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建設海綿城市實踐 講美舍河治理故事

2017-03-17 09:57:36|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今日焦點文字列表】【即時快訊】海口建設海綿城市實踐 講述美舍河治理故事

縱貫海口南北的美舍河 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核心提示

  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意識,根植“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在今天的海口,突出表現為推進水體治理、建設海綿城市的實踐。此實踐,讓全市人民感受到海口在加快發展中依然有著“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情懷。

  31條水體治理在海口同時鋪開,美舍河是最長、最難的一條。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張琦説,美舍河治好了,海口就沒有治不好的水。

  但美舍河到底問題出在哪?

  若既要了解問題的癥結,又要全面地理解它,不妨從“城市病”與“水系統”兩個角度來剖析。前者市民能切身體會到,後者則從專業層面來闡述。以問題為導向,以生態為核心,才能清晰地還原美舍河的過去,捕捉其變化軌跡,把握未來往我們需要的方向發展。

  講美舍河治水故事,還得從鴨尾溪説起。

  A |“城市病”

  表現為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等。在以生態環境優越著稱的海口,人們更關注城市化進程中人與自然關係是否失諧。

  美舍河顯然得了“城市病”的一種,其水污染、生態破壞根源在人與城的博弈,實質在人們對待河水的理念。

  外來水倒灌——污水直排

  一切準備就緒。2016年7月30日午夜,海口海達路污水支管即將接入海甸五中路污水支幹管。此法被大多數人認為是解決當時鴨尾溪黑臭水體的重要措施之一。

  海口市水務局供排水處副主任曾衛華心裏卻十分忐忑。此前,他曾與工程方激烈爭執過,認為直接連接兩條污水管可能效果適得其反。曾衛華的理由是,打開海甸五中路污水支幹管、人民大道污水總管井蓋,目測水位很高,支管接進來,污水可能往低水位反排。

  到7月31日淩晨5時接通兩條管道,眼前的景象不幸被曾衛華言中——支幹管污水大量涌入新修的海達路污水支管,並從末端截流處溢出,倒灌進了鴨尾溪。於是,施工人員慌忙阻斷連接處,後來採用水泵抽排的方式,才將支管污水送入幹管。

  “如此高的水位,需要立刻核定白沙門污水處理廠收納的污水濃度。”王晨聽完這個故事決定立刻著手檢測。

  王晨是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規院”)城鎮水務與工程研究分院能源所副所長。此時,中規院已經開始為海口治水提供技術支持。王晨和團隊夥伴們詳細調研了全海口水體。

  待到白沙門污水處理廠檢測,果然每天滿管的污水輸送進廠,濃度卻相對較低,處理效率也隨之降低。

  “一定有外來水稀釋了污水。”王晨斷定。

  作為城鎮水務專家,王晨明白這種現象是南方許多城市的通病。城市污水處理率表面上看年年提高,實際存在污水漏排偷排、外來水(河水、海水、地下水)倒灌污水管網等問題。一方面,外來水混入污水系統,造成滿管佔用污水廠處理空間;另一方面,污水混入雨水管網直排入河水、溝渠。

  末端截污——不徹底

  “不讓污水排進美舍河,將其攔截入管道,排進污水廠處理就是了!”

  一提到河水治污,這個辦法立刻從人們腦子裏冒出來,因此以往治水的重心放在了“末端截污”。

  照理,城市給排水系統中,雨水與污水應該各走各的通道。但老城區傳統排水方式未能雨污分流,因此,過去治污就在雨污合流排向河水或溝渠等水體的岸邊做截流。把截流井安裝在原合流管與截污管之間的連接處上,旱天污水可以直接流進截污管,大雨天則要求高濃度的污水進入截污管,低濃度的排水進入河水或溝渠。

  然而事與願違,當城市區域人口越來越多,污水管的設計開始超負荷。加上管道老化,管道錯接、漏接,排水系統歷史遺留問題多,如污水管系統不暢,河水或海水水位高時倒灌進截污管;管道破損,污水往外滲,地下水往污水管內滲等現象較為普遍。

  調查顯示,海口排水系統下游近17.6公里的主幹管網處於滿管狀態,上游部分支幹管也處於高水位運行狀態。由此可以推導出,末端截污,只截住了部分污水,沒有根本解決排水管道結構性缺陷和排水口的不完善等問題,截污不徹底。

  未能進入排水管道的污水無處可去,只能溢流進河水,河水的底泥越積越多。

  然而滲入美舍河的污染還不止這些。海口市治水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美舍河上游存在農業、養殖業等面源污染,管網不完善地區的污水直排問題;中下游除了滲漏水量大、管道滿流,污水直排入河,還有初期雨水污染,合流制溢流污染,底泥、垃圾等內源污染。

  2016年6月,海口水環境治理工程正式啟動,美舍河沿岸排水口邊治理邊排查,最終摸清共338個,其中排污(包括合流)口129個,雨水口209個。

  被“疏遠”的河——“三面光”

  河水臟了,人們對待河流的態度變得越來越疏遠。近在咫尺的河水,與人心産生了距離。

  海南不少群眾首次聽到“三面光”這個詞,是2015年4月24日、25日,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學院院長俞孔堅分別在三亞、海口,為瓊南和瓊北的市縣領導幹部講授生態城市課。

  俞孔堅解釋,“三面光”指河道、渠道在其底坪和兩側立面均用水泥砂漿澆築,以起到防漏防滲,以至防洪的作用。

  “這樣的修築是沒有生命的,沒有彈性的,水跟土地系統是割裂的,而且跟城市也是割裂的。它使得濱水的城市看不到水、用不到水,或者聽不到水。”俞孔堅説,“三面光”的河道,弊端在於河流自我更新、自我繁衍、自我凈化的能力喪失了。

  失去了靈動的生命,河流如同生了病,並逐漸惡化,趨勢不可擋。

  在王晨眼裏,用“城市病”來分析美舍河,分為“人”和“城”兩個視角。人感受到的,是河流臟了、臭了、易澇,河流邊緣綠地空間減少,人不敢親近河水。邁瀛村36歲居民李麗菊説,小時候常在美舍河邊玩耍,抓田螺、摘荷花。當美舍河兩岸修築起水泥護堤,現在已經很少能見到魚蝦蟹的身影,下河游泳更是不可能。

  從城的視角來看,為了解決排水、保障洪澇期的安全,河道渠化、河岸硬化,管網如織卻漏洞百齣,截污不徹底等。

  “為了安全,人們修築堅固的河道,以求多重防護;硬化的河岸和被城市擴張佔領的濕地,失去了自然吸納水系的功能,洪澇愈發明顯。”王晨認為,如此一來,治水成了一個死循環。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