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軍運會體操比賽場館:多項“黑科技”造就經典工程
湖北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性體育館效果圖。
目前,軍運會各場館設施建設正在加快推進,為展示場館設施建設的亮點與特色,展現軍運工匠精神,武漢軍運會執委會于12月20日組織中央在鄂和湖北省內多家媒體走進湖北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性體育館。這座按照奧運標準建設的現代化場館即將在2019年3月份完工。2019年10月,將承擔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男子體操比賽。
湖北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性體育館位於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場館由武漢建工集團承建,建築物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四層,總建築面積為36750平方米,總座位數達5365個。採用多項“黑科技”和創新技術建造的湖北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性體育館能夠滿足多專業賽事要求,具備多種功能用途。
項目負責人郭學騫介紹,該場館的主要特點是主館(比賽館)、副館(熱身訓練館)一體化設計,滿足體操、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賽以及全民健身的要求,並配備最高水準、達到高清電視轉播效果的場館智慧照明控制系統。
“黑科技”展現環保理念
在場館內部施工現場,項目技術負責人指向每個看台下方的“洞口”,告訴記者,這些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洞口”其實是場館建設過程中使用的“黑科技”,這些不起眼的黑科技不僅提升了場館的科技含量,還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和環保節能等理念。據了解,該場館採用了國內先進的靜壓箱送風技術,即把鋼筋混凝土結構做保溫隔音處理後,充當中央空調的管道,並將送風口隱藏在座椅後面,確保每個座位都能夠均勻穩定送風。這樣的設計,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場館內部的美觀,還能夠減少能量流失,實現靜音控溫、節能環保。
此外,場館外的主要道路及綠化採用國內先進的海綿城市理念,達到滲水、抗壓、耐磨、防滑的作用,緩解了場館周圍的排水壓力,保持路面乾燥,延長場館使用壽命,形成“會呼吸”的景觀路面,也有效緩解了熱島效應,為觀眾提供更好的觀賽體驗。
“工匠精神”打造經典工程
該項目作為軍運會體操比賽場館,武漢建工集團組建了最優秀的項目團隊,自開工建設以來,項目團隊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斷打磨細節,解決了多個技術難點,保證了工程品質。
據了解,該工程鋼桁架結構全部為高強度焊接節點設計,整個桁架上沒有一顆螺栓固定,共計6000多條焊縫,全部採用現場手工焊接工藝。冬季來臨,為了避免低溫雨雪天氣,影響焊接品質,該項目部求助於湖北省焊接協會,並邀請焊接技能大師、省焊接協會會長馬才旺到現場,對參與桁架焊接的作業人員進行全面培訓,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保證了焊接品質。經過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檢測,培訓後焊接的焊縫合格率高。
結合體育場館的特點,該項目團隊廣泛採用BIM技術,構建智慧工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提升了項目品質,並於近日在武漢建築業BIM技術應用視頻大賽中獲得了“最佳展播獎”。團隊研製出的《超大跨度鋼桁架屋蓋四週高空散裝中部高空對接施工工法》也已成功申報省級工法。該工法結合空中散拼和地面拼裝分開進行、同步作業,有效縮短鋼結構工期36天,圓滿完成目標任務。(荊楚網記者陳泉 通訊員毛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