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培仁:妙手生花石拼畫
范培仁三十載精心鑽研,練就高超技藝,創作了數千幅三峽石拼畫。(記者 黃余洋 攝)
一塊塊平凡無奇的石頭,在他的巧思妙想之下,幻化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作;一套桌椅幾種畫具,他巧手繪製,暗淡的石頭呈現出繽紛的色彩;一間陋室一處柴房,精美畫作滿屋,石頭帶來的藝術氣息縈繞其間……
西陵區民間藝人范培仁,將天然三峽石粘攏成型,再用油漆描成畫,製作“三峽石拼畫”。三十載的精心鑽研,技藝不斷純熟,“三峽石拼畫”被越來越多人所知,甚至作為三峽特産受到遊客青睞。
創作千幅石拼畫
10月25日,天氣晴朗,西陵區夜明珠街道鎮平路社區,77歲的范培仁正把新創作的石拼畫《有德人天地寬》搬到院子裏晾曬。“昨天剛上了色,看著天氣好,就拿出來曬曬,幹起來更快。”范培仁邊搬邊説。
小小的柴房院子裏,10平方米的地方全是石頭。這些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頭,全是范培仁撿回來的。“它們可是我的寶貝,不少是從老家襄陽、丹江帶回來的”,范培仁介紹,現在能撿到的三峽石越來越少,每次回農村老家,他都會將一袋一袋的石頭背回家。
走進范培仁的家,簡陋的房間收拾得乾淨整潔,天花板上、墻壁上、地上幾乎全是他創作的石拼畫。范培仁説,近30年來他已創作了數千幅作品,現在留在家裏的,多是他鍾愛的。
房間的小角落裏,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副老花鏡、一件圍裙、幾隻毛筆、數瓶顏料……就組成了范培仁的工作臺。戴上老花鏡,范培仁右手拿筆,左手扶住右手,細緻地為新作的石拼牡丹花上色,綠色的葉片、白色的葉脈、橙色的花蕊、紅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