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丹寨:紮根在苗族農耕文明中的“雙非遺”
2025-09-12 13:12: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金秋時節,魚肥稻香。連日來,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水稻陸續成熟,稻花魚也迎來豐收。在一畝畝金色稻田裏,蘊藏著酸湯魚和米酒兩項深深植根于苗族農耕文明中的非遺,它們不僅造就了獨具風味的舌尖盛宴,更承載著代代相傳的家族情感與豐收喜悅。

貴州丹寨:紮根在苗族農耕文明中的“雙非遺”_fororder_村民們在稻田裏捉魚 莫昌怡攝

村民們在稻田裏捉魚 攝影 莫昌怡

  這幾天,在丹寨縣興仁鎮臺辰村的梯田裏,金黃的稻穗隨風搖曳,稻香撲鼻,肥美的稻花魚在稻田中自在遊弋。一大早,村民李振文便和鄰裡們拿上工具下田捉魚。不一會兒,20余條鮮魚被收入簍中。村民們滿懷喜悅快步返回家中,著手準備烹制酸湯魚。

貴州丹寨:紮根在苗族農耕文明中的“雙非遺”_fororder_村民正在烹煮酸湯魚 莫昌怡攝

村民正在烹煮酸湯魚 攝影 莫昌怡

  “魚下鍋之前要先將苦膽取出,從魚鰓到魚鱗數第二片到第三片的中間,用刀輕輕一劃,一扒一擠,苦膽就出來了。”李振文介紹,稻花魚是原生態的,魚鱗很薄,不用刮,煮熟以後,吃起來口感很脆。

  酸湯魚,是丹寨縣苗族世代傳承的非遺美食,每年農曆七月中旬,稻花初綻、谷穗漸滿,正是品味酸湯魚的黃金時刻。而要想烹出一鍋真正地道的酸湯魚,從酸湯、用水到配料,都大有講究。

  “做魚的時候,兩斤魚就放半碗酸、半碗毛辣果、3斤水,這樣的比例做出酸湯魚才夠味兒。”李振文説。

貴州丹寨:紮根在苗族農耕文明中的“雙非遺”_fororder_丹寨縣興仁鎮臺辰村稻田航拍圖 莫昌怡攝

丹寨縣興仁鎮臺辰村稻田航拍圖 攝影 莫昌怡

  清冽山泉為底,加入自釀紅酸,隨後立即放入剛取完苦膽的稻花魚,將魚煮熟擺盤後,再澆上用青椒、毛辣果熬製而成的毛辣醬和秘制蘸水,一鍋鮮香四溢的稻花魚便可上桌。這道美味不僅是一種飲食,更承載著苗家代代相傳的情感與記憶。

  “做酸湯魚是跟著我父親學的,以前,我父親每年到開田的時候,他都會去抓魚來煮給我們吃,他每次煮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著他怎麼煮,煮完了我就記著,現在自己也要煮,也學會煮了。”李振文説。

貴州丹寨:紮根在苗族農耕文明中的“雙非遺”_fororder_苗家酸湯魚 莫昌怡攝.JPG

苗家酸湯魚 攝影 莫昌怡

  “酸湯魚是在稻花開了、米成熟了,開田的時候吃,豐收時就留一半的田做水田,把魚放進去,然後村民們一家幫一家收,收完了就把魚做來吃,慶祝大豐收,犒勞一下我們自己。”臺辰村村民潘曉琴説。

  豐收的季節,苗家人的餐桌上,除了酸湯魚,米酒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角。丹寨米酒以本地優質糯米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釀造,酒色微黃、酒香濃郁、入口醇厚回甘。獨特的草藥酒曲、傳統釀造工藝以及濃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使其頗負盛名。

  “丹寨的大米,又白又大顆,給糯米酒兌酒藥後,發酵三天就能出酒了。”丹寨縣龍泉鎮場口社區扶家酒坊糯米酒製作人余仁坤説。

貴州丹寨:紮根在苗族農耕文明中的“雙非遺”_fororder_釀酒師傅將糯米進行密封發酵 徐鑫緣攝

 釀酒師傅將糯米進行密封發酵 攝影 徐鑫緣

  米酒的釀造有浸米、蒸米、拌曲、發酵、蒸餾等9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點馬虎,蒸餾時多采用木質的傳統蒸酒器,這種古法釀造最大限度地保留米糧的精華和風味,成就了丹寨米酒獨特的色、香、味。

  “我已經做糯米酒三十年了,製作糯米酒的關鍵是掌握飯的溫度和酒藥的劑量。丹寨米酒分為大米酒和糯米酒,糯米酒口感是甜的,口感比較好。”余仁坤説。

  以傳承,致匠心。多年來,余仁坤始終秉持著傳統工藝,不追求速成與量産,而是用心去感受每一道工序的變化,用雙手去把握每一個細節的溫度。這份對傳承的堅守,讓她的糯米酒在歲月的沉澱中愈發香醇。

貴州丹寨:紮根在苗族農耕文明中的“雙非遺”_fororder_釀酒師傅正在釀造糯米酒 徐鑫緣攝

釀酒師傅正在釀造糯米酒 攝影 徐鑫緣

  “我現在也在加班加點地做,到非遺周的時候,邀請遠方的客人嘗一下我們丹寨本地糯米酒。”余仁坤説。(文 潘蝶 莫昌怡 姚登月 徐鑫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