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80萬人脫貧 鄉村旅遊扶貧精準發力

2018-07-17 16:12:58|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趙佳雯

80萬人脫貧 鄉村旅遊扶貧精準發力

圖為:通城麥市鎮冷塅村新建起的沉鑼灣月季莊園,遊客紛至遝來。

  近幾年,湖北省鄉村旅遊扶貧精準發力,賣點凸顯,模式創新,投資多元化,取得了良好的脫貧效果。

  據湖北省旅遊委統計,截至2017年底,湖北省通過旅遊實現脫貧80萬人,佔湖北省脫貧人數的17%。旅遊扶貧的建檔立卡重點村人均通過旅遊增收5000元以上。農家樂、民宿、旅遊購物等相關行業,還為鄉村老人、留守婦女、低學歷者等貧困弱勢人群提供了40多萬個就業崗位。

  賣點凸顯,宛若百花爭艷

  盛夏,鄂州市蒲團鄉兩萬畝荷花盛開,美艷旖旎。6月30日,這個插花貧困鄉舉行第三屆“蒲團荷花節”,吸引本地及武漢、黃石、黃岡等周邊遊客約3.5萬人次前來賞荷。蒲團鄉幾個村的村民爭先恐後地擺攤做起小生意,有銷售自家農産品的,有銷售兒童玩具的,還有銷售旗袍紙傘的。何橋村村民呂麗娟將新鮮的瓜果、蔬菜、小龍蝦拿到自家荷塘旁邊擺賣,3天銷售7000多元。

  蒲團鄉發展鄉村旅遊,“賣點”是荷花。對貧困鄉村而言,能不能立足自身資源優勢,發掘出吸引遊客的賣點,事關鄉村旅遊扶貧的成敗。

  地處大別山深處的羅田縣平湖鄉胡家河村,村邊有一條發源於大別山主峰的巴水河流過,形成一片罕見的天然大沙灘——金沙灣,面積達數千畝。2017年,胡家河村以“金沙灣”為賣點,招引能人回鄉,投資開發生態旅遊,沙灘摩托、玻璃水漂、皮艇沖浪、趣味沙灘、竹排漂流等項目迅速落地。今年上半年,該村已經接待遊客近萬人,帶動全村66戶139人參與農家樂與旅遊産品銷售,創收10萬多元。

  隨著金沙灣旅遊火起來,胡家河村也將於2018年底脫貧摘帽。最新的核查顯示,該村人均年收入增長85%以上,貧困發生率已從28.4%降到1.8%,貧困人口從218人下降到14人。

  平原有平原的優勢,山區有山區的特色。記者觀察發現,全省鄉村旅遊各顯其能,各種賣點凸顯,宛如百花爭艷。

  近年來,湖北省實施貧困區“旅遊+”工程,推進貧困區旅遊與關聯産業融合,形成了一批鄉村賞花、避暑度假、田園休閒等旅遊新業態。

  2017年以來,湖北省旅遊委會同湖北省農業廳,推出140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舉辦湖北茶文化旅遊活動,發佈16條湖北採茶旅遊線路,覆蓋了湖北省武陵山區、秦巴山區、大別山區與幕阜山區四大貧困片區。

  湖北省各地把有群眾基礎的廟會、歌會、元宵燈會、清明踏青、端午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等傳統活動,升級為旅遊文化活動,形成隆中“草廬·諸葛亮”、利川“龍船調”、建始“黃四姐”、秭歸龍舟節、武當功夫等一批文化旅遊品牌,每年接待遊客超過千萬人次。

80萬人脫貧 鄉村旅遊扶貧精準發力

圖為:鄂州蒲團鄉舉行荷花節,遊客爭相選購蓮蓬。

  模式創新,帶動增收脫貧

  與其他扶貧方式相比,鄉村旅遊扶貧具有聯通城鄉內外、輻射千家萬戶的帶動作用。

  近年來,湖北省各地創造出10余種鄉村旅遊扶貧模式,産生良好的帶動脫貧效果。

  “景區帶村”。建設一個景區,帶動貧困地區的就業、農副産品銷售和農民創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投資公司,在恩施市沐撫鎮開發的恩施大峽谷景區,解決本地居民就業達760人。2017年,湖北省195個重點旅遊景區,幫扶貧困人口52032人,帶動扶貧資金投入12.7億元。

  “能人帶戶”。湖北省涌現了一批鄉村旅遊能人帶動貧困戶脫貧的典型。2017年湖北省172個高星級農家樂幫扶貧困戶3112個、貧困人口1.22萬人。黃岡“神峰山莊”聞彬軍投資1.6億元開發鄉村旅遊,安排當地農民就業2320人,帶動周邊村1萬多農戶、3萬多人脫貧。

