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要爭當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排頭兵

2017-05-10 10:35:01|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有序清退産業園區內停産低效企業,吸引企業區域總部、板塊總部或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落戶園區,打造三亞新的經濟增長極。

  “産業發展一定要落實到項目上來,三亞各級各部門要緊盯重點項目建設不放鬆,除年初確定的122個重點項目外,根據需要將陸續建設旅遊商品專業市場、大型海鮮廣場等項目。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招商國際化水準,嚴把生態關,把最好的資源配置給最好的投資商,做好項目儲備,保持發展的持續後勁和強勁動力。”嚴朝君説。

  做大做精三亞旅遊

  三亞旅遊産業發展在全省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6年旅遊收入佔全省近半壁江山,旅遊外匯收入在全省的佔比更是高達72.8%。

  “三亞堅定不移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嚴朝君透露,該市將以全域旅遊示範市建設為抓手,加快傳統景區景點轉型升級,三年內新增3個5A景區,積極引導和扶持旅遊新業態發展,加快旅遊通道綠化彩化美化工程和旅遊標識系統規範化建設;推進“十鎮百村”工程,注重産業導入,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有特色內涵、有濃郁風情、有産業支撐的産業小鎮和美麗鄉村,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引進華僑城等大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吸引力的旅遊品牌項目。

  無內不穩,無外不強,提升旅遊國際化水準是三亞面臨的緊迫任務。嚴朝君表示,三亞正積極探索推動旅遊服務標準化和國際品質認證,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旅遊服務標準體系,著力提升旅遊要素和服務的國際化、標準化、信息化水準。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加快推進新機場建設,充分發揮鳳凰島郵輪母港作用,推進跨區域口岸協作和“一體化大通關”,構建海、空全方位對外開放大通道。加強對外宣傳推介,與知名國際旅行商、主流媒體合作行銷,大力開發國際客源市場。加快推進“大三亞”旅遊經濟圈規劃實施,加強與陵水、樂東、保亭的對接協作,先行開展互聯互通項目建設,拓展三亞旅遊發展空間。依託瀾湄國家合作機制,深化旅遊等領域合作;著力策劃、引進國際知名會展活動和高端學術會議,力爭舉辦更多大型國際文體賽事活動,做實做響公共外交品牌,提升三亞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如果旅遊市場的監管做得不好,對三亞的影響將是全國性的。”嚴朝君表示,三亞將不斷提高旅遊市場環境整治的水準,通過“四位一體”旅遊監管機制,12301、12345服務熱線和旅遊APP等措施,進一步提升旅遊品質,規範旅遊秩序,營造“放心遊”環境。

  做優做美三亞城市

  “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三亞以‘雙修’升級版為抓手。”嚴朝君透露,在去年良好工作的基礎上,三亞明確了“雙修”升級版從五個方面轉變,即提升標準要求、擴大範圍、豐富內涵、與産業協同推進、從硬體建設為主向硬體軟體並重轉變,城市實現從外延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旨在讓三亞生態更優、環境更美、城市更靚、實力更強、功能更完善、老百姓受益更多。

  “雙修”升級版扮靚三亞,有效提升城市經濟實力和精細化管理水準。嚴朝君指出,三亞今年提升“雙修”標準要求,安排涉及山體修復、河流治污、公園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等內容的42個“雙修”項目,計劃拆違200萬平方米,並推進“零違建”社區、行政村創建;啟動全市491個自然村的污水治理,完成33個農貿市場改造升級等,將“雙修”從城區延伸至全市;不斷豐富“雙修”內涵,啟動32個棚改項目,進一步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盤活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提升城市形象品位;“雙修”與發展産業協同推進,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大力推進亞特蘭蒂斯等項目建設,擴大投資規模,培育壯大産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從硬體建設為主向硬體軟體並重轉變,大力推進“創文鞏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鞏固提升“雙修”成果。

  “人民幸福是我們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嚴朝君透露,三亞著力聚焦民生福祉,用心用情補短板。該市將做深做透做實脫貧工作,更加注重貧困人口的技能培訓和産業幫扶,大力推進脫貧成果鞏固提升。加快推進棚改安居工程,通過託管、合作等方式,引進國內外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提升學校、醫院的辦學、辦醫水準,補齊教育醫療短板。繼續加強城鄉“五網”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北部山區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啟動規劃建設市文化中心、體育中心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準。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