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議(2017年11月30日海南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共海南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廣泛動員全社會積極投身海南生態文明建設事業,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特作本決議。
優良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的金字招牌,是海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黨的十九大對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了重大部署,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視察海南時強調,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遊島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中共海南省委七屆二次全會作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重要指示的重大舉措,與黨的十九大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精神高度契合,對於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實現把海南建成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三大願景”,意義重大而深遠。全省各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各族人民要充分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重大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共海南省委七屆二次全會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勠力同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精心呵護好海南優良的生態環境,為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打牢生態基礎。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中共海南省委七屆二次全會確定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確保海南生態環境品質長期保持全國領先水準,努力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要堅持“多規合一”一張藍圖幹到底,嚴格實施《海南省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和各市縣總體規劃,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堅持走綠色城鎮化路子,紮實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全面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程,打造一批具有海綿城鎮、智慧城鎮特色的新型綠色城鎮,實現文明生態村全覆蓋。堅持陸海污染同防同治,嚴守海岸帶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十二個重點産業,構建綠色産業體系。堅持“安全優質、綠色生態、經濟實用”原則,科學規劃路網、光網、電網、氣網、水網的佈局、選線、選址,加強綠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軍民融合發展,積極推進軍民共建共享生態保護、污染治理、水文氣象、防災減災等重大基礎設施。加快構建以清潔電力和天然氣為主體、可再生能源為補充的清潔能源體系,著力打造綠色能源島。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重點工程建設為依託,推進節能環保産業集群化發展,推動低碳循環、治污減排、監測監控等核心環保技術工藝、成套産品、材料藥劑研發與産業化。以中部山區熱帶雨林集聚區為核心,以重要湖庫為空間節點,以自然保護區、主要河流和海岸帶為生態廊道,加大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對生態環境脆弱的核心區,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三大流域源頭,水源保護地,公益林保護區,熱帶雨林保護區,海岸帶生態敏感區,地質災害易發區範圍內的居民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生態移民搬遷,促進遷出區生態恢復修復。持續開展生態環境整治,進一步改善大氣、水體、土壤品質和城鄉環境品質。把節約資源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根本之策,全面實施水、土地、礦産等資源使用總量控制,建立完善自然資源資産有償使用制度,強化資源節約。加強耕地數量、品質、生態、效益“四位一體”保護,堅決守住耕地保有量1072萬畝、永久基本農田909萬畝的耕地保護紅線。大力推廣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要求,加快建立循環型工業、農業、服務業體系。全面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農村夜校、幹部培訓和企業培訓體系,融入社區規範、村規民約、景區守則,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建立形式多元、績效導向的生態補償機制,加快形成生態損害者賠償、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運行機制。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在每條河流(湖庫)全面實行河長制,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體系。對水流、森林、山嶺、荒地、灘塗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産權制度。完善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強化指標約束。堅持以財政投入為引導、社會投入為主體、金融支持為輔助,建立多元化的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資金投入機制。加快推進資源環境統計監測核算能力建設,提升生態環境統計和監測的科學性、權威性和信息化水準,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支撐。加強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條塊結合、權責明確、各司其職、保障有力、權威高效的地方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全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緊緊圍繞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大局依法履行職權。要系統把握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立法需求,充分運用地方立法權和經濟特區立法權,積極推進相關法規的廢改立工作,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法規體系,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要堅持問題導向,扭住生態文明建設重點難點問題,統籌運用聽取和審議專項報告以及開展執法檢查、專題詢問和質詢、特定問題調查等方式,紮實依法開展監督,確保生態法律法規和黨委決策部署得到貫徹實施。要及時對生態文明建設重大事項作出決定。進一步完善人大代表議案建議督辦機制,督促有關部門認真辦理人大代表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議案和建議,推動人民群眾關切的生態環境問題有效解決。
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切實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具體組織實施的職責。要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按照省委總體要求科學確定安排每一階段的具體目標任務,切實抓好執行落實。要認真研究制定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措施,加大生態文明建設投入,加快推進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環境治理等重點項目建設。要建立健全環境整治投訴處理機制和監督評議機制,進一步強化生態環保行政執法,加強多部門、跨市縣執法聯動,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要建立和完善長效化的生態環保目標考核與問責制度、督查巡視制度,優化生態環保績效考核評估,加大獎勵和問責力度,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全省各級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認真履行審判和法律監督職能。要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資源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聯動銜接機制,形成強大的生態環保法治合力。要做好涉及生態環境的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要創新推進生態環境修復性司法長效機制建設,深入推進環境資源審判改革,依法有序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嚴厲打擊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全省各族人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受惠者,也是生態文明的建設者。要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和監督機制,採用聽證會、論證會和社會公示等形式,擴大社會公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引導社會公眾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鼓勵和支持新聞媒體進一步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和輿論監督,為生態文明建設營造良好氛圍。各級人大代表要切實履行職責,聯繫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積極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形成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良好社會風尚。各行各業要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為主題,廣泛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爭創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校園、綠色社區,為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作出積極貢獻。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