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大産業蘊育發展新動能

2017-04-14 09:45:43|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海南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眼長遠調結構,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十二大産業蘊育發展新動能

  在中國人的眼裏,春寓意萌發與生機。與全國一道步入經濟新常態的海南,也在爬坡過坎中蓄積能量,堅定“入春”,正在萌發新的活力。

  十二大産業、六類園區、五網基礎設施、“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全域旅遊、“兩個暫停”……這些響徹瓊州大地的經濟熱詞,既是洞悉海南經濟走勢的“窗口”,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新理念新戰略的海南實踐與生動注腳。

  省第六次黨代會以來,特別是最近兩年,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尤其是習總書記對海南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創新為引領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成形成勢。

  問題導向尋找靶心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

  為什麼農民辛苦種出的農産品賣不上好價錢?為什麼消費者花大把鈔票去國外購買馬桶蓋、電飯煲?為什麼大好山河留不住國人出境遊的腳步?一個上海産“雙色冰淇淋”西瓜可以賣200元,我省西瓜如何賣得更好?

  海南堅持問題導向,抓住經濟新常態發展機遇,承接和吸引不斷富裕起來的13億國人的龐大消費。

  “做強做精做優熱帶特色農業,使熱帶特色農業真正成為優勢産業和海南經濟的一張王牌”“加快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服務業産業體系”。2013年4月,習總書記在海南考察調研時,對海南産業發展作出了具體指示。《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也對國際旅遊島建設提出了戰略定位、基本方向和産業發展要求。這些成為海南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根本遵循。

  海南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考察海南重要指示精神和《若干意見》,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培育壯大旅遊、熱帶高效農業、互聯網、醫療健康、金融、會展、現代物流、油氣、醫藥、低碳製造、房地産、高新技術教育文化體育等12個重點産業,推動傳統産業向高端發展,積極培育新産業、新業態,建立跨區域、跨市縣投資機制,推動城鎮間生産分工、産業整合、園區共建。

  圍繞十二大産業,省委、省政府科學規劃、明確定位、高效運營六類24個産業園區,發揮産業園區發展資金杠桿作用,推動生産要素、重大項目、骨幹企業向園區集聚,提高單位面積投資強度、産值和稅收,並實行“飛地經濟”政策,加快重點園區建設步伐。

  2015年6月5日,習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同意海南省在全國率先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目前,全省總體規劃和各市縣總體規劃先後編制完成、制定實施“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大三亞”旅遊經濟圈規劃,劃定了各類生態紅線、梳理解決規劃矛盾,基本形成了主體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體系、土地利用、林地保護利用、海洋功能區6個空間規劃的統籌,並形成數據平臺,確保了全省發展只有“一張藍圖”,讓海南的發展方向更加清晰堅定。

  特別是,海南突出資源利用、産業佈局、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配套政策等六個方面一體化,推進“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協同發展。

  重點突破培育動能

  把十二個産業作為主攻方向,持續發力,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興産業成長壯大

  這是一組耐人尋味的數據,這是一幅令人難忘的畫面。

  在海南,年接待國內外遊客6023.59萬人次、供應島外700萬噸瓜果菜、承載固定資産投資3747.0億元……曾經守著好山好水窮了一輩子的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大裡村民,搭上全域旅遊便車,駛向脫貧致富的道路;萬泉河畔,一座現代化醫療服務園區呼之欲出,27個項目有條不紊加緊建設,奏響了“博鰲亞洲論壇的第二樂章”。每一個數據的變化,都訴説著海南的新動能。

  新動能來源於更貼近百姓和遊客需求的有效供給越來越豐富。農業和旅遊是海南傳統優勢産業,圍繞增加産品有效供給,海南出臺了一項項精準措施,破解“王牌不王”“優勢不優”的困境:“開展農業結構調精調優行動和熱帶農産品品質品牌提升行動”“實施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2016年,入境遊連續多年下降勢頭得到扭轉,入境遊客和旅遊外匯收入分別增長23.1%和41.3%;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佔農業總産值比重突破70%。

  新動能來源於新興産業雨後春筍般的成長起來。“抓住‘互聯網+’重大機遇,絕不能延誤這班車”“用足用活優惠政策,發展醫療健康産業”……騰訊、新浪、金山雲等一批互聯網巨頭落戶海南,博鰲樂城成美國際醫學中心、一齡生命養護中心等重點醫療健康項目開業,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愛奇藝等文化領軍企業在海南設立區域總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省新註冊互聯網企業1200多家,實現營業收入322億元,增長33.6%。

  新動能來源於壯士斷腕的勇氣和實幹擔當的精神。海南實施“兩個暫停”政策,房地産結構進一步優化,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從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到服務社會投資百日大行動,海南以實幹擔當推進項目建設,贏得企業的認可,2016年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6.9%、高出全國平均水準13.7個百分點,近兩年新增20多萬個市場主體。

  夯實基礎優化環境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才強省戰略,進一步優化十二大産業發展軟硬環境

  “把總部遷到海南,並非一時衝動。”2016年11月,在深圳舉辦的海南互聯網産業專題推介會上,深圳市長桑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韋傳敏,向在場的300多位企業負責人分享了將公司總部從深圳遷到海南的選擇歷程。

  近年來圍繞十二個重點産業,海南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招商活動。其中,2016年就組織港澳臺、北京、廈門、深圳等招商活動,簽約項目472個,協議投資額4994億元,項目當年落地率超過50%。

  韋傳敏説,吸引企業佈局海南的,不僅是良好的生態環境,還有良好的營商環境。據悉,為培育壯大十二大産業,海南進一步優化政務環境、基礎設施環境、融資環境、人才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

  海南先後開展了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和服務社會投資百日大行動,轉變作風,優化社會投資環境。調查顯示,九成受訪網民對海南服務社會投資的舉措給予積極評價,95%的受訪企業認為營商發展環境得到優化。與此同時,通過“放管服”體制改革,審批程式由繁到簡、再到極簡,減輕企業“隱形負擔”,激活市場主體。

  海南大力推進人才強省戰略,解決産業發展人才短缺難題。實施了“百千萬人才工程”和“515人才工程”,積極引進和培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産業發展緊缺人才、基層急需技能人才,出臺了住房、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系列政策,解決高層次人才的後顧之憂。

  海南為夯實産業發展硬體基礎,全面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項目建設的配套基礎設施條件,保障項目順利落地、企業順暢運行。在項目集中區、産業集聚區,逐步配套完善教育、醫療、文體、休閒購物、金融網點、物流快遞等公共服務資源。

  實幹托起夢想,奮鬥創造未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非一朝一夕能成,海南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培育發展新動能,建設更加注重品質和效益的海南。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