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校核優化生態保護紅線

2017-12-28 09:19:51|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孟慧

  海南省校核優化生態保護紅線

  明年年底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全國“一張圖”

  【頭條列表】【焦點圖】【即時快訊】海南省校核優化生態保護紅線

  定安南麗湖國家濕地公園綠意盎然。本報記者 張茂 攝

  【頭條列表】【焦點圖】【即時快訊】海南省校核優化生態保護紅線

  樂東尖峰嶺天池風光。 本報記者 李幸璜 攝

  【頭條列表】【焦點圖】【即時快訊】海南省校核優化生態保護紅線

  陵水南灣猴島獼猴。本報記者 張傑 攝

  生態保護紅線是海南省總體規劃的剛性約束,紅線亦是“高壓線”。記者今天從省規劃委獲悉,目前,海南省正按照國家和有關部委最新要求對生態保護紅線進行校核優化,報國務院批准後發佈實施,確保海南省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工作既符合國家“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的總體要求,也滿足海南省進一步深化省域“多規合一”改革需要。

  據介紹,此次對生態保護紅線校核優化工作,將在保證2016年9月省政府已批復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比例不變和空間格局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對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分區體系與空間分佈等方面進行完善,按要求在2018年年底前,與其他省份同期完成劃定工作,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全國“一張圖”。

  生態保護紅線是指依法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的嚴格管控邊界。2015年,海南在全國率先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明確陸域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11535平方公里,佔陸域面積33.5%,劃定近岸海域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8316.6平方公里,佔海南島近岸海域總面積35.1%。去年,我省頒布實施《海南省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規定》。

  全省在空間上形成基於山形水系框架,以中部山區的霸王嶺、五指山、鸚哥嶺、黎母山、吊羅山、尖峰嶺等主要山體為核心,以松濤、大廣壩、牛路嶺等重要湖庫為空間節點,以自然保護區廊道、主要河流和海岸帶為生態廊道,形成“一心多廊、山海相連、河湖相串”的基本生態空間格局。

  作為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生態保護紅線不但要劃在圖上、落在地上,更體現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要有“規矩”、有“邊界”。據了解,我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在科學系統評價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等生態服務功能和海岸帶生態敏感性的基礎上,統籌協調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及其他産業發展規劃的矛盾衝突而劃定。海南城鎮建設、産業發展和基礎設施佈局必須要服從生態保護紅線,最大限度守住生態紅線。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