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發展城鄉特色民宿 豐富休閒旅遊項目

2017-02-23 11:04:08|來源:海口網|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民宿是一道門,也是一扇窗。”台灣民宿研究專家鄭敏慶在海口的幾堂講座,讓民宿成為全市上下關注的熱詞。民宿其本意是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間、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如今卻成為繁衍旅遊新型態的溫床,對於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海口民宿業來説,做好民宿這篇大文章,前路有荊棘,更有光明。

  返鄉潮催生民宿源動力

  海口民宿業起步晚,發展到現在也僅僅幾年時間。出生於海口秀英區永興鎮雷虎村委會博學村的陳統奎,大學畢業後到廣州就業。2009年到台灣訪問時體驗了當地的民宿後,他覺得是民宿是一條很好的出路,於是他回到老家做起了民宿。2011年,陳統奎在當年和父親挖樹坑的那片荔枝園蓋了一套民宿,叫“花梨之家”,這是海南首家真正意義上的民宿。

  “民宿業能夠拉長鄉村旅遊的消費和産業鏈,同時也更加環保綠色,能夠讓本地村民不出門即可贏利,可改變一個地區的面貌。”秀英區民宿協會秘書長王傑説,“發展民宿業,其主體是農民,關鍵是要打消農民的顧慮,借助‘互聯網+’為民宿吸引客源。”

  民宿要找核心吸引力

  台灣民宿業已經創造了一個風向標,對於起步晚、底子薄的海口民宿業來説,提供了學習的樣本。

  “一個優秀的民宿經營者必須具備良好的理念與熱情,才能將民宿經營得有魅力、有內容、有特色、有價值。”台灣民宿規劃運營專家呂人鳳説,民宿經營者必須對當地投入更多的關懷,對地方資源要充分了解,才能扮演好民宿經營者的角色,才能讓作客的朋友,體驗當地生活、了解當地文休、認識當地産業、感受當地人情。還需要明白所經營的民宿的客戶群體,要有自己的特色與堅持。

  在台灣,民宿包含在旅宿業範疇內,99%的民宿老闆都用自家房子開民宿,不用租金,非常輕鬆。管理學博士、台灣亞太智庫執行長鄭敏慶説,台灣旅宿業的打造,追求“把複雜的變簡單,簡單的變有趣,有趣的變吸引力”,要做民宿,首先要挖掘核心吸引力,做民宿沒有核心吸引力做不起來。

  “候鳥”提供源源不斷的客源

  極大的氣候反差吸引著大批“候鳥”來海南貓冬,根據相關統計,僅在海南的“候鳥”老人,大約有45萬人。但實際數字遠遠不止這些,並且近年越來越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僅黑龍江省、吉林省、北京市以及遼寧省四省市的候鳥老人就佔總人數的53.9%。業界人士指出,每年海南冬天都迎來大批的“候鳥”老人,而這些人就是民宿業潛在的客源。

  近年來,民宿成為國內很多地區的熱點。民宿可以成為既體現傳統、又體現時尚的休閒載體,在海口大有潛力。省社科聯副主席陳耀説,在全域旅遊背景下,海口發展民宿有供給和消費兩方面需求,有區位、環境、氣候、設施、文化、城市配套和市場等方面的優勢。發展民宿,既能助力鄉村脫貧致富和城鎮就業,又可促進城市空余住房發揮作用,還能吸引旅居型特色人才參與休閒旅遊的開發。海口城鄉發展特色民宿,將豐富休閒旅遊的廣闊空間。

  民宿推動旅遊提質增容

  “民宿經濟是大有可為的産業,不能僅追求民宿美觀,還要圍繞民生來發展民宿,比如可以將種植經濟作物與景觀建設結合起來。”海南文化專家蒙樂生建議,在對海口民宿進行景觀建設時,就可以種植一些香蕉、雞屎藤、鷓鴣茶等,既能美化環境、增添特色,也能當作商品賣給遊客。

  “海口可以通過民宿業為抓手,來推進傳統村落和建築的保護。”海南華都城市規劃院院長吳小平説,傳統村落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産。將傳統村落和民宿發展相結合,有利於民宿經濟的優化發展,也有利於推進海口城鎮化的發展。

  “海口近年來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在探索旅遊發展新業態、豐富提升多元經濟業態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同國內鄉村旅遊發達地區如四川、浙江相比,可以説才剛剛起步,發展慢、規模小、類型少,農民從中獲益有限。”海口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廖小平説,海口環境優美,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文化優勢,把文化旅遊、鄉村休閒旅遊、民宿經濟等作為發展重點來抓,通過政策扶持,實行産業帶動,産業扶貧,做到精準扶持、增強低收入農戶自身增收能力,進一步加快推進海口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容。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