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五所高校畢業生設計作品聯合展出 以藝術之美傳遞公益精神
武漢五所高校畢業生設計作品聯合展出 以藝術之美傳遞公益精神
5月24日,一場主題為“青合力”的武漢高校畢業設計聯展在湖北美術館開幕。來自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北工業大學、武漢華夏理工學院五所高校畢業生創作的80余件藝術作品集中亮相,大學生們以其獨特的青春設計理念和追求藝術夢想的創新精神為江城市民開啟了一場視覺盛宴。據悉,此次展覽從2019年5月24日持續到6月16日。
據了解,此次聯展由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湖北美術館以及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共同承辦。展出作品從武漢近百所高校畢業生作品中遴選而出,涵蓋了文創産品、家居設計、品牌形象設計、公益短片、紀錄片、電子書等多種形式。
記錄百年老巷、述説城市興衰的紀錄片《漢正街記憶》;基於醫療自助與人機交互的取藥機設計;深入內蒙古阿拉善找尋城市與自然的共鳴,引發理性思考的系列環境設計作品……據悉,此次展覽作品不同於以往藝術品重在突出天馬行空的大膽設計創新,而是以藝術的形式把環境、公益、中國的經濟發展融合在一起完成構想,更多展示出了人文情懷和公益精神。
筆者在展廳現場看到,一個名為《尋》的公益短片人氣滿滿。片中一望無垠的沙漠被零星的植株點綴著,入眼滿是了無生機的模樣,一群白色的羚羊在沙漠中徬徨而行……據悉,公益短片《尋》來自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學生曾彥的作品,靈感源於支付寶和阿拉善SEE生態機構合作的螞蟻種樹公益項目。為了更好地了解到當地的環境問題,曾彥在去年10份深入內蒙古阿拉善兩周,了解到當地的環境問題並與當地的動物保護協會聯繫,發現阿拉善植被稀少,動物生存環境艱難,於是她根據自己在阿拉善的所見所想拍攝了這部公益短片。“只有真正深入到當地的環境之中,才能知道我們當今的環境問題形勢多麼嚴峻,關於環保,我們要努力的還要很多,希望我的作品能引發一些觀者的共鳴。”曾彥説。
此外,中國地質大學梁前楠和劉正道的名為《“源起源滅”德清有機垃圾處理廠》的改造設計作品,武漢理工大學鮑安達《生命之舟-概念飛艇》設計作品以及湖北工業大學李添吉的《“塑”山水環保系列》海報插畫設計作品都展現了青年才俊們在新的藝術形式的不斷嘗試中融入了“人與自然”的內核,關注生態保護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以自己的藝術智慧傳播了公益理念和公益精神,引起了眾多觀展者的沉思和共鳴。
“以青春之名,鑄青年之力,這也是‘青合力’2019武漢高校畢業設計聯展的主題,五所高校的青年學子以自己的智慧和實際行動傳播公益理念、公益精神,以及對美好生活和未來的嚮往。”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校長郭彪説,此次聯展是組織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勇敢接受社會大眾參觀檢閱的開放式教學內容之一,希望青年一代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能夠譜寫好中國文化的新篇章。
湖北美術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高校畢業設計聯展為即將走出校門的新晉創新人才批量提供了專業的展示空間,在設計者創造熱血的同時,也為武漢成功入選設計之都增光添彩,展覽體現了武漢高校的整體水準和實力,他們當代化的視角和設計上做的探索和努力也為高校設計教學以及未來産生的設計師帶來了極其豐富的影響。(文/張利 肖守嬌 圖/ 張培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