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聚焦水體提質 多措並舉克難攻堅 繪就“人水和諧”美麗新圖景
漢陽沙排場館周邊風景如畫
水賦予了漢陽靈性和詩意,也構成了城市的血脈。漢陽108平方公里轄區內,水系發達,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多達30平方公里,超過全域面積的1/4,龍陽湖、墨水湖、蓮花湖、月湖等四大湖泊在數量和水域總面積上都居中心城區之首。六湖連通“一櫓搖遍漢陽”一直是留駐在每個漢陽人心底的美好畫卷。
2018年,武漢打響“水體提質攻堅戰”,要求41處水體完成“提質攻堅”任務。其中,漢陽區負責11條水體,全市數量最多,任務最重。
在武漢市作風巡查第九組的指導下,漢陽區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和新時期治水方針,堅決貫徹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著眼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健康保障體系建設,久久為功,攻堅克難,紮實推進“河湖長制”,全力做好“四水共治”各項工作,服務軍運會建設,為城市“活血化瘀”,做好“水文章”,營造“水文化”,為漢陽擘畫出一幅江湖相通、水暢其流、水質達標、水清岸綠、生物多樣、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
生態治水 智慧管理並舉
“水清岸綠”美景成漢陽新名片
整治後的明珠河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
青草綠樹環繞,睡蓮、荷花、薰衣草等植物環植岸邊,水質清澈,遊魚嬉戲,造型別致的棧橋飛架水面。這座棧橋是觀賽市民進出軍運會漢陽沙排館的主通道,去年,這裡還是一處魚塘。
“這是武漢市江灘中最大的一處原生態景觀水體,也是漢陽‘生態治水’理念的體現”,漢陽區水務和湖泊局堤防管理科負責人説。技術人員因地制宜,將水體與長江貫通,並採取生物技術實現水體自我凈化,再加上各種特色設計,魚塘華麗變身,成了詩意盎然的雅致景觀。
變“工程治水”為“生態治水”,從而實現水體提質的,還有貫穿漢陽的11條港渠,從昔日的污染河,變成如今碧波盪漾、繁花點綴,引市民流連的景觀河。
明珠河就是其中的代表,通過全面截污清淤、建設一體化處理站、引入生物治理技術、實施周邊環境提升等多項工程,這條污染河變成岸邊有花、水中有景、沿河有綠的打卡地,依託智慧化手段進行水質變化24小時實時監控和自動啟動人工干預,15個造型別致的景觀曝氣燈可以實現遠程“智慧操控”,在自動凈化水質的同時,也為居民生活環境添色。
治水是龐大的系統工程,非一日之功,漢陽區依託先進理念和科學策略,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和舉措,鞏固成果,長治久清。
完成轄區內所有河湖港渠及其相關排口的摸底調查,進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一渠一策”“一口一策”編制,對水污染問題實行挂圖作戰。細化龍陽湖、墨水湖和11條重要港渠的綜合治理實施方案,確保治理方案落實到位。
陸續制定了河湖長制信息共享制度、聯席會議制度、巡查制度、督查制度、考核與激勵制度、工作驗收制度、聯合執法制度等七項制度,印發區河湖長令及區碧水保衛戰“迎春行動”“春季攻堅戰”“清流行動”等系列實施方案,對水環境污染問題進行“清單式”作戰。
對全區河湖港渠,開展清岸坡、清水面、清水底和查污水直排、查垃圾亂倒、查違法建設專項行動;建立智慧湖渠系統,利用遠程監控系統、無人機與水質監測設備等幫助河湖長掌握河湖情況,數據多部門共享聯動,問題及時處理。
精細管理 “園林化”提檔
“最炫”堤防實現功能化與景觀性統一
漢江大堤變成鮮花盛開的“花堤”
