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文明委統一部署,省網信辦日前制定《海南省網絡文明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決定分階段、跨市縣開展網絡文明行動,完善網絡內容管理制度,規範互聯網信息內容執法行為,形成全省文明上網的良好風氣。推動網絡文明,是繼交通文明之後對社會文明大行動的拓展、深化,利於營造風朗氣清的網絡環境,促進社會文明整體提升。
提及網絡發展,一個重要關鍵詞就是“速度”。從4兆到8兆,再到20兆甚至更高,短短幾年間,寬頻網絡接入能力迅速攀升;從2G到3G,再到4G、5G,移動網絡速度可謂一年一變樣。伴隨著網絡數字的不斷更新,我們在信息化的道路上極速行駛。縱觀當前社會,網絡幾乎覆蓋了生産、生活的各個領域,上網已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然而,與網速的快速提升相背離的是,我們的網絡文明卻明顯滯後。我們渴望綠色、健康的網絡環境,但一些網站到處充斥著色情、低俗、暴力內容;我們期待網絡的便利、安全,可一些手機應用卻千方百計竊取、非法使用個人信息,一些詐騙分子更是利用網絡到處行騙;我們希望通過網絡及時獲取信息,可網絡謠言、網絡亂象的橫行,卻讓我們難分是非……網速提升本是造福群眾的好事,而諸多亂象的存在,極大消解了網絡帶給我們的便利。讓網絡更好造福群眾,我們必須加快補齊網絡文明的短板。
令人詫異的是,面對網絡,不少人成了“兩面人”,在網內、網外的行為表現大相徑庭。日常生活中,自我約束,循規蹈矩,處處表現出文明人應有風範,而一旦進了網,便像換了一個人,嬉笑怒罵,甚至污言穢語、嘩眾取寵,絲毫不顧及自身形象。在他們看來,生活是現實的,網絡是虛擬的,既然是虛擬的,就大可不必大費周章、假裝斯文,自己開心就好。這是當前不少網民的上網心態,也是橫在網絡文明路上的最大“攔路虎”。再加上,當前上網多為匿名,更是縱容了各類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事實上,網絡雖是虛擬的,其影響卻是現實的。隨著網絡的加快普及,公民逐漸變成了網民,網絡虛擬空間發生的事情,時刻影響著現實中居民的利益。比如,2011年網絡群裏散播的不實信息,最終釀成了全國“搶鹽風波”;再如,今年流傳的“紫菜是用塑膠做的”虛假視頻,最終導致了各地紫菜的嚴重滯銷;又如,飽受詬病的“人肉搜索”影響了多少人的正常生活,層出不窮的電信詐騙讓多少人深惡痛絕……虛擬世界中發生的不文明行為,一次次衝擊著現實社會的公共秩序,對此,我們豈能視而不見?
從這個角度來看,網絡空間也是公共空間,也需要遵守公共規則、文明約定。網絡,是一個自由、多元的公共空間,為人們提供了自我表達的新渠道。作為新時代的網民,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網絡話語權,分清自由與自律的分界線,無論網上、網外都要自覺守好文明底線。同時,相關監管部門、網絡平臺也要開展好“凈網”行動,對色情、低俗、洩露個人信息等網絡亂象從嚴整治,切實引導各相關方文明辦網。在此次網絡文明專項行動中,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推動網絡文明與網速提升齊頭並進。(張成林)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