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遺産梵凈山下,一條連接古樸城池與紅色記憶的賽道,靜候著車輪駛過它的肌理。
10月22日,首屆環貴州公園省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將迎來S4銅仁中南門古城-梵凈山的角逐。職業組選手將從銅仁中南門古城出發,一路馳騁至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木黃會師廣場,挑戰這條累計爬升約1570米、里程125公里的山地賽道。
騎遊組則將以銅仁中南門古城為起終點,完成一段103公里的騎行體驗。
賽段透視
職業組線路從銅仁中南門古城出發,最終抵達木黃會師廣場,既穿越了梵凈山的生態秘境,又串聯起紅色文化地標,讓競技與人文自然景觀深度融合。總距離125km且最高海拔達1352m,海拔落差大,極具考驗選手的耐力、爬坡能力。
騎遊組的路線則讓業餘愛好者得以在103公里的旅程中,以另一種節奏品味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海拔起伏相對和緩,路線串聯起銅仁市區道路與鄉村路段,適合騎行愛好者體驗環貴州的休閒騎遊樂趣,既能感受城市騎行的便捷,又能領略鄉村的質樸風光。同時103公里對騎遊組也是一種挑戰。
圖:S4銅仁中南門古城-梵凈山 職業組線路圖
圖:S4銅仁中南門古城-梵凈山 騎遊組線路圖
馳騁山水間|在天然氧吧中穿行
從銅仁中南門古城出發,賽道很快蜿蜒進入梵凈山腹地。選手們在山地公路上飛馳,太平河沿岸的原始林帶從身側掠過,梵凈山作為世界自然遺産的生態之美,在這一刻全然展開。
海拔起伏如生命律動,極高的森林覆蓋率造就了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騎行其間,仿佛人在畫中游,每一次呼吸都是與自然的對話,每一次踩踏都是與山水的共鳴。
圖:梵凈山
紅色記憶|車輪滾過的歷史印記
賽段終點木黃鎮不僅是一個地理坐標,更承載著厚重的紅色記憶。這裡是1934年紅二、紅六軍團勝利會師之地,也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上的第一次大會師。選手衝線剎那,仿佛也完成了一次與歷史的隔空擊掌。
木黃會師紀念館中,每一件文物都在講述崢嶸歲月。館旁那株千年會師柏,依然蒼勁挺立,見證著新時代的活力與傳奇。
周邊探索|深度遊指南
比賽之餘,車手和遊客可前往梵凈山景區,探訪蘑菇石、紅雲金頂等奇觀。
若時間充裕,不妨前往江口雲舍村——這個被譽為“中國土家第一村”的古老村落,至今仍保留著土家哭嫁、擺手舞等古樸原真的土家風情習俗和民俗文化。
對於尋求深度遊覽的遊客,松桃苗王城是不可錯過的選擇。這座有八百餘年曆史的古苗寨,被譽為“千里苗疆第一寨”,是黔、湘、渝邊區保存規模較大的苗族古村落文化遺址。以其保存完好的苗族古村落文化遺址,向世人展示著苗疆文明的深厚底蘊。
人文風情|舌尖上的文化之旅
擁有600多年曆史的銅仁古城,以300多棟歷史建築、11條古巷道和1個古碼頭,靜靜訴説著黔東地區的文化記憶。
木黃鎮:木黃米豆腐
魚泉河的清泉+地道手藝,米豆腐嫩滑爽口,配上冰鎮酸湯和秘制素辣椒,酸辣開胃,騎行後的疲憊瞬間清零!
銅仁古城:社飯
糯米、臘肉、野菜一同蒸制,香氣四溢。一口咬下去,糯嘰嘰的口感混合臘肉鹹香,能量補滿,騎行前來一碗,續航一整天!
S4銅仁中南門古城-梵凈山賽段,作為首屆環貴州公園省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的核心爬坡賽段之一,不僅是對選手體力與毅力的嚴苛考驗,更串聯起一場穿越千年時光、跨越千里山水的“傳騎”人文之旅。
該賽段以“體育+旅遊+文化”深度融合為內核,打造出可騎行競速、可品味底蘊、可回味風情的立體賽事體驗。選手們既在百年古驛道上奮力攀爬、角逐速度,也在紅色聖地中感悟初心、汲取精神力量,在民族村寨裏探尋蹤跡、觸摸歷史文脈,在特色美食中味蕾遊走、體驗地道黔東風情。這不僅是一條承載競技夢想的賽道,更是一條貫穿黔東自然生態與人文底蘊的“傳騎”之路。
「報名」
想要報名騎遊組的小夥伴可以手機下載“野途”App,搜索“環貴州”便可以參與報名。(來源:貴州省體育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