7月26日,堤防所職工王漢友冒著酷暑在漢江江堤步行巡查,工作近40年,18公里的長堤他每天要巡查兩遍,重點是江堤上的險工險段,發現異常情況,就通過信息化終端及時彙報,指引相關部門排除險情,確保江堤萬無一失。
“我們將江堤分段管理,每天實行交叉巡查,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防止出現隱患遺漏”,環城河道堤防維修管理所相關負責人説。
漢陽區轄區兩江堤防總長度為31.913公里,沿岸共有防水墻12.72公里, 穿堤泵站18座,穿堤涵閘10座,通道閘口55座,防汛壓力不小。
7月12日7時,武漢市啟動防汛IV級應急響應。區水務和湖泊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全力做好暴雨洪水防範應對工作。
工作人員對兩江堤防進行全線巡查,重點檢查上黃金口、東菜園等險工險段、防汛備料及上水灘地等,不放過一處疑點。同時利用漢陽堤防信息化設備,對險工險段及重要堤段進行遠程在線監控,新建的防汛視頻會商系統,極大提高了巡堤查險和信息報送的效率。目前,防汛工作已取得階段性勝利。
除了鞏固、提升堤防的防汛功能外,該局還更新理念,打造集安全、美觀于一體的“園林堤防”,將此前單調的江堤變成“花山大道”。
驅車從古田橋下上堤,一路往蔡甸方向前行,沿途將經過“桂花大道”“櫻花大道”,最後抵達“花田花海”,約1500米長的堤岸背水面,各種草花組合爭奇鬥艷,與沿線正在提檔升級的琴南江灘和漢陽江灘三期一起,把這片昔日“放牛荒地”變成人間勝境。
近年來,該局對部分堤段的樹木進行提檔升級,更換了桂花、紅葉碧桃等高檔景觀樹種,完成以“彩練聞櫻”“金桂飄香”“紫雲映翠”為核心、分段式堤段花壇為主線的花園式堤防綠化新格局,打造了兩江沿岸的特色景觀帶。
有呼必應 24小時應急排險
排水隊17年當好群眾水環境“守護神”
明珠河周邊景色優美
“人水和諧”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讓水資源為人類發展提供保障,無論是做好全區水體提質攻堅的後期保潔維護、長效治理,還是日常服務群眾,做好疏撈排水工作,都是為了達到“人水”和諧的目的。該局排水隊延續了老勞模金幫紅45年的無私奉獻與堅守,17年來當好全區應急排水的排頭兵。
漢陽區水務局排水隊疏撈人員頂高溫烈日加強對城區主幹道的疏撈清淤
2002年,漢陽區水務局排水隊建立了一支20人的應急隊伍,對市民承諾24小時待命,解決居民的污水漫溢、窨井蓋缺損、漬水、排水不暢等疑難問題。17年來,從全國勞模金幫紅,到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尹國芬,武漢市黨代表程正軍、漢陽區十佳青年夏福利,到現在的一批“80後”“90後”“馬裡奧男孩”,風裏來,雨裏去,這支“漢陽鐵軍”聲名遠播。
2019年6月20日、21日武漢突降特大暴雨,原本承諾送女兒參加中考的夏福利不得不失約了。錯過了女兒人生中第一個轉捩點,他多少有些遺憾,但是他説,“當時雨太大了,我實在抽不開身,很多考點路段都等著抽排,必須先把漬水排完,這關係的不是我女兒一個考生,而是全漢陽的考生”。
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尹國芬帶領著一隻疏撈班“娘子軍”,面對又臟又臭的下水道,十幾位巾幗疏撈工以滿腔的熱情,演繹了平凡中的不平凡。從一開始的掩鼻繞道,晚上收工後的默默流淚,到糞便、污物前面不改色,一百多斤的井蓋能輕而易舉地撬開。她們年均疏撈檢查井5萬座,進水井6萬座,管道1000余公里,汗水與心血也收穫了群眾的信任和讚譽。
這樣的例子在漢陽區水務和湖泊局排水隊比比皆是,他們用行動為城市排污,為居民排堵,踐行著“寧我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誓言。(策劃:中共漢陽區委宣傳部 漢陽區水務和湖泊局 撰文:史強 柯杉 攝影:李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