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訊 八月瓜香撲鼻,讓遊客爽口爽心,也讓村民鼓了荷包;小橋流水人家,精巧地鑲嵌在大山之中,成了四方來客的網紅打卡地;波光粼粼的車田湖畔,木屋正新建,露營基地已有雛形……
位於貴州省貴安新區湖潮鄉的車田村,在守護美麗生態中催生“美麗經濟”,依託優美的生態環境,在推動農業現代化、旅遊産業化的道路上不斷嘗試,正用每天看得見的變化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
因地制宜造“風景”
乘著竹筏,進入車田景區。車田河兩岸,青山逐漸散開,靜謐的鄉村風光收攬眼底。
總面積約3.62平方公里,擁有1100多人的車田村,正是以青山繞水的風景聞名,以蔬菜、果樹等為主打農業。
下了竹筏,步行5分鐘,村民王啟富家的八月瓜種植園赫然眼前。
“八月瓜香甜可口,吃起來又軟又糯,好多貴州人不知道這種瓜,因為好奇,會專門到園子一看究竟。”4月穀雨天,正是八月瓜需要細心養護的時節,一株株瓜藤比人還高,綠葉交織紫紅色的小花,密密扎扎蓋在頭頂,王啟富手拿剪刀,正忙碌修枝剪葉。
祖祖輩輩都是種玉米,2018年,王啟富決定“破”一回傳統。試種八月瓜,他看中的是八月瓜快長快成的品種特點和種植園緊鄰車田河、自帶遊客“流量”的地理優勢。經過不斷摸索和精心培育,去年夏季,八月瓜迎來“豐産”,1畝地約産出3000至4000斤。
“入園採摘15塊錢每斤,最高峰時,種植園裏幾十個遊客同時在採摘。”王啟富説,園子的八月瓜有五成都是來車田村旅遊的遊客買走的,遊客們乘船觀光,到了碼頭,就下船採摘,既觀光又飽口福,還常把八月瓜當成“伴手禮”帶回去。
“採摘不完的,就運到附近的石板鎮農貿市場批發交易,七八塊錢一斤的批發價,只要果子好,不愁賣。”王啟富説,去年種植園畝産約2至3萬元,整體産值達20萬元。
八月瓜香,讓生活也“香”了起來。今年初,王啟富就把自家的“電驢車”升級成了“寶馬車”,他也成為村民們致富取經的“帶頭人”。
在車田村,因地制宜調整産業結構,解決好“種什麼”的問題,村民們都在不斷探索。王啟富的成功案例不是個例,今年車田村將推進300畝蔬菜、100畝果樹種植,這些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正以農帶旅、以旅促農,拓展農業多重功能。
農旅融合留“鄉愁”
從貴陽市中心驅車前往車田村,只需30分鐘車程。喀斯特地貌讓天然岩溶發育形成大量沉積岩,沉澱下車田村獨特的“石板文化”,天鵝湖、車田湖“兩湖”坐落村中,三岔河、冷飯河、車田河三水匯合繞村流淌等自然景觀成為當地風景一絕。
“大理有‘蒼山洱海’,我們車田有‘小橋流水’,風景人文還更有特色。”車田村農家樂“小花溪玫瑰園”經營戶雷燕華説。接觸旅遊幾十年的雷燕華在大理、杭州等地,也經營有旅遊生意,“外面的風景,各有韆鞦,家鄉的風景才是心坎上的風景。”作為土生土長的車田人,雷燕華把在外看到的“風景”融入農家樂的打造中。
去年,雷燕華在農家樂引入了“天空之境”旅拍、網紅鞦韆樹等流行元素,還改造了兩座老舊農房,“以舊做舊”,老屋既留住了“鄉愁”,又換上了“新顏”。在舊屋改造的農家樂客廳裏,一面風化了的“石板墻”引人注目,石板因經年累月風化而裂成若干細層,在現代裝飾的保護下更顯古韻。
“這些都是村子的寶貝,也是村子裏的貴州特色,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農業+旅遊’就是它的通道。”車田村黨支部書記張忠平説。
站在農家樂平臺處,放眼望去,房屋依山就勢而建,石板青青,蔥蘢的植被沿河茂密生長,陽光下的水面折射銀光,一幅水墨畫躍然眼前。
雖然採訪時是週一工作日,但往來“小花溪玫瑰園”的遊客卻絡繹不絕。雷燕華告訴記者,春末夏初,花草芬芳,依山傍水的農家樂最受遊客歡迎,上個週末幾乎桌桌坐滿,還不斷有客來。去年,多地旅遊受到疫情影響,呈下滑態勢,“小花溪玫瑰園”年收入卻達到500萬元,為車田村的“美麗經濟”增添了一把動力。
美麗風景變“錢景”
鄉村風景美了,村民荷包鼓了,“美麗經濟”怎樣才能可持續?車田村把著力點放在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上,通過進一步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能力推動鄉村振興。
2022年1月29日,車田村村委會辦公樓前歡聲笑語,氣氛熱烈,村裏舉行了首次村集體公司分紅大會,全村千余名村民均領到分紅款。
