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南強村:舊日鄉愁醉遊人

2017-05-18 09:00:13|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旅遊房産圖文列表】【即時快訊】瓊海南強村:舊日鄉愁醉遊人

  萬泉河邊的南強村,鄉村風味十足。

  【旅遊房産圖文列表】【即時快訊】瓊海南強村:舊日鄉愁醉遊人

  南強村的傳統民宿

  “天天對著城裏的鋼筋水泥大馬路,哪見過這樣的古村老宅舊鄉愁!”今天上午,走入瓊海市博鰲鎮朝烈村委會南強村,上海遊客曹先生一眼驚艷:“這是一個恬靜悠閒、安然自足的江邊古村!”

  從博鰲鎮驅車不到十分鐘,這個花木掩映的古老僑村就出現在眼前。坐落于萬泉河畔,它有著與城市全然不同的靜謐,在鬱鬱蔥蔥的古樹花木間,一棟棟南洋風格的青磚古宅如立畫卷之中。

  在建設美麗鄉村時,南強村不做大拆大建,而是修舊如舊,在保存古風古貌的同時,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産業,走上一條農旅結合、旅遊生金的路子。

  自覺保護 留住古村味道

  南強村村民鐘華最喜歡的休閒方式是在閒暇時回到村裏轉一轉。踏在青石板巷弄中,坐在百年古樹下乘涼,漫步在青磚黛瓦的古宅裏,他總是感嘆:“村子裏的老味道一點沒變,處處都是幸福韻味。”

  “古巷老宅老味道,這樣的景觀在別的村落很難見到。”鐘華介紹,上世紀初,許多華僑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回鄉建宅,村中多數老宅便是當時修建的。那些華僑幾乎將畢生心血都投入其中,建宅物料十分講究,青磚、泥瓦都經過特製工藝燒成,水泥、木窗和木門等材料皆從東南亞海運而來。“當時的材料和技術,都是現在無法複製的。”

  難能可貴的是,早在十餘年前,南強村的村民便意識到了古宅風貌的可貴,自覺地保護村莊原有風貌。在另修新居時,村民們大多利用村莊週邊的宅基地重新建房,而不是拆除老宅、原址重建。現在,村中仍有80余棟保存完好的老宅。

  老宅新生 建起風情民宿

  2013年,南強村被納入博鰲鄉村公園的建設中,博鰲鎮政府對村莊進行保護性改造,更新污水處理、道路等基礎設施,並補貼村民建設農家樂和民宿,讓村民吃上“旅遊飯”。

  借著這一契機,村民莫澤海決定依託古樸的村風村貌,投入20余萬元把5間相鄰的百年老宅串聯起來,打造成為集休閒、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花園式民宿“花梨人家”。

  “民宿的建設為老宅帶來了新生,也為遊客提供了一個休閒、舒適的世外桃源。”莫澤海介紹,老宅房前屋後的海南花梨等名貴樹木保持著自然生長的狀態,為遊客提供了一個綠意環繞的愜意環境。院子被設計成精緻的小花園,栽有萬年青、茶樹和三角梅等,堂屋和後院中間有天井,光線明亮。老宅中滿堂的海南花梨傢具,更增添了“花梨人家”的獨特風韻,展示著瓊海僑鄉傳統民居的古色古香。

  “現在,民宿共有9個房間,22個床位,每到節假日便門庭若市,已經成為南強風貌的一張金名片了。”莫澤海高興地説。

  村民參股 抱團發展農家樂

  民宿成為金名片,村民們發展鄉村旅遊的道路也越走越遠。2015年,在莫澤海的發動下,18戶村民以每股1萬元的方式自願參股建起農家樂,購買餐具、空調等基礎設備,並修建了林中玻璃小屋作為包廂使用。

  農家樂開起來之後,有11名村民在這裡打工,服務員每月工資2000元,廚師每月3500元。入股的村民們到年底還能拿到股東分紅,去年每股分紅5000元。

  遊人來此,逛古巷,看古宅,還能一品瓊海的生態美食。“花梨人家”的菜品材料皆是當地農家天然種養。村民們得意地説:“節假日期間,天天有幾十波人過來參觀,外地人也很多,還有北京、杭州來玩的遊客。”

  據介紹,南強村還將進一步修繕村中老宅和古巷,通過保護性改造,存留村中古樸風貌;建起南強旅遊碼頭,發展萬泉河遊覽項目,開發特色旅遊産品;將南強村與周邊村落連片打造,鼓勵村民參加鄉村旅遊建設,增加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後勁。

  在博鰲鎮委書記馮瓊看來:“美麗農村的建設必須經過深遠的設計和規劃,複製和模倣是不可行的,必須結合當地的特色,把當代村民的生活放進去,才能重構鄉村的美與生活。”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