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武漢市江岸區推動“四個百萬”活動落地生根

2019-03-08 14:11:14|來源:人民網|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武漢市江岸區推動“四個百萬”活動落地生根

武漢市江岸區推動“四個百萬”活動落地生根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

  在武漢市江岸區,有這樣一群家庭,他們積極參與清潔家園迎軍運,把城市當做家園來呵護;發揮餘熱傳遞公益美德,用自己的力量打造老人幸福家園;在崗位上勤勞奮鬥,闖出一番事業後不忘幫扶困難群體……

  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江岸區授予243戶家庭為2018年度“最美家庭”。他們用好的家風,努力踐行著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2019年來,江岸區貫徹落實武漢市“四個百萬”活動部署,堅持辦會、建城、化人同步推進,不斷完善社區、單位、學校、家庭“四位一體”文明實踐機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大力推進“百萬家庭潔家園”活動,通過清潔家園、美化社區、文明晾曬、巾幗志願服務等,引導全區廣大家庭以典型為榜樣,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為成功舉辦軍運會塑造文明、和諧、智慧、整潔的城市形象。

  鄰裡和諧

  無私奉獻詮釋志願精神

  走進塔子湖街道金橋匯社區,總能聽見居民呼喚“羅大姐”“歐陽老師”的聲音。十多年來,羅雲英和丈夫歐陽誠在社區先後與六戶老人家庭、殘疾人接成鄰裡守望幫扶對子。他們用心用情,無私奉獻,書寫著鄰裡和諧的美好篇章。

  羅雲英發現社區一位獨居老人張婆婆總是鬱鬱寡歡,不愛與人接觸。此後,只要做好吃的,羅雲英就給張婆婆送過去。最初張婆婆以不方便為由拒絕探望,羅雲英不氣餒,一次次笑臉相迎的問候,最終讓老人敞開心扉。老人還拜歐陽誠為老師學習書畫,每週三次下樓到歐陽誠工作室學習。如今的張婆婆,不但書畫作品有模有樣,更喜歡跟人交流,不再緊鎖心門。

  羅雲英發揮手工特長,成立了七彩巧手志願服務隊,義務教居民串珠、絲網花和布貼畫。歐陽誠則積極幫助社區培育更多優秀的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開展為民服務。他們經常帶領著志願者們上門宣傳文明晾曬,幫助居民清理陽臺亂堆亂放,還通過創作出的手工和繪畫作品,引導大家做文明東道主,共同營造整潔有序、文明和諧的家園環境。

  勤勞致富

  創業夫妻用奮鬥創造美好生活

  歐昆林、羅小鳳是一對80後夫婦,兩人從湖南老家到武漢創業,白手起家,創辦圖文廣告公司。十幾年來,夫妻倆吃苦耐勞,相互扶持,從沒有訂單到業務遍及武漢三鎮,他們用拼搏奮鬥打造出一片美好生活新天地。

  初到武漢創業時,歐昆林夫妻倆在江岸區勝利街六合路租下了一間10幾平米的店面,因人生地不熟,最開始幾乎沒有業務。兩人便分頭到周邊單位發宣傳單,挨家挨戶上門,漸漸地打開了市場。為按時完成顧客的訂單,夫妻倆經常加班到深夜。由於價格公道、品質過硬,逐漸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周邊單位還主動介紹不少其他城區的單位,來這裡進行批量裝訂或者定制廣告牌。

  “在創業期間,街道社區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歐昆林説,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他和妻子現在經常上門看望社區孤寡老人,為貧困家庭的子女送去學習用品。在迎軍運過程中,他們還積極參與社區開展的美化社區活動,參加“週末大掃除”,清理小區內衛生死角、亂堆亂放,落實“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責任,自覺維護良好衛生環境。

  夫妻和睦

  攜手共譜民族團結和諧曲

  來漢創業、生活31年,來自新疆維吾爾族的居買尼牙孜·肉孜已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漢人。他和妻子應梅紅創辦經營的兩家燒烤店,成為服務來漢少數民族的一個窗口。在他們的幫助下,20多名新疆同胞開設了近10家燒烤店,200多名同胞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居買尼牙孜·肉孜經常主動出資、出技術幫助新疆同胞開設店面或安排工作,對於不願意留下的人,他慷慨解囊幫忙解決路費。在漢的新疆同胞一旦發生矛盾糾紛,大家找到他,他都能公平公正地予以調解,讓大家團結和睦相處。居買尼牙孜·肉孜因此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她很顧家,一直把新疆兄弟看成是自己的兄弟。”談到妻子時,居買尼牙孜·肉孜幸福地説。現在,每個星期四,應梅紅都會教店裏維吾爾族的員工學漢語和漢族文化。她還經常帶著員工們參與社區開展的清潔家園迎軍運活動,通過清理社區環境衛生,開展文明勸導等志願服務,讓他們在融入新生活的同時,為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敬業奉獻

