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後的雅星鎮飛巴村村道乾淨整潔,花香襲人;依山傍水的蘭洋鎮番新村樹木蔥蘢,景色宜人;綠意盎然的木棠鎮蔞根村房屋規劃整齊,遠眺猶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畫……
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海南省儋州市圍繞“三年脫貧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目標,嚴格落實“三保障”政策,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通過扶持、引導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生産基地,實行“公司+貧困戶”、“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吸引貧困戶以土地、勞動力入社入股,大力發展特色扶貧産業、鄉村旅遊業等,逐漸形成了“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産業脫貧工作格局,在政府和工作隊的幫扶下,貧困戶紛紛走上了脫貧之路,儋州大地響遍了“致富曲”。
“三保障”落實率超九成
住房難、教育難、看病難是許多群眾貧困的重要原因,解決“三難”,讓群眾“不愁住、不愁教育經費、不愁醫”就成了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頭戲”。據儋州扶貧辦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儋州市精準脫貧任務危房改造戶數為2163戶,竣工或基本竣工達2029戶,竣工率93.8%。今年計劃實施危房改造4069戶,動工3909戶,動工率96.1%。
教育扶貧方面,去年共向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教育扶貧金約4494.53萬元,達到近4.3萬人次。今年春季,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已按時發放,共8038戶,15737人,2098.74萬元。
為徹底解決貧困戶看病難、治病難問題,儋州醫療機構執行“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服務模式,今年為貧困人口56076人建立健康檔案,完成進度100%。
扶貧産業“開花結果”
2016年,儋州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各鎮結合實際,加大投入,因村因戶施策,精準引進扶貧産業落地,引導貧困戶通過發展産業,增加收入。僅今年,全市在鄉鎮産業發展方面就投入扶貧資金超過1億元。
如今,海頭鎮的黑山羊、雅星鎮的山雞、木棠鎮的綠殼雞蛋、和慶鎮的竹狸、峨蔓鎮的黑豬、白馬井鎮的紅魚……這些各具特色的扶貧産業在16個鎮落地開花,全市形成了一鎮一扶貧産業的格局。
1.6萬個崗位助就業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為鼓勵貧困戶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儋州就業局等職能部門本著“一人就業,脫貧一戶”的原則,聯合廣東等省外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協調對接珠江三角地區用工企業,開發1.6萬餘個就業崗位,全部面向有外出就業意向的貧困戶。通過為貧困戶搭建務工或就業平臺,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截至目前,儋州已轉移貧困勞動力6141人,其中去年轉移2726人,今年3415人。
除搭建務工或就業平臺外,儋州市就業局還建立“儋州務工人員服務站”,在勞動維權、就業援助、醫療救助、技能培訓等方面,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服務。同時,鼓勵外出務工人員攜帶資金和技術返鄉創業,帶動更多家鄉群眾共同致富。(李紹遠)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