  “合作社+農戶”。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以旅遊為切入口,以脫貧為目標,激發農民內生動力。十堰市雙龍紫雲合作社,70戶村民入股,入股資金125.5萬元;入股房屋58間,共計2038.29平方米,入股土地16.9畝。貧困戶佔入股總數的57%。去年元月份,合作社經營半年後分紅6萬元,每股分200元。

  “公司+農戶”。旅遊公司在貧困區開發項目,推動農旅深度融合。保康縣堯治河村,歷史上是一個有名的貧困村。該村註冊“湖北堯神生態旅遊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1億元,先後建設3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公司帶動貧困戶就業和農副産品銷售。201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5萬元。

  ……

  最近幾年來,湖北省充分利用貧困地區豐富的生態文化資源發展旅遊業,完成從第一産業向第三産業的跨越。目前,湖北省37個國家和省級貧困縣,全部將旅遊作為支柱或者重點産業,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投資多元,好鋼用在刀刃上

  貧困地區大多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發展旅遊前期投入耗資巨大。啟動資金從何而來?

  地處鄂南幕阜山區的通城麥市鎮冷塅村,新建起“沉鑼灣月季莊園”,一期投資1100多萬元。月季莊園帶動冷塅村72戶農戶務工,其中貧困戶38戶,一年發放貧困戶務工工資30余萬元。

  據了解,目前政府部門投入到貧困地區鄉村旅遊項目上的資金,都是從多個項目整合而來。“現在,中央扶貧資金和省裏扶貧資金,原則上都下放到縣,由縣裏決定具體用途,縣、鄉、村三級商量著幹。村裏報項目,鄉里審核,縣一級整合。”湖北省扶貧辦一位負責人説。

  “不過,完全靠政府投入也不行。財政資金畢竟有限,必須多渠道籌集扶貧資金。”記者從湖北省扶貧辦獲悉,湖北省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已經完善。凡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鄉村旅遊産業,如果缺少啟動資金,可以向村委會提出申請。5萬元額度,3年時間。辦理相關手續後,銀行按國家基準利率放貸,由政府扶貧資金貼息,免擔保、免抵押。

  發展鄉村旅遊扶貧,另一種辦法就是籌集社會資本投入。

  蘄春縣蘄州鎮龍泉庵村發展鄉村旅遊扶貧,沒有向政府伸手。回鄉企業家高衛全擔任該村“義務村主任”之後,先後斥資6000萬元用於完善全村基礎設施,然後引進湖北省林業龍頭企業——宜昌龍源林業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建設萬畝“龍泉花海”,聯手打造現代生態觀光農業,2017年遊客突破30萬人次。

  赤壁市中夥鋪鎮董家嶺村“娘娘山”的靈山秀水,吸引了鳳博孔雀養殖專業合作社、星火種植、益果農茶種植等6家專業合作社抱團投資開發。他們採取參股合作及合作社聯營等形式,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將娘娘山打造成為一個集農業生産、農業旅遊、農産品消費為一體的農業田園綜合體。

  多元化投資,給湖北省鄉村旅遊扶貧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2018年3月,湖北省旅遊委和湖北省扶貧辦下發了《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扶貧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9個深度貧困縣和深度貧困地區的旅遊扶貧重點村,基本建成完整的旅遊産業體系,初步形成區域性的鄉村旅遊目的地。旅遊業成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産業、群眾增收的重要來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動能。

  據湖北省旅遊委預測,2018年湖北省鄉村旅遊預計接待遊客達2.5億人次以上,受益農民達到150萬人以上,力爭通過旅遊業帶動脫貧人數10萬人以上。

  記者手記>>

  鄉村旅遊應突出“農味”

  黎海濱

  記者在調查採訪中發現,湖北省鄉村旅遊扶貧呈現“井噴式”發展的好勢頭,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傾向,值得警惕與防範。

  一是鄉村城市化。有些鄉村發展旅遊,規劃太刻意,一眼看去房屋整整齊齊,道路平整筆直。似乎很整潔漂亮,其實與自然不協調,失去了農村的味道。

  二是千篇都一律。有些地方的鄉村旅遊或休閒農業項目同質化問題嚴重。比如花海,除了規模不一,其他大抵相同;比如農家樂,幾乎家家都是棋牌、釣魚加餐飲。

  三是村民撇一邊。説到底,鄉村的主體是農民。然而,有些地方的鄉村旅遊項目,全部是外來投資打造,與村民關聯不大。村民與鄉村旅遊融合不到一起去,“旅遊帶動扶貧”目的打折扣。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的韻味,不僅來自於原生態自然風光,還有鄉村的生産生活方式、淳樸的風土人情。“農味”越濃越有特色,越能吸引遊客。

  (文/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黎海濱、通訊員劉建平、童金健、馮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