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海南環保世紀行調研組發現14個排污口向文瀾江排放生活污水 文瀾江變清需還歷史欠賬
由省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全省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治理專題調研暨2017年海南環保世紀行活動調研組今天來到臨高縣,對流經臨高縣城的文瀾江進行實地調研。該河流是臨高縣在《海南省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動方案》中唯一需要整改的河流,近年來受縣城老城區生活污水排放的影響,水質檢測為劣五類。
今天下午,調研組來到位於臨高縣城的文瀾江三號大橋下,只見一根直徑半米的排污管道正向文瀾江中排放生活污水。據該縣環保部門提供的數據,全長18.25公里的文瀾江縣城段,曾分佈著54個這樣的排污口,通過截流並網,如今還剩14個排污口向江中排放生活污水。而影響文瀾江水質的主要污染源正是居民生活污水排放。
“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文瀾江是歷史欠賬造成的。” 臨高縣副縣長李波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臨高縣城道路建設時,污水管網未採取雨污分流制,配套的污水管網也各自施工,地下污水主管網錯綜複雜,部分管網資料不明,分佈走向沒有徹底摸清,沒有完好地銜接現有管網。此外,近幾年隨著縣城的逐步擴大,居民自建房不斷增加,自建房污水錯接混接入市政雨水管網,從而導致居民生活污水收集率低,直接排入文瀾江。
“文瀾江變清,必須還這些歷史欠賬,待老城區改造時同步實施雨污分流制。”李波表示,下一步,臨高縣將通過排污口截流工程建設、水環境生態修復、垃圾清掃等措施,加大縣城老城區污水管網改造規劃和實施工作,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對直排文瀾江的污水進一步截流,同時加快臨城、多文等五個新擴建污水處理廠的前期建設工作。
據介紹,臨高縣預計在7月底前完成文瀾江治理項目的前期工作並開工建設,10月底前完成治理項目的60%,截流縣城1號橋、3號橋的重點排污口。待到12月底前工程完工時,文瀾江水質預計穩定在五類以上,完成文瀾江水質考核目標。(記者 李磊)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