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打開“冠軍從校園走出”的大門
圖為:仙桃李小雙體操學校的孩子們苦練基本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時龔攝)
時近數九隆冬,室外寒風侵肌,湖北省體育局各運動項目中心訓練館內,運動員們仍在埋頭苦練。這些留在武漢進行冬訓的運動員中,絕大部分都是為下一週期,甚至下下一個週期準備的三、四線梯隊的小將。對於未來,他們都充滿期待。
厚植人才夯實塔基
“目前,我們中心的三線隊伍共有85名運動員,比以往多了一些。除了從省體校、各市州體校輸送上來的以外,其他的運動員都是從中心舉辦夏令營集訓、比賽,下到地方體校和青少年俱樂部中選拔出來的。”湖北省重競技中心副主任李冰説。
近一年來,湖北省體育局將開展青少年體育工作作為重點抓手,各運動項目中心梯隊建設穩步推進,優秀後備人才數量漸長。
水上中心開創性構建起校、市、省三級青少年培養體系;足球中心與省、市、區教育部門互通聯動,並建有健全的青訓體系;體操中心、武術中心和中小學積極溝通,大力推廣冬季、極限跨界選材項目;體科所嘗試開展基因選材研究工作,力爭在科學選材方面找到更加有效的手段;遊跳中心推進三線激勵政策,全年累計向6名優秀後備人才、1名優秀業訓教練投入激勵經費16.2萬元……
“體育強省之本,在於基礎雄厚,人才豐沛,其中最大資源庫在學校。以往,我們看到的是‘冠軍走入校園’,未來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冠軍從校園走出’。”湖北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湖北省體育局推出了“1+6+名校+N”的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計劃,湖北省體育局下屬的新華路中心、崇仁中心、洪山中心等6所省屬體校與周邊學校紛紛達成合作,在學校廣泛開展項目運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而擴大體育人口基數,最終從中發現人才。
學訓矛盾依舊嚴重
“我兒子8歲,對網球興趣很大,他的心願就是想當專業運動員,但我們又怕耽誤孩子學習,萬一打不出來怎麼辦?”在京山,一位父親道出了大多數家長的擔憂。
隨著體育強省建設步伐的加快,“教育、體育部門要全面深化體教融合”等內容被寫入《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體育強省建設的意見》,這一尷尬現狀迎來了改觀。
2018年年初,湖北省體育局與京山市政府共建起湖北省網球學校,以文化課立本、堅持文體雙優的理念撓到了家長與學生們的“癢處”。該校面向京山市300名在編在崗的文化課教師公開招考,從中選聘了25名最優秀的文化課老師,確保在義務教育階段給予最好的師資力量。説起開班那天的火爆場景,該校副校長高寶仍然難掩興奮之情:“當時有304名學生爭相報名,以前在俱樂部招生費盡口舌,苦口婆心做家長工作,也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不過,這樣可喜的場面還是少數。從原來的“體教結合”到現在倡導的“體教融合”,反映的是觀念上的進步,但距離人們預期的效果依然還有差距。
湖北省舉重隊主教練楊業金説:“基層的一些業餘體校整體劃到了教育部門,原有的三級訓練網絡如今少了一條腿。同時,體校生因為在文化課學習上得不到保障,許多家長看到‘出口’不好,以前是城裏人不願送,現在連富裕起來的村民也不願送了。”在體操之鄉,仙桃市體育局副局長田華也深有同感,“我們每年差不多要相中100個體操苗子,但這其中真正能進入業餘體校學習的只有不到10個。”
“業餘訓練選材面窄,學訓矛盾依舊突出,體育學生出路不暢,教練隊伍嚴重不足。這樣的問題在基層仍然普通存在。”湖北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難題如何破解,任重道遠。(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