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脫貧致富電視夜校:點亮貧困群眾致富心燈

2017-01-06 08:17:55|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董健雄

  海南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傳播扶貧政策、解決百姓難題、宣傳脫貧典型……

  點亮貧困群眾致富心燈  

圖片默認標題

  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貧困戶在認真收看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節目。(海南日報記者 張傑 攝)

  這個新年,陵水黎族自治縣新華村的貧困群眾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這本讓他們無比珍惜的紅皮小冊子,是駐村第一書記陳棟熬了兩個通宵編寫而成的——他把已播的十余期海南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看了又看,將其中講到的扶貧政策、種養知識等“幹貨”拎了出來,自掏腰包印刷了《政府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幫扶政策彙編(第一期)》,再逐一分發到貧困戶的手中。

  在過去近兩個月時間裏,海南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已經給貧困戶講了14堂課。除了有組織地參與課堂學習的10萬餘人以外,每一堂課還有許多群眾自發收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參學率更是達到了90%。貧困戶們都説,每一期電視夜校播出時都像過節一樣,教學點早早地坐滿了翹首以盼的村民,現場氣氛火熱。

  講政策,通俗易懂入腦入心

  為什麼要自掏腰包,把電視夜校內容彙編成冊發給貧困戶?陳棟不假思索地説:“電視夜校是黨和政府費了心思為貧困戶打造的學習平臺,我們幫扶幹部理應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它充分利用起來。”

  去年年初,我省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決定全面推進實施精準脫貧十項措施,用三年時間脫貧,再用兩年時間鞏固提升,徹底解決47.7萬人的脫貧攻堅和鞏固提升、5個貧困市縣脫貧和部分貧困村整村搬遷。

  但是,改變貧困群眾的“等靠要”思想,增強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是脫貧攻堅戰的一大難點。為此,去年下半年召開的省脫貧攻堅推進暨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作出決策,要通過夜校等方式對貧困農民和幫扶責任人進行培訓。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立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籌辦電視夜校有關事宜。

  正如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工作推進小組辦公室主任譚基虎所説,“電視夜校是一項全新工作,沒有經驗可以借鑒。”這檔每期只有60分鐘的欄目背後,確實有太多人為此“費了心思”。

  “費了心思”,體現在快馬揚鞭——電視夜校在去年10月初才開始醞釀,僅僅用了28天就完成了教學計劃、教學方案、教學模式、教師選擇、人員培訓、場地設施準備等籌備工作,于去年11月18日正式開播了第一期。

  “費了心思”,體現在貼心服務——在國家通信管理局和中國電信海南分公司的支持下,“961017”脫貧致富服務熱線也于去年11月18日同時開通,隨時受理貧困戶對精準脫貧相關政策、法規的諮詢,以及在産業發展、生活保障、教育培訓等方面的訴求。

  “費了心思”,體現在有效監管——在省委組織部和省文體廳的組織下,“釘釘”即時通訊系統在不到10天籌備時間裏,克服了新技術的應用難題正式投入使用,對駐村第一書記、村支書組織收看電視夜校、開展課後討論的情況進行了有效的監督管理。

  “費了心思”,體現在凝心聚力——省教育廳、省衛計委、省農業廳、省住建廳、省農信社……有關職能部門和單位紛紛派出副廳級以上領導擔任主講,把方方面面的扶貧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給貧困群眾聽……

  成效漸漸顯現,海口市龍華區美定村貧困戶王成功就是看了電視夜校,才學會了通過申請小額貸款發展養豬業,目前已經賣出肉豬25頭,收入6萬多元,摘掉了“貧困帽”。

  舉實例,身邊事鼓勵身邊人

  像王成功一樣通過利用政策、勤勞致富實現脫貧的貧困戶比比皆是。電視夜校欄目製片人邱耀説,為了挖掘其中的典型案例,欄目組深入全省各地踩點及拍攝,與貧困戶同吃住,挖掘故事,常常是剛把這一期素材送回臺裏,歇了歇腳就下鄉收集下一期素材。

