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趕超跨越再加速 譜寫崛起新詩篇——廣西交通建設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2021-07-06 10:16:08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趕超跨越再加速 譜寫崛起新詩篇——廣西交通建設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桂林兩江國際機場。 魏 靖/攝

趕超跨越再加速 譜寫崛起新詩篇——廣西交通建設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2019年,賀州至巴馬高速公路(鍾山至昭平段)建成通車。 曾艷娜/攝

趕超跨越再加速 譜寫崛起新詩篇——廣西交通建設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欽州港。 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供圖

趕超跨越再加速 譜寫崛起新詩篇——廣西交通建設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2020年,貴港港成為珠江水系首個億噸大港。 貴港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趕超跨越再加速 譜寫崛起新詩篇——廣西交通建設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中越集裝箱班列從廣西憑祥鐵路口岸發出。 蘭軻艨/攝

趕超跨越再加速 譜寫崛起新詩篇——廣西交通建設奏響高品質發展強音

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 黃國清/攝

  覃 升 劉如萍 朱 瀅

  百年來,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廣西一直被視為中國交通的“神經末梢”。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交通運輸部等國家部委大力支持,自治區黨委、政府正確領導,全區人民共同努力下,廣西交通運輸實現從“一窮二白”到適度超前的偉大飛躍,在廣西交通運輸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為廣西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架設了騰飛長虹。

  乘長風 建通途

  砥礪奮鬥交通發展實現大提速

  近年來,全區交通運輸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提出的“五個紮實”新要求和“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提出的“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十六字工作方針,把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作為交通工作的“綱目”,以“敢”的擔當、“闖”的勇氣、“創”的精神、“幹”的勁頭、“實”的作風,採用超常規舉措,破解項目儲備不足、推進緩慢之困,加快追趕步伐,開創了跨越發展新局面,成為廣西在全國拿得出手、叫得出口、響噹噹的一張亮麗名片。

  高鐵從無到有,實現全國21個省區市“當日達”;公路從神經末梢到交通動脈,成為群眾“致富路”、民族“團結路”、社會“發展路”;水運從弱到強,連通雲貴湘粵、直達港澳與東盟的出江出海大通道;民航從起步到騰飛,實現通達全國、飛向東盟、連通世界的航空網絡;基本實現了“高鐵市市通、高速縣縣通、民航片片通、內河條條通”的目標,一大批重大交通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有力支撐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

  廣西交通投資由2016年全國排名第14位、2017年第13位、2018年第10位、2019年第8位,到2020年第6位,2021年第一、第二季度第2位。2019年、2020年廣西交通建設年度投資連續兩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成為全國僅有的三個在交通運輸領域連續兩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的省區之一。2020年,廣西交通運輸協調專項小組獲得“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廣西交通運輸廳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工作在交通運輸部會議上作經驗介紹,並得到交通運輸部主要領導書面表揚。2018年以來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連續三年獲得自治區綜合績效考評一等獎。廣西交通建設這幾年取得的成就獲得了交通運輸部和自治區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鐵路高效聯動發展,形成了以南寧為中心,動車“公交化”出行、3小時覆蓋區內主要城市的高鐵交通圈。

  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基本形成以南寧為中心,2小時可通達北部灣經濟區城市與港口,3小時左右通達絕大多數設區市,10小時內通達鄰省省會、鄰國首都,“通江達海、出省出邊、銜接重要樞紐節點”的高速公路通道骨架基本形成。

  水運活力加快釋放,北部灣港上升為國際樞紐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躋身全國前10位、世界前40位,貴港港成為珠江水系首個億噸大港,梧州長洲水利樞紐過閘貨物量位居全國天然河流第一,“千年工程”“百年夢想工程”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以下簡稱平陸運河)進入項目立項正式開工建設的前夜,湘桂運河成為國家層面重點關注支持的重大工程。

  民航事業蓬勃發展,國際航班覆蓋東盟10國22個城市;南寧機場與所有東盟國家首都通航,通航點數量居全國第6位。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提前4個月實現全區所有建制村通客車,“兩通”兜底性目標提前超額完成,獲得交通運輸部主要領導的批示表揚。提前1個月完成與自治區簽訂的“十三五”《脫貧攻堅責任書》,超額完成交通扶貧部區共建協議目標任務。

  加快推進“四建一通”工程,全部完成“暢返不暢”整治、安防工程、危橋改造和窄路加寬工程。

  破難關 解難題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大跨越

  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産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是我區補短板、強弱項,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強引擎”。

  近年來,廣西交通運輸廳銳意創新、擔當實幹,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苦幹實幹巧幹快幹加油幹,積極破解交通項目前期工作時間長、項目儲備少、工程進度慢、資金缺乏等難題,實現追趕跨越發展。創新前期工作模式,創造“廣西速度”。以超常規的工作方式,用兩個“半年多”時間分兩批基本完成71個項目6000多公里高速公路規劃項目工可和初步設計,達到招商條件。多措並舉破解資金難題,創造 “廣西模式”。創新投融資模式,引進“三企”採用PPP模式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推動設立三支基金,加大發行企業債券,走出了一條經濟欠發達、財政相對困難地區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新路子。踐行交通先行理念,創造 “廣西規模”。近三年,我區累計新開工高速公路項目40多個超4000公里,是“十二五”的2.11倍和2.2倍;在建和建成里程突破1.1萬公里。