“全村1000多人,人人都是股東,集體經濟好了,人人都能分紅。”張忠平説。2019年,車田村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百姓參與”的運營管理辦法,採取“黨支部+集體公司+村民”的方式,成立由村委會100%控股的景區運營管理公司——貴安新區美麗車田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從0起步,村集體公司該怎麼做?“實幹,不怕事情小,敢幹,不怕擔風險。”張忠平説,村集體公司起步確實很艱難,第一筆“生意”是在包村幹部的引薦下,承接了一個研學團隊的接待,“第一桶金”雖然只有9000元,卻給了大家信心。之後,又憑藉整改村裏資産“小木屋”出租,賺了公司的“第二桶金”。
有了初始資金,村集體公司決定繼續大膽摸索。2020年,在考察桂林旅遊産業後,車田村試著學習先進的産業發展經驗,購買船隻來村中增設遊船項目。“五一”小長假到來,為了節約人力、物料等開支,張忠平帶領村委委員、黨員志願者全員“上崗”。7天時間,購買船隻等投入的成本8萬元就全部收回來了。
有了景區運營管理公司,村民們統一發展思路,景區規劃發展也更加科學。近年來,車田村相繼策劃推出敬老孝親農産品集市、湖上游船等一系列新項目,村居環境、鄉風民俗、農業産業、旅遊項目,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月月都有“更新”。
“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將有100萬元左右的收入。”張忠平説,將通過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推動村民轉變發展觀念,為農業現代化、旅遊産業化增添動力。
眼下,車田湖岸,村集體引進的露營基地雛形初顯,綠油油的草坪上,度假木屋已經新建,預計今年“五一”前後將與遊客見面。
協會治理聚“合力”
在守護美麗生態中,精耕細作“美麗經濟”,離不開基層社會治理這個重要方面。
“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要有套好的基層治理辦法。一手抓農村‘五治’,一手還要用辦法鞏固好‘五治’成果。”村支書張忠平説,去年以來,車田村推動農村“五治”,全村排查房屋457棟,定期召開“壩壩會”,入戶宣傳三分垃圾處置法,簽訂“治風”承諾書201份……治理成績來之不易,鞏固治理成果,車田村積極動員起了兩股重要力量,一股“力量”是車田村的三個協會——餐飲協會、民宿協會、種植協會,通過協會帶動,激發更多有志之士投身鄉村振興,另一股力量就是“鄉賢”。
“什麼是‘鄉賢’,其實也沒有明確説法,我們覺得,只要為人正直公道,願意為大家服務、能引領群眾,受到村民尊敬,他們就都可以稱作鄉賢。”張忠平説,利用好這股力量的關鍵是,積極把這個群體找到,搭建好平臺,推動他們參與車田村的社會治理。
在車田景區附近,一座30多米長的吊橋上,挂滿呼啦飛轉的五彩小風車,遊客紛紛駐足拍照,村民們也常聚在橋頭,休息納涼。這座去年3月新建的吊橋,連接起了車田村二組和三組。“修建吊橋大概花了30多萬元,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出資人雷燕華説,吊橋雖是他出錢來修,但資産歸全村,使用也歸全村。雷燕華不是第一回給村裏修橋。2006年,在外經商的他就利用春節返鄉過年的時間,發動村民在車田河上修建過一條“百步橋”。40多級石跳墩把20多米寬的河水“隔”出一條道,既是“景觀”又是“便道”,現在“百步橋”每天仍要迎送村民和遊客百餘人次。“不管修路修橋,其實心裏就一個想法,想自己的家鄉變得更美更好。”雷燕華説。
以雷燕華為代表的這股“力量”,其實還有不少,有的是學校老師,願意為村裏文藝活動出力獻計;有的是企業職工,願意幫助村裏的青年聯繫外出就業。
今年春節後,車田村第一次“鄉賢會”召開。會議是村委會組織的,參會的20多名村民中,有經商的,有學校的老師,還有公務員,外地企業職員等。“村委會組織大家先在車田轉了一圈,看了家鄉的山水,又熱熱鬧鬧在村委會會議室開了會。”村委會的工作人員沈曉茜説,座談會上,大家圍繞車田村産業發展、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鄉村振興規劃等各抒己見,氣氛熱烈。
“每位來開會的村民,都可以是我們的‘鄉賢’,也都能成為車田村的‘貴人’。”沈曉茜説,就在鄉賢座談會舉行後不久,村裏一位常年在外經商的村民,給她捎了話,家裏的孩子馬上高考了,考完他就搬回來,把家裏閒置的房屋好好修整,在車田村打造又一個網紅景點。(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遊紅 梁俊鵬/文 石照昌/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