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思政課《深度中國》何以成為“爆款”課程?
題:“有高度”融合“有溫度” “天下事”講成“身邊事”——思政課《深度中國》何以成為“爆款”課程?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在思政課《深度中國》課堂上與學生互動探討(2018年5月29日攝) 。 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為了能在課堂上搶到一個座位,每次上課前半個小時,許多同學就已趕到教室;沒有座位的學生,擠滿了走道,寧願站上兩個多小時,也要把課聽完……這是華中科技大學思政課《深度中國》授課時的常態。
思政課程,何以受到學生“熱捧”?成為“爆款”課程背後,《深度中國》又有著怎樣的歷程?
“打開一扇窗,更加全面、深度地了解了祖國”
青年教師鄒旭怡、劉興花,在課堂上“碰撞”起了觀點。
這是《深度中國》課程第五講“鄉關何處——‘農民究竟應該是進城還是返鄉’”授課中的一幕。
臺上,兩位老師圍繞“進城還是返鄉”展開激烈辯論;台下,同學們聽得聚精會神,不少人還通過課堂上使用的“微助教”“微彈幕”等新媒體應用工具,發送“彈幕”觀點、實時互動。
無論是從每堂課的授課教師人數、授課方式,還是與學生的互動方式等來看,《深度中國》課程都可謂另辟蹊徑。而類似的形式創新、內容創新和方法創新,貫穿于課程始終。
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黃嶺峻教授介紹,課程結合的,多是開課一段時間內廣受關注的話題,比如中美經貿摩擦、精準扶貧等。避免“填鴨式”的教學,將思政理念融入“接地氣”的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在思辨中增進對中國道路的自信,增進對中國方略的認同。
每學期的十二次課,分別確定不同的主題,結合不同主題,又推出了專題式、辯論式、對談式等形式多樣的授課方式。
“專題式主要由一位老師主講,辯論式由兩位老師分正方、反方共同主講,對談式則是三位或多位老師共同參與,在對談中交流真知灼見。不拘一格,根據課程的需要靈活選擇。”授課教師李建國副教授説。
《深度中國》課程還廣泛“借智”,除了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任課老師之外,還廣邀校內外名家學者。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原校長丁烈雲,以及武漢其他高校的知名學者,都曾登上講臺。
更有深度的內容、更有新意的表達,贏得了學生們的更多共鳴。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學生王孫超感慨:“課程回答了我們很多疑惑,也為大家打開了一扇窗,更加全面、深度地了解了祖國。”
“有的學生,原本對思政課存在偏見和誤解,認為課程枯燥、不易理解。《深度中國》課程希望成為‘供給側改革’的一種嘗試。”授課教師閆帥説,“思政課不能‘曲高和寡’,貴在‘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