  由於種種原因,廣西積存了一批進展停滯、緩慢甚至爛尾的“老大難”重大項目。廣西交通人直面問題,敢啃硬骨頭,一批爛尾停滯多年的重大項目重新啟動或建成投産。

  爛尾近10年的國高網項目陽朔至鹿寨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推進緩慢的灌陽至平樂高速公路加快重啟建設,破解右江斷航20年難題的關鍵項目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實現正式開工,沉寂多年的北欽防一體化“卡脖子工程”龍門大橋、大風江大橋正式開工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最關鍵的“卡脖子工程”黃桶至百色貨運鐵路也將吹響開工建設的衝鋒號。

  砥礪奮進,闊步前行。當前,全區鐵路營業里程達5206公里,鐵路網密度為全國平均水準的1.6倍,高鐵營業里程達1771公里。全區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7123公里,縣縣通高速公路比例達97%,普通國省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72%,去年高速公路開工1600多公里,今年開工將超過2000公里,公路建設速度領跑全國。港口年綜合通過能力近4億噸,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異軍突起,被定位為國家十大國際樞紐海港之一,內河航道通航里程5873公里,幹線水運主通道船閘等級均達到1000噸級以上。機場旅客吞吐能力超過3800萬人次,新建、遷建及改擴建機場4個,廣西民用運輸機場達到8個。

  強創新 優佈局

  交通運輸綜合實力實現大提升

  近年來,我區交通運輸行業堅持創新發展,成果突出,為廣西交通運輸事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交通運輸服務品質和效率實現大提升,鐵路和水路的貨運量、貨運週轉量佔全社會貨運量、貨運週轉量比例逐年上升,鐵路、水路、民航客運量佔比大幅提升,交通運輸綜合實力實現大提升。 

  廣西船舶建造全國一枝獨秀。建造完工船舶702艘110萬總噸,同比增長66%和95.1%,在建船舶1340艘,造船量增速和船舶檢驗業務量增速位居全國前列。全行業創新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全國首創基於“北斗終端+APP”的“無接觸”船舶過閘模式,實現“遠程報閘、自動繳費”“一次報到、全線過閘”。

  交通運輸營商環境實現大改善。全區交通運輸部門共取消7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自治區、市、縣3級權責清單“八統一”規範化管理。14個設區市均出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管理政策,優化網約車行業市場準入制度,廣西網約車接單雙合規率居全國第6位。自治區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掛牌成立,廣西成立全國首個省級物流快遞行業黨委,推動成立的“廣西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是西部地區首個由行業主管部門推動成立的安全生産專業性研究機構。

  砥礪奮進,勇創輝煌。經過不懈努力,一張以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為主的立體交通網絡鋪設在八桂大地上,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交通強國試點邁出實質性步伐。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廣西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方案》,我區五項試點工作任務獲交通運輸部批復。

  “公轉鐵”“公轉水”成效顯著,2018—2020年廣西實施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公路貨物週轉量佔全社會貨物週轉量比例由2017年的53.25%下降至2020年的35.93%;水路貨物週轉量佔全社會貨物週轉量比例由2017年的31.37%上升至2020年的46.37%;鐵路貨物週轉量佔全社會貨物週轉量比例由2017年的15.38%上升至2020年的17.67%。鐵路、水路、民航客運量佔比由“十二五”末的19%提升至30.9%。

  城鄉客運服務便捷通達,所有縣城實現二級及以上客運站全覆蓋;14個設區市和50%以上縣城區實現交通一卡通,並與全國300多個城市互聯互通;機場、高鐵站均實現“無紙化”搭乘。群眾出行從“走得了”逐步向“走得好”大轉變。

  新發展 再揚帆

  加快步伐實現交通運輸大發展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帆。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是兩個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之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廣西加快建設“交通大省”起步之年,做好2021年交通運輸工作意義重大。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拿出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爭做幹將、闖將、猛將、良將,憋足一口氣、鉚足一股勁,決心奮鬥三五載,誓教廣西交通爭上游,全力推動中央和自治區重大決策部署在廣西交通運輸領域落地生根、不斷結出碩果。”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自治區鐵路建設辦公室主任陳鴻起表示。未來幾年內,全區交通運輸行業將在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水準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大力發展向海經濟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不斷完善西江流域“一幹七支”綠色水運網絡佈局,建設建成一批包括平陸運河、湘桂運河、南玉深高鐵、貴南高鐵、南崇高鐵、合湛高鐵、南衡高鐵、黃桶至百色鐵路、柳梧廣鐵路、西江3000噸級航運、北部灣港30萬噸級碼頭航道、千萬標箱集裝箱吞吐量現代化大港、雲桂沿邊鐵路、南寧吳圩國際機場2跑道和3號候機樓等一大批重大項目。

  “十四五”時期,廣西交通將以建設交通強區為抓手,以高品質發展為主線,以大通道、大樞紐、大網絡、大體系建設為導向,著力建設一批標誌性、引領性的重大交通項目,加快推進門戶樞紐國際化、市通高鐵便捷化、縣通高速網絡化、民航機場聚集化、內河航道高等化、軌道交通網格化、進村入戶普及化、綜合交通一體化,加速形成現代化高品質的綜合立體交通網。

  到2025年,全區基本建成“全國前列、西部領先”的交通大省(區);全區綜合交通建設投資規模超過1.5萬億元,為“十三五”的2.5倍,實現高速公路通車和在建里程超過1.5萬公里,農村公路組組通,鐵路總里程突破7000公里,高速鐵路突破3000公里,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7億噸,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達1000萬標箱,民航飛行客運航線超400條以上。

  到2035年,全區綜合交通實體線網規模突破30萬公里,基本建成全國一流交通強區,有效支撐和引領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邁入現代化,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作出更大貢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