保藍皮書》,提升環保服務經濟發展與宏觀調控的能力。

  為順應綠色發展潮流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一步,我區將繼續以改善環境品質為核心,進一步深化環評審批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水準,優化營商環境,全方位服務經濟民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