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9月底前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2017-04-14 15:20:27|來源:海口網|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9月底前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海南省已有多家公立醫院進行醫改

  海南看病變化大 患者買藥少花錢

  【教育醫衛】【即時快訊】海南9月底前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4月8日起,北京市率先取消所有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廣東省緊隨其後,宣佈今年7月1日起,全省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中藥飲片除外)加成。

  4月11日,國家發改委要求各級各類公立醫院于9月底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除中藥飲片外的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為各地明確了“最後時限”。這意味著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的大幕已經拉開。

  從2013年5月1日,海南省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市縣人民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到2016年12月26日,海南省人民醫院、海醫一附院、海醫二附院、省中醫院、省婦幼保健院、海口市人民醫院、海口市中醫醫院、海口市婦幼保健院、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海口市瓊山區婦幼保健院共11家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海南的醫改道路一直緊跟國家的部署。

  記者昨日走訪了幾家已經取消藥品加成的海南省省屬公立醫院、海口市市屬公立醫院,多位市民表示,買藥錢少了一點,住院費用多了一些,住院費有醫保可以報銷,增加的費用還能承受。

  市民

  買藥錢少了住院費多了一點

  今年77歲的胡水香,患有甲亢等慢性病,每3個月便需要到醫院買一次藥,“我的退休工資是1800元,之前我每次買藥的花費差不多1300元,但是這個月我在海口市人民醫院買藥後,少了差不多兩百塊”。

  很多得慢性病的患者日常服用的藥在市面上買不到,需要到醫院掛號,找醫生開處方,在醫院的藥房買藥。在取消藥品加成後,到公立醫院買藥的費用可減少15%。

  “現在省屬公立醫院的住院床位費已經漲了。”患有支氣管擴張的陳女士對記者説,因為病情反復,今年年初她住院治療後發現,部分服務費價格漲了。“住院的話費用其實是漲了一些,但是有醫保可以報銷,增加的費用還能承受。”

  “提高一些費用後,看上去你看病花的錢沒變,但是有些醫生再也不用靠給你開一堆莫名其妙的藥來增加收入了,既保障了醫生的收入,又解決了亂開藥的問題,對醫生和患者都是好事。”市民張先生説。

  醫院

  取消藥品加成後縣級公立醫院壓力大

  據海南省人民醫院統計,自2016年12月26日取消藥品加成後,至今共讓利給患者3871萬元。

  在去年12月26日起取消藥品加成的5家省屬公立醫院,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查、護理、治療、中醫、手術醫療服務價格和部分床位價格1970項,降低檢查檢驗價格11項。

  據介紹,由於2006年海南在全省範圍對醫院的包括CT、磁共振等91個常規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下調,平均降幅達到37%。檢查費用已經遠低於國內水準,目前部分檢查項目的價格並沒有做調整。改革後,僅X射線和造影等部分項目的費用,提高了38%。

  2013年,海南省物價局、省衛生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下發《關於調整試點市縣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的通知》中提到,在試點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後,30%通過財政補助解決,70%通過調整提高診查費、床位費、護理費、治療費和手術費等醫療服務價格予以補償,其中,診查費提高50%,床位費提高10%,護理費提高10%,治療費提高10%,手術費提高15%。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縣級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後,會直接導致醫院收入減少,而由於縣級公立醫院在醫療服務項目上與省屬公立醫院仍有很大的差距,很難通過提高醫療服務價格達到藥品加成銷售時的收入水準,導致縣級公立醫院“壓力山大”。

  據數據顯示,瓊海市人民醫院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增加的收入僅佔取消藥品加成的39.5%,這也導致這家醫院在2015年8-9月虧損了175.7萬元。而昌江縣人民醫院在取消藥品加成後,2015年1-9月虧損63.1萬元。

  藥店

  生意受影響已下調部分OTC類藥價

  取消藥品加成後,公立醫院的藥品銷售價格是按照挂網採購的中標價,“零差價”銷售。對於一些為了省錢,選擇拿著處方到外面藥房買藥的患者來説,直接在醫院藥房買藥並不比在外面的藥房買藥貴。

  在公立醫院取消了藥品加成後,會不會衝擊到藥店生意呢?付先生經營著一家藥店,由於距離海口市人民醫院僅1公里,周邊的居民大多數會到海口市人民醫院看病後,來他的店裏買藥。在去年年底,海口市人民醫院取消了藥品加成後,拿著處方來買藥的人少了很多,但對於他的生意影響不大。

  “像我這樣的個人經營的藥店,平時主要是賣一些感冒、發燒、頭疼的藥,還有一些保健品,處方藥我這裡也並不多,所以對我影響不大。”付先生説。

  但一名連鎖藥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公立醫院藥品“零差價”銷售,對連鎖藥店存在不小的衝擊,該連鎖藥店的部分OTC類藥品價格已經下調。“2010年前後的幾年,可以説是民營藥店的‘春天’,以前很多人笑著説‘藥店比小賣部’還多,但是隨著醫改的一步一步推進,公立醫院藥品取消加成後,藥店會受到很大衝擊。”

  對於接下來連鎖藥店的路該怎麼走,這名負責人表示,目前的計劃是邀請一些執業醫師到藥店“坐堂”,讓患者可以在藥房直接拿到處方買藥。再遠一些的計劃就是制定一些個性化的服務,以後公立醫院做不了的事,他們來做。

  延伸閱讀

  為什麼要進行醫改?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國家財力不足、對公立醫院補助有限的情況,“以藥補醫”作為一項政策出現。這項政策在歷史上對於保障公立醫院的運行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於監管制度缺陷和公共財政投入嚴重不足,公立醫院收取藥品加成這一“以藥補醫”做法,助長了醫院趨利傾向,導致公立醫療機構的運行和發展嚴重依賴藥品收入,開大處方、多用藥、用貴藥現象的發生,加重了市民看病就醫的費用負擔。

  “以藥補醫”是在新醫改以前醫院存在的弊端,就是醫生在治病的過程中掙到自己的工資,開的藥越多、越貴收入就越高(賣的藥越多提成就越多),所以就造成了醫生為了掙到更多的工資不顧病人的承受能力加價加藥,從而就産生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進行公立醫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破除“以藥補醫”,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查、護理、治療、中醫、手術醫療服務價格,讓醫生通過提高能力來提高收入。取消藥品加成,把亂開藥、開貴藥、多開藥,扼制在搖籃裏,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