  傾情付出守護一方平安

  2019年春節,江岸區公安分局看守所民警萬國舟和往年一樣,在看守所裏陪犯人一同度過。“這是身為警察該做的事情,我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他,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對於丈夫的工作,妻子鄭著紅總是給予默默支持。

  一次,在公安部、湖北省公安廳組織的為期三個月的監管民警輪訓工作中,萬國舟主動請纓,申請到新疆哈什地區看守所工作。三個月裏,他克服自然氣候條件和生活飲食不服等困難,及時處理各類警情。他參加六次大型工作任務,穿越沙漠越戈壁,輾轉行程2萬公里。最終他圓滿完成任務,榮立個人三等功。

  “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有賴於我有一位賢內助。”萬國舟介紹,在外地工作期間,老父親在一天夜間突發心肌梗塞,妻子連夜將老人送往醫院搶救。為了不讓他擔心,直到一個月後老人平安出院才告知實情。三十年來,萬國舟和妻子兩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其家庭一直被社區評為五好文明家庭。

  孝老愛親

  柔弱肩膀撐起家庭的晴空

  平時只要有時間,蔡湖榮就會推著輪椅,帶著身患殘疾的丈夫到江灘散心。看著丈夫和棋友們下棋時滿足的模樣,她也開心了很多。十多年來,蔡湖榮用心照料著身患殘疾的丈夫,和90多歲的婆婆,用真情書寫著人間大愛。

  十多年前,丈夫因患進行性肌萎縮變成了殘疾人,四肢無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婆婆年齡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差。蔡湖榮始終不離不棄,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整理家務完,再幫婆婆洗漱,然後幫丈夫清理大小便,穿好衣服。由於上班地點較遠,中午不能回到家中,蔡湖榮每天早上做完早飯,還要把娘倆的午餐做好,再趕去上班。一天的工作忙完,回到家中,蔡湖榮總會忙到深夜才能睡覺。

  “常常有人説我是個傻子,但我不這樣認為,結婚到現在家裏從沒有吵過架,姊妹們半個月就會到家裏聚一次,大家在一起其樂融融。多年來,雖然很艱辛,但是卻很快樂,因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至親至愛的人。”蔡湖榮感嘆地説。

  教子有方

  開明教育讓孩子自由成長

  每天晚上七八點,正讀初一的阮景暉都有一個習慣,和爸爸媽媽聚在一起促膝夜讀、交流討論。在父親阮軍橋和母親張瓊開明的教育理念影響下,阮景暉除了愛看書,古箏、建模、繪畫、書法等樣樣精通。

  “我們從來不去規劃她的人生,她想去嘗試什麼,都由她自己去努力實現。”張瓊説。由此,阮景暉從小學會了獨立,剛讀小學便自己做家務,四年級時能為一家人做一頓豐盛的晚餐。遇見感興趣的事物,阮景暉會仔細觀察,認真鑽研,而父母給予的更多是陪伴與支持。在一次“暢想2049-地鐵改變武漢”繪畫活動中,阮景暉每天到地鐵站觀察,廣泛查閱資料,畫圖、修改,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完成一幅“綠色大武漢”作品,最終獲得小學組一等獎。

  興趣廣泛的阮景暉獲得了諸多獎項與榮譽。她連續7年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全國一、二、三等獎;獲全國青少年建模總決賽“繽紛童年”項目小學女子組第一名;獲武漢市書法評比硬筆書法一等獎、楚才作文二等獎等等。個人榮獲湖北省少年環保使者、江岸區多樣化發展成才獎等稱號。

  節儉養德

  勤儉持家涵養清朗家風

  走進涂勇剛夫妻位於西馬街道新三巷社區的家,雖然空間不大,但乾淨整潔。妻子劉艷萍指著家裏的一些電器介紹,家裏的電飯煲、洗衣機等電器幾乎都是淘來的。“很多顧客説不要的電器,我們拿回來修一修,基本就能用了。”

