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蒲幼兒園的孩子們身穿毛南族服裝合影。石興玉攝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近年來,多個少數民族先後實現整族脫貧,這是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鄉親們把脫貧作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再接再厲,繼續奮鬥,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位於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縣,居住著布依族、苗族、毛南族等24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佔59%。這裡不僅是“中國天眼”的所在地,更有全國唯一的毛南族鄉——卡蒲毛南族鄉。
從一個貧困鄉鎮,到人均年純收入達到11241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程度100%,成為貴州省100個示範小城鎮鄉鎮之一。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近1.4萬鄉親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5.8%下降至0。日子越過越紅火,民族文化傳承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niá gǎi,miē xiào dàng tào āo fú——你好,歡迎你到卡蒲毛南族鄉來。”
冬日的陽光暖暖的,在咿咿呀呀的童聲中,平塘縣卡蒲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們,正認真地跟著老師石興玉學習。
毛南族是人口較少民族,卡蒲毛南族鄉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鄉,2019年底總人口12851人,毛南族人口占97.9%,佔全國毛南族總人口約14.2%。為了深入挖掘和傳承毛南族民族文化,卡蒲毛南族鄉近年來積極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
“今天我們做的遊戲,是請孩子們當小導遊,向前來觀光的遊客們介紹毛南文化景點。”石興玉手裏拿著一本小冊子説。
小冊子共有30多頁,涵蓋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日常用語,都用拼音+漢字的形式翻譯出來,石興玉就是譯者之一。她説,這些活動可以讓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家鄉的景點,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孩子熱愛家鄉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貴州毛南族只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平時只能靠口傳心記。隨著年齡大的老人逐漸離去,會説毛南語的人越來越少,保護工作也越來越緊迫。”在卡蒲小學擔任地方課老師的石瑞欽告訴記者。
據石瑞欽介紹,卡蒲小學每週設有一節地方課,教授毛南族語言、舞蹈、山歌等內容,學生可以自主選修。原本不太會説毛南語的學生,上完課後基本能説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
而除了請精通毛南語的老師給學生們開設毛南語課堂,卡蒲毛南族鄉還通過建立民族文藝隊、開展民族舞蹈大課間活動等,對民族歌舞、民族節慶等文化進行傳承發展。
“叮——”在卡蒲小學,每到課間操時間,學生們都會跳一種全新的體操動作,那就是“打猴鼓操”。
“打猴鼓操”改編自打猴鼓舞。打猴鼓舞發源於卡蒲毛南族鄉甲壩村,是第二批國家級非遺項目,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其來源有眾多傳説,流傳較廣的一個版本是:古時候有一個毛南族孩子,在山上採野果時不小心掉進山洞的猴群裏,與猴子一起生活,漸漸地變成了猴子模樣。有一天,他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非常悲傷,卻又無法用言語表達哀思,就做了一個皮鼓,來到母親靈堂敲鼓跳舞,被哥哥認出就是失散多年的弟弟。後來,被感動的村民模倣他的行為,敲鼓跳舞來祭祀懷念逝去的故人,一代又一代延續下來。
“打猴鼓舞是非常具有毛南族特色的舞蹈,但是一度因為無人學習瀕臨失傳。”毛南族打猴鼓舞省級傳承人石治禹説。
2004年開始,石治禹陸陸續續向鄉里的學生傳授打猴鼓舞。後來,隨著一些學校把打猴鼓舞列進課程、排入課間操,有的學校還專門成立打猴鼓舞藝術隊,石治禹的工作也忙了起來。至今,他教過的學生不下四五百人。“舞蹈本身蘊含的對父母的孝、對先人的敬,對孩子也有很好的教育意義。”石治禹説。
正如石治禹所言,民族文化和教育教學是可以相互促進的。2015年,卡蒲中學(2018年9月併入平塘第二中學)做了一項大膽創新,那就是將民歌樂曲、打猴鼓舞、火龍舞等諸多毛南族文化元素融合到一起,形成一套絢麗多彩的大課間活動,使毛南族文化和體育項目在大課間得到完美的展示,真正做到了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唱起來、美起來”。
當時,卡蒲中學還確定了“八個一”的傳承措施,要求每個學生唱一首民族歌、跳一支民族舞、會一項民族樂器、穿一套民族服裝、上一節民族課、參加一項民族體育活動、開展一項民族節日活動、建設一個民族特色校園。
經過多年實踐,如今平塘第二中學的毛南族學生大部分會唱《秀美平塘説毛南》《毛南歡歌》等民歌,會跳響桿舞、蓑衣舞,會嗩吶、吹笛子等民族樂器,會踢毽子、抽陀螺等民族體育項目。每個學生還擁有一套既有民族特色、又充滿時尚風格的校服。
“民族文化傳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以打造民族文化大課間為契機,繼續深入挖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讓優秀的民族文化更多地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學生心靈,開出更加豐碩的果實。”平塘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2019年底已率先全面進入小康的卡蒲毛南族鄉,在迎來翻天覆地的生活變化之後,正在孕育著更為璀璨的民族文化之花。(記者 鄭娜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