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宜共建漳河中華秋沙鴨保護基地
共建漳河中華秋沙鴨保護基地座談會現場(曾紅旗 攝)
3月13日,荊門、宜昌共建漳河中華秋沙鴨保護基地座談會召開,兩地鳥類、生態環保專家獻計獻策,達成共識,攜手共建漳河中華秋沙鴨保護基地。
漳河棲息的中華秋沙鴨(董玉清攝)
漳河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國寶”中華秋沙鴨最佳棲息地。目前棲息漳河的中華秋沙鴨數量達到200隻左右,為全國之首。建立漳河中華秋沙鴨保護基地,可更好地保護漳河鳥類資源,守護漳河綠水青山,讓更多的中華秋沙鴨飛抵漳河安家落戶,打造“生態勝地漳河,珍稀鳥類家園”這張靚麗的生態名片。
遷徙漳河越冬大群中華秋沙鴨(董玉清攝)
近年來,漳河濕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山清水秀的優良生態環境,使其成為備受遷徙候鳥“青睞”的中轉棲息地。未來,荊門、宜昌兩地將瞄準把漳河建成“漳河中華秋沙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的目標,並在漳河上游水庫中華秋沙鴨棲息的核心區域,建立漳河中華秋沙鴨保護陳院、馬河工作站,由荊門市愛鳥文化研究會選派志願鳥類觀察員進駐,長年義務開展漳河中華秋沙鴨及珍稀鳥類資源的監測巡查,讓漳河走向世界,成為“一帶一路”國際觀鳥聖地。(湖北日報記者戴輝、通訊員玉清)
漳河中華秋沙鴨棲息的核心區(袁昌新攝)
新聞連結>>
中華秋沙鴨,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世界瀕危動物。它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是中華鳥類活化石。由於數量極其稀少,全球只有2000隻左右,被譽為“水上飛羽熊貓”。中華秋沙鴨全長約49至63釐米。嘴長而窄,呈紅色,鼻孔位於嘴峰中部,羽冠長而明顯,成雙冠狀。雄鳥的頭和上背及肩羽呈黑色,雌鳥的頭和頸棕呈褐色。主要以魚蝦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