  涂勇剛夫妻在社區有一個10多平方米的門面,專門提供家電維修服務。初到社區開設門店時,條件艱苦,夫妻倆生活處處節省。倆人穿的衣服都是街坊們送的,只有過年時才會給孩子買幾件新衣服。一家人吃飯都是自己在家裏做,從不剩菜剩飯。雖然節省,夫妻倆對街坊們卻熱心,只要聽誰説家裏電器壞了,夫妻倆都會義務去幫忙。後來,街坊們只要家裏電器有問題,都會拿到他們家維修。對於一些年紀較大的爹爹婆婆或困難家庭需要維修的,夫妻倆依然從不收取費用。

  經過一點一滴的積累,如今,涂勇剛一家生活條件寬裕了很多,但勤儉節約的習慣一直沒變。受父母的影響,家裏的孩子也非常懂得知足。“父親剛常常教育我,要珍惜現在生活,不能因為現在生活好了,就丟掉那些老習慣。”正讀高中的女兒説。

  公益傳德

  發揮餘熱打造老人幸福家園

  走進王妙珍夫婦創辦的老年公寓,這裡聲樂合唱團、舞蹈隊、京劇班樣樣齊全,老人們都説,來到這裡,每天的生活都非常豐富,感到十分快樂。

  “我和丈夫兩人都是黨員,最初因為看到社區老年人越來越多,便希望發揮餘熱,創辦了老年公寓。”王妙珍介紹。在老年公寓裏,夫婦兩人把老人們當自己的親人,悉心照料。王妙珍義務照顧五保老人,自費組織空巢老人過春節。付老太太患有老年癡呆,王妙珍陪她聊天、唱歌、跳舞,老人身體逐漸恢復。85歲的老人劉耀國無家可歸,王妙珍把老人接到了公寓,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王妙珍還發動老年人組織成立藝術團,組織大家唱歌、跳舞、表演,併為老年人和殘疾人群體開展慰問演出。每次演出,丈夫唐昌明從組織策劃,到活動協調,再到後期的攝影、錄影,全程參與。在他們的努力下,社區老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水準不斷得到提升,幸福感不斷增強。

  書香潤德

  筆墨書香浸潤家庭

  一家三代酷愛讀書,家裏的藏書超過千冊。在諶家磯街道諶家磯社區,退休教師涂開祥、趙守潤夫婦40多年來博覽群書,用筆墨書香浸潤家庭,用良家風影響子孫後代。

  涂開祥説,自己一輩子不抽煙、不喝酒、不沾牌,唯一的愛好就是讀書,特別喜歡看四大名著、歷史人物傳記、《百家講壇》全集等文學作品。“經常是他看什麼書,我就在一旁跟著翻看。”趙守潤説,夫妻倆相互影響,相互激勵。因為共同的愛好,夫婦倆從未間斷讀書創作,手寫詩歌、散文100多篇,小説50余篇,民間故事50多篇,電影文學劇本4本,論文20余篇,共計80多萬字。兩位老人一生筆耕不輟,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兒子涂琪琳説,全家人通過分享閱讀好的書籍、文章,感悟生活的點點滴滴,不僅從中學到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酷愛讀書的好習慣還傳承到了孫輩,《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讀本,還有《哪吒鬧海》等經典神話故事成為了孫女喜愛的讀物,書中的一些經典詞句她都能熟練背誦。

  廉潔清明

  營造風清氣正家庭氛圍

  陳洪亮現在江岸區公平交易執法局工作,在執法辦案一線奮戰了近二十年頭,妻子從事社區服務工作。身為黨員的夫妻二人,在家庭內部相互監督,營造了一種清廉、和諧的良好家風。

  不久前,陳洪亮接觸到一個商標侵權的案子,經多方收集證據後,認定當事人存在商標侵權行為。為了避免減輕處罰,當事人多次找到陳洪亮説情,希望可以通融。但陳洪亮毅然拒絕,最終對案件作出了公平的處理。由於廉潔自律、善於專研,陳洪亮獲得“全市工商系統第二屆崗位技能競賽崗位標兵”稱號。

  “作為枕邊人,能做的就是吹好‘耳旁風’。我常跟他説,執法工作中,嚴守黨紀法規,不能借助手中的權力,做一些黨員不應該做的事情。”對待丈夫的工作,妻子王琍總是這樣叮囑。多年來,陳洪亮一家人自警自勵,構築起反腐倡廉的堅固防線,營造風清氣正的家庭氛圍。(陳俞 祝麗芳 劉培 吉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