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鄉村道路暢 富民産業興
2021-02-24 09:45:33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穎倩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韋繼川

  一代人接著一代人奮鬥,承載著群眾脫貧致富夢想的鄉村公路不斷延伸、延伸、再延伸……遍佈鄉村的扶貧路變成了産業路、致富路、小康路。

  高達87.87%的山地,窮鄉僻壤,山高路遠。交通落後曾經是制約廣西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瓶頸。打通出山路,讓鄉村連接外面世界,是廣大幹部群眾多年的期盼。

  20世紀90年代後期,廣西先後打響幾場轟轟烈烈的村級道路建設、邊境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路一直在修,力度不減。儘管如此,2015年以前,全區仍有3.7萬多個自然村屯未通路。

  脫貧攻堅,黨中央吹響了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八桂大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提速。2015年以來,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慢速鐵路、國省道為主骨架,縣、鄉道等為主體的交通路網逐步形成。至2020年底,全區高速公路里程超6800公里,出省出海出邊高速公路通道28條,縣縣通高速公路率為96%;高鐵運營里程達到1792公里,位居全國前列;新建建制村通硬化路9645公里,實現所有建制村通硬化道路。5年間,廣西貧困地區修建屯級路6.9萬公里,2.48萬個20戶以上自然屯受益;7.19萬個20戶以上自然屯全部通砂石以上道路,硬化率達93%以上。

  “如今,村屯修好了水泥路,連接上了高速公路。路通了,産業興了,我們收入連年增加有了底氣。這些年真真切切的變化讓人恍如隔世。”上千村民曾經只能靠穿山洞出行,幾代人備受行路難煎熬的淩雲縣浩坤村群眾無比感慨。

  路通産業興,群眾脫貧致富就有了希望。

  “自從山上的珍珠李有了收成,我家的好日子就開始了。”天峨縣坡結鄉納構村盤茶屯韓華俊告訴記者,2015年他被列為村裏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當地政府幫助下,通過貼息貸款和自己籌資,在離家100米的林馬坡自留地開荒種植珍珠李,同時發展林下養雞。短期內養雞有了收入,同時他精心護理珍珠李直到結果,2020年僅這項收入就高達25萬元。

  在廣西,像韓華俊靠山吃山發展特色産業脫貧致富的群眾已屢見不鮮。

  針對山多地少,耕地只佔總面積7.84%,且零星分散的情況,廣西描繪了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的藍圖。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貧困地區大力培植地方特色産業,從單一的糧食種植轉向種、養、加等多種方式結合的格局,甘蔗、板栗、荔枝、龍眼等特色産業有了長足發展。

  “廣西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産業扶貧之路。”自治區扶貧辦透露,黨的十八大以來,立足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廣西創新制定縣級“5+2”和貧困村“3+1”特色産業規劃,構築了“縣有扶貧支柱産業,村有扶貧主導産業,戶有增收項目”的産業扶貧格局,有效解決扶貧産業弱、小、散的問題。全區建立起以水果、糖蔗、油茶、茶葉、桑蠶、核桃、中草藥種植和豬牛羊雞鴨養殖等為主導的特色種養體系,同時不斷推動産業深加工,累計426萬貧困人口通過産業實現增收,産業覆蓋率達97.03%。

  火龍果、百香果、糖料蔗、桑蠶等廣西特色産業發展創多項全國之最,這些産業已成為貧困農民和貧困村增收、脫貧致富的重要産業。

  地處偏遠山區的天峨縣出現農村經濟發展提速的良好局面。縣委書記陸祥紅介紹,得益於交通設施改善,經濟能人躍躍欲試,僅2020年全縣有3個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有望獲得認定,新增縣級示範區3個、鄉級示範園12個、村級示範點41個、千畝油茶栽培示範基地2個,天峨成為河池市自治區級示範區個數最多、面積最大的縣。

  “目前,廣西已全面消滅集體經濟‘空殼村’。”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脫貧攻堅開展前,全區近90%的貧困村沒有集體收入。為此,廣西著力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短板弱項,積極探索各種方式搞活集體經濟,通過強化多元發展,2020年全區所有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5萬元以上。

  村強民富,脫貧群眾沿著一條條不斷延伸的扶貧路,大步奔向小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