  欄目組帶回來的案例之中,有定安縣堯什村的貧困戶,通過在定安龍湖南科食用菌栽培基地打工改變貧困面貌;有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巡親村的貧困戶,通過“政府+企業+貧困戶”的模式,把益智種成了增收致富的特色産業;有五指山市毛道村的貧困戶,通過抱團取暖開起種植養殖業合作社,100多畝新培育的百香果果樹已經碩果纍纍……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南萬村貧困戶,享受著教育、醫療、住房、産業等全方位的扶貧政策,先後發展起了檳榔、橡膠、益智、檸檬、蜜柚等種植業。在第13期電視夜校中,他們組成舞蹈隊登上舞臺,以一支激情洋溢的舞蹈《扒麻歌》,把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展示得淋漓盡致。

  鮮活的脫貧案例,“刺激”著電視機前的貧困群眾,讓他們真正發生了從“讓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有效轉變。

  樂東黎族自治縣山道村貧困戶李榮的妻子笑了:“我老公看了電視夜校後,就改掉了嗜酒懶散的毛病,每天煮好午飯就主動上山幹活。”同在這個村子的貧困戶唐僧原本是出了名的懶漢,如今竟照著電視夜校教授的內容,在自家的地裏種上了豆角,同時還租下其他村民的閒置土地擴大種植規模。

  三亞市天涯區華麗村駐村第一書記杜沛林説,從電視夜校開播初期的被動聽講,慢慢轉變成現在的主動參與,貧困戶培養起來的不僅僅是學習勁頭,更是脫貧致富的堅定信心!

  解難題,服務群眾擲地有聲

  1月5日上午召開的海南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工作推進會上,有幫扶幹部提出是否能將電視夜校播出的時間再提前一點,“下課後大家還要展開討論,而且每次討論都特別熱烈,常常到了深夜還散不了場。”

  對於一心想脫貧的貧困群眾而言,每週播出兩期、每期60分鐘的電視夜校還不夠“解渴”。不過,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工作推進小組為他們打通了與職能部門零距離溝通的渠道。

  在課程討論中,萬寧市北大鎮中興村的貧困戶對在胡椒和檳榔林下種毛瓜是否會影響産量産生了疑惑,駐村第一書記李勁松馬上撥打“961017”脫貧致富服務熱線進行諮詢,得到了省農科院專家肯定的回答:“胡椒和檳榔幼苗期可兼種毛瓜不影響産量。”於是,該村土地利用率又得到了提升。

  儋州市新州鎮敦教村貧困戶鄭初金家爭取到了貧困戶危房改造指標,但是因為孩子高燒不退,看病花去了建房的錢。接到他打來的求助電話後,電視夜校脫貧致富小分隊當即前往儋州,與當地住建部門積極溝通後,給鄭初金帶去了提前發放第一階段補助資金的好消息。

  截至目前,“961017”脫貧致富服務熱線共接聽群眾來電8000多個,轉派職能單位4000多個,有效辦結2500多個。而電視夜校這檔服務群眾、扶智扶志的脫貧攻堅大型公益類節目,更是已經融入了貧困群眾的生産生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去年12月19日,在海南召開的中非青年減貧與發展交流項目研討會上,中外專家稱電視夜校將“扶志授漁”滲透到每個家庭;省委書記羅保銘在《全省脫貧攻堅宣傳“百日行動”簡報》第30期上,對電視夜校工作作出批示:“有創造,見成效,要注意總結提高針對性,有效性。”

  “我們會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爭取把電視夜校辦成真正受貧困群眾歡迎、能切實幫助他們擺脫貧困的好幫手。”譚基虎的話音剛落,臨高縣臨城鎮頭星村貧困戶林青説:“我也會繼續做電視夜校的好學生!”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