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300多萬黔南人民合力撥動“綠色新黔南”的琴弦
2022-09-27 15:56:31來源:眾望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300多萬黔南人民合力撥動“綠色新黔南”的琴弦

  美麗都勻城 清水劍江河(盧桃 攝)

  秋天的清晨,黔南州都勻市劍江河的游泳愛好者有增無減,天剛濛濛亮,好多人就來到河邊,游泳1小時左右回家整理稍時就上班。許多游泳愛好者告訴記者,劍江河的水質越來越清、越來越好,秋遊、冬泳他們都不會錯過。

  在勻東杉木湖畔,野生魚香味撲鼻而來,醉人心脾。即便是夜晚11點,在這裡散步、在這裡乘涼、在這裡談情説愛的人都不少。很多都是:“月亮照著回家的路,可是不想回家去”。

  在龍裏龍架山公園,無論是週末還是上班日,只要不因疫情管控,在這裡晨練、休閒、娛樂的人絡繹不絕,大家都喜歡來這裡,一邊鍛鍊,一邊呼吸新鮮空氣。

300多萬黔南人民合力撥動“綠色新黔南”的琴弦

  天然大氧吧的龍裏龍架山森林公園(龍裏宣傳部 供圖)

  類似場景,只要你走進黔南州的縣市,隨時都可以看到。這裡,綠色黔南建設取得的成果正不斷為人們所享受。

  綠色黔南,自黔南州委、州政府提出後,一直就受到黔南人民的歡迎和熱捧,全州幹部群眾無時無刻不在追求、嚮往並踐行著這樣的生活方式。

  2018年,黔南州被評為全國“環保工作真抓實幹、環境品質改善明顯”的4個市州之一,2019年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2020年至2021年,連續兩年被省政府評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突出、環境品質保持良好穩定”的市州之一。

  “綠色”已成為黔南的底色,綠色黔南結出的碩果,是黔南州委州政府帶領全州人民去奮鬥、去實現,是全州上下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實踐和創造,不斷去推進工作創新,工作機制完善得以保障,成效取得是綜合因素,碩果形成是各種招數推陳出新的表現。

300多萬黔南人民合力撥動“綠色新黔南”的琴弦

  如溫室一樣的長壽之鄉羅甸(羅甸宣傳部 供圖)

  黔南州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介紹,黔南州這些年均是舉全州之力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行重點攻堅與整體推進相結合,深入推進污染防治的碧水保衛戰、藍天保衛戰、凈土保衛戰、固廢治理、環境風險防控五場戰役。

  碧水保衛戰將全州496條河流、307座水庫全部納入河湖長制管理,實現省州縣鄉村五級河湖長制全覆蓋,穩步推進全州四大水系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和整治,同時加強網箱的整治與拆除,實現全流域零網箱。

  藍天保衛戰,全州城市建築工地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管理,城市道路機械清掃率達80%以上,磷化工、火電、水泥等重點行業企業煙氣實行深度治理,基本完成黃標車淘汰,新能源公交車佔比提升至80%以上。

  凈土保衛戰,實行土壤污染地塊和疑似污染地塊清單化管理,嚴格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環境風險管控,全州受污染地塊再開發安全利用率達100%。

  固廢治理,全州城鎮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10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97.1%,磷石膏實現“産消平衡”,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100%。

  環境風險防控,建立全州生態環境隱患網格化管理,今年來排查出生態環境安全隱患企業247家,整改完成率達95.3%,近三年來全州未發生較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

300多萬黔南人民合力撥動“綠色新黔南”的琴弦

  龍裏:宜居宜業宜遊的新城市(龍裏宣傳部 供圖)

  各項措施協力推進,全州人民群眾生態文明意識正在日益增強,人民群眾正感受到全州自然生態品質明顯提升,綠色經濟發展在不斷顯現,全州85%以上的公共機構已創建成節約型機關,2020年黔南州還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全州綠色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生態農業綠色食品有機産品認證達93個,林下經濟面積407.9萬畝,刺梨産業綜合産值達28億元,全州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的路子正有序形成。

  2022年,黔南州委州政府提出建設山清水秀的綠色新黔南,重點再從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污染治理、綠色經濟發展等方面著手,讓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再實現大提高,生態環境狀況綜合指數持續位居全省前列,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率再實現大提高,綠色經濟佔GDP比重力爭達50%以上,努力使綠色低碳成為黔南社會生活新風尚。

  綠色新黔南,黔南人民嚮往的新目標,黔南正舉全州之力,帶領300多萬黔南人民去實踐、去奮鬥、去開創黔南更加美好的新未來。(記者 雷欽 毛帝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