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山秀水間,一場以人才為引擎的産業變革正在生動展開。貴州深入貫徹落實“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緊緊圍繞新型綜合能源、資源精深加工、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等“六大産業基地”建設,以全方位的人才政策、廣闊的發展平臺,吸引和培育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現代化産業人才。他們紮根貴州,在各自領域勇攀高峰、銳意創新,為書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篇章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勇立潮頭,創新驅動産業發展
科技創新,是貴州産業升級的“關鍵變數”,更是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在煤礦安全、磷化工、綠色開採等領域,一群科技尖兵啃下一個又一個技術“硬骨頭”,讓“貴州製造”向“貴州創造”加速跨越。
礦工入井作業
貴州省礦山安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青松長期從事煤礦瓦斯治理工作,他構建的突出煤層群突出危險程度評價技術和合理開採程式優選方法,為貴州煤礦安全生産提供了科學依據。針對貴州煤礦瓦斯防治難題,形成的煤與瓦斯突出防治技術及管理體系被列入國家和省級推廣目錄,極大提升了貴州煤礦瓦斯防治水準。
在貴州理工學院礦業工程學院實驗室,院長徐佑林正對著巷道支護模型沉思。他帶領團隊聚焦貴州複雜條件煤礦巷道圍岩控制難題,提出的無煤柱綠色開採技術在多個礦區推廣應用,不僅節約了55萬噸以上煤柱,多回收煤炭資源100余萬噸,還減少支護成本30%以上,新增經濟效益5億余元;研發的煤礦巷道再造承載結構全空間協同支護技術,引領了貴州煤礦巷道支護技術改革。
貴州川恒股份的生産車間裏,總工程師王佳才盯著儀錶盤上跳動的數據露出欣慰笑容。作為全球磷化工産業鏈的關鍵環節,半水磷石膏綜合利用曾長期被國外技術壟斷,大量磷石膏堆積不僅佔用土地,更帶來環境風險。他帶領團隊攻克磷化工行業“卡脖子”難題,完成半水磷石膏改性膠凝材料及充填技術研究,填補國內磷石膏綜合利用空白,該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牽頭設計建設的多個大型工業化裝置,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提升了我國磷化工先進製造業競爭力。
這些科技創新人才,如同璀璨星辰,照亮貴州産業創新發展之路,他們以實際行動證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支撐創新的核心要素。
紮根一線,匠心鑄就産業輝煌
如果説科技創新是産業升級的“衝鋒號”,那麼紮根一線的産業人才就是築牢發展根基的“鋪路石”。在白酒釀造、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等領域,一群匠人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産業傳奇。
貴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産車間
茅臺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內,顯微鏡下的菌群世界讓楊帆癡迷不已。作為茅臺酒釀造微生物研究的學科帶頭人,楊帆圍繞茅臺酒生産開展科研攻關,構建了釀造微生物研究方法體系,引入先進技術提升公司微生物研究能力,實現關鍵風味物質的微生物溯源,為茅臺酒生産工藝優化和品質提升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貴州省酸湯産業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秦偉軍主持的高品質酸湯強化發酵調控技術研發項目,形成多項核心技術和發明專利,破解了傳統發酵酸湯週期長、産能低、品質不穩定等難題,帶動酸湯産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作為貴州風雷航空軍械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總師,陳輝始終堅守在産品研發一線,先後承擔取得多項關鍵技術突破,解決了公司産業發展技術瓶頸問題,助推公司科技創新發展和新質生産力的形成。
貴州風雷航空軍械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線
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用匠心和專注詮釋著對事業的熱愛,成為貴州現代化産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堅實力量。
築巢引鳳,構建人才生態高地
人才的集聚與成長,離不開肥沃的“土壤”。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縱深推進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優化實施“甲秀之光”訪問學者計劃,開展省外高水準大學“組團式”幫扶我省高校重點學科建設,推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到企業服務,高品質承辦高層次專家諮詢服務“貴州行”和“人才日”暨人才博覽會等活動,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地方、部門和單位樹牢人才引領發展戰略思維,越來越多優秀人才關注貴州、紮根貴州、圓夢貴州,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
目前,貴州正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匯聚天下英才。當科技創新與産業升級同頻共振,當政策紅利與人才活力相互激蕩,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正在書寫著“人才強則産業強,産業強則貴州強”的時代答卷。未來,隨著“人才強省”戰略的深入實施,更多懷揣夢想的奮鬥者將在黔地熱土上綻放光芒。(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