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技術控”瞄住精準治療

2017-04-20 11:08:56|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4月15日—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本次宣傳周主題為“科學抗癌,關愛生命”。

  記者從海南省腫瘤防治中心獲悉,我省腫瘤專科醫院——海南省腫瘤醫院運營1年多來,我省腫瘤防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如今,腫瘤患者,尤其是腹部消化系統腫瘤、肺癌的患者,不出島也能接受到專業先進的治療。

  巧用“3D列印技術”,為肝癌患者精準治療

  很多人對“3D列印技術”或許不陌生,但是巧用該技術為患者精準切肝,有很多人可能第一次聽説。

  海南省腫瘤醫院腹部外科主任李鐸介紹,採取“3D列印技術”的3D成像系統,可將患者現有的CT影像在電腦上生成直觀的三維模型,並進行模擬手術,協助醫生為患者精確設計出科學、精準的手術方案。

  去年7月,38歲的一名男性患者腹部脹痛有5天時間,來到海南省腫瘤醫院就醫,被確診為肝癌。病灶位於肝門部位。手術前,通過3D成像系統,清晰地顯現出腫瘤與肝門部位重要血管的關係,為精準切肝提供了重要依據。

  當月,64歲的男性肝癌患者右上腹疼痛,持續性脹痛,CT提示肝巨大佔位。醫生利用3D成像系統的倣真模擬手術功能對門靜脈、肝動脈、肝靜脈、肝實質進行模擬解剖切除,為下一步手術的安全實施提供了重要參考。

  李鐸説,“3D”成像系統解決了肝癌切除手術方案設計困難的問題,它通過對CT影像的分析,獲得肝靜脈、門靜脈、腫瘤等三維可視化結構和空間位置關係,醫生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旋轉、縮放、解剖器官模型,能夠對所有複雜情況進行分析然後精確制訂手術方案,並能在電腦上模擬手術過程,保障手術的安全性和患者術後的生活品質。

  據了解,海南省腫瘤醫院利用“3D”成像系統,已成功實施了多例複雜的肝癌手術。

  多學科診療,為病人制定治療方案

  據介紹,腹部腫瘤的多學科綜合治療,就是聯合多個學科,如內科、外科、放射診斷和病理科為腹部消化系統腫瘤患者採取化療、放療、手術等措施進行整體綜合治療。

  李鐸説,開展手術是腫瘤治療措施之一,但針對進展期腫瘤患者,如果不能完全將腫瘤切除乾淨,局部治療將會適得其反,造成全身擴散。腫瘤治療的目的是提高生存率和延長生存期,改善生存品質,這就是腫瘤專科醫院所謂的“腫瘤觀念”。

  47歲的馮女士,是結腸癌患者,在其他醫院做過手術後,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轉到海南省腫瘤醫院後,經多學科會診後,制定了週全的治療方案。經過化療,患者腫瘤縮小了40%,再進行手術切除,接著追加化療。目前,馮女士恢復良好,有望長期生存。

  治療腫瘤,要有腫瘤觀念和整體觀念。隨著腫瘤知識的普及,尤其是腫瘤專科醫院推廣多學科會診制度,很多綜合類的醫院也採取多學科綜合治療,給病人制定治療方案。實際上,很早就有這種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現在是越來越被同行接受,成為一種趨勢。

  氬氦刀消融術,填補我省腫瘤微創消融技術空白

  今年4月,海南省腫瘤醫院氬氦刀治療中心成功為一名晚期肺癌患者實施了氬氦刀冷凍消融術。該項技術的應用,填補了海南省腫瘤微創消融技術的空白。

  海南省腫瘤醫院氬氦刀治療中心主任李志剛介紹,此例氬氦刀消融術雖然在海南是第一例手術,但在全國已不是新技術。氬氦刀主要適應中晚期無法手術的患者,以及病人的身體狀況或心肺等功能不能承受大的創傷性(開胸、開腹)手術,或不願意手術的病人。因為氬氦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手術刀,不用開胸剖腹,是一種冷凍微創消融設備,治療過程與穿刺活檢類似。把消融針(刀)經皮膚穿刺到腫瘤部位,接通氬氣數秒內針尖冷凍到零下150度左右,腫瘤組織會凍成一個堅硬的冰球;再接通氦氣使針尖溫度快速上升至零上20至40度,讓腫瘤細胞膜破裂液化,達到腫塊消融目的。

  目前,腫瘤的外科治療微創化已經成為醫學界的共識,李志剛認為氬氦刀通過幾根針就可使10釐米以下的腫瘤消融,術後只需觀察3天即可出院,是微創理念的最好詮釋。氬氦刀只需在穿刺區域局部麻醉,冷凍治療全程患者意識清醒,甚至可以在治療時戴耳機聽音樂以放鬆緊張的情緒。氬氦刀禁忌症少,適用於全身實體腫瘤,尤其對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對於晚期癌症,氬氦刀可以最大限度地減低腫瘤負荷,為後續的治療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有效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