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邊城英才”引進計劃、增加選調生招錄人數、推出“雲雙選”無接觸納賢……今年,黑河市立足當前需要,著眼黑河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在人才制度創新方面做了一系列積極有益的探索,從傳統的公務員錄用考試、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拓展到走進高校精準對接,優選“百名研究生”、加大省委選調生招錄力度,積極推進“線上+線下”招聘新模式,引進各類優秀人才1800余名,其中研究生216名,使今年成為黑河歷史上引才聚才力度最大、政策最優、成果最好的一年,黑河市人才隊伍建設的品質和數量實現了“雙突破”。
不拘一格選人才“百名研究生”落戶黑河
在市委黨校哲學教研室,剛入職不久的于瀟正在跟隨前輩老師探討選題,了解備課的注意事項。作為今年黑河市優選“百名研究生”引進的人才之一,于瀟本科就讀于浙江大學,研究生就讀于莫斯科國立大學,選擇到黑河就業,最重要的原因是她看中了黑河發展的潛力,她希望在這裡發揮自己所學,為城市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0年,黑河市緊抓“三區一市”發展歷史機遇,建立“邊城英才”綠色通道,定期發佈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實施“邊城英才”引進計劃,優選“百名研究生”便是其中的一項創舉。一大批和于瀟一樣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才俊通過優選“百名研究生”來到黑河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優選“百名研究生”,形式不拘一格,對報名人選一對一推介黑河宣傳片、發出視頻邀請函,放開崗位報名比例限制、簡化程式,採取面試、“優選+調劑”等方式招賢納士。組織研究生們暢遊黑河,讓大家在參觀和交流中了解黑河、熟悉黑河、熱愛黑河。一系列非常之舉使招錄人數比計劃多招錄了34%,還為錄取研究生舉辦了專題培訓班,安排研討交流、運動會、聯誼等內容。同時,相關部門加快了錄用進程,用三天時間完成錄取人員入職手續,當月將薪金髮到人才手中,創造了人才引進的“黑河速度”。
此次優選的研究生來自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國內外高校,涵蓋經濟貿易、商務金融、環境食品、通訊信息、新聞傳媒、農林水畜等120多個專業,為黑河市的急需緊缺人才崗位補充了優質“新鮮血液”,成為歷年來引進人才品質最高、數量最多的一年,黑河引才的層次和品質實現了新跨越。
探索招才引智新路徑吸引孔雀“東北飛”
“各位考官好,我是3號考生……”身著正裝,端坐在電腦面前的南昌大學研究生牛佳寧正在進行一場特殊的面試。今年5月,為紮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人才引進工作,對專業相符且有意向到黑河工作的全日制研究生精心推出“雲雙選”,通過螢幕與人才“空中”交流,讓人才求職有門,用人單位引才無憂,實現既安全又高效的“無接觸納賢”。
線上引才形式新穎,有效促成人才供需精準對接,為黑河興邊富民、自貿片區等重點任務建設集聚人才開拓了新途徑,受到了應聘者和面談官的一致好評。疫情防控期間,不僅有政府部門組織的“雲端雙選”會,企業“雲端引才”也成新業態,全市企業共舉辦網上招聘會28場,招聘崗位9821個。
“黑河是祖國的北疆重鎮,是祖國的能源大通道,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是對俄開放的橋頭堡,是中國最北自貿區……歡迎大家到黑河展示才華、實現價值、成就夢想。”11月,市領導叢麗在南京農業大學向莘莘學子發出誠摯邀請。
今年,黑河市深入開展市領導進高校宣講活動,先後與南京農業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等院校進行對接合作,市領導就黑河的人才引進政策、待遇、成長路徑等學生關心的話題現場答疑,與有報名意願的學子交流互動,大力推介黑河市人才政策和發展環境,進一步拓寬招才引智渠道,打通了政、校長效互動、精準對接的引才鏈,為黑河高品質發展匯聚強勁的“人才動能”。
搭建人才發展平臺招才引智多點開花
人才平臺不僅是黑河市招攬八方人才的“梧桐樹”,也是成就人才事業的“大舞臺”。今年,黑河市選調生招錄“擴點增量”,共有123名省委選調生充實到基層一線砥礪鍛鍊。黑河市堅持把基層一線和急難險重崗位作為選調生砥礪品質和提高本領的練兵場、試金石,讓他們參與矛盾糾紛處理、徵地、招商、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同時把發展潛力比較大的選調生選派到信訪、脫貧攻堅和重點項目的主戰場進行鍛鍊,提高他們駕馭實際工作的能力。
黑河市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從實際需要出發,圍繞醫療、教育等專業技術人才開展針對性選拔,引進急需緊缺優秀人才45名。圍繞跨境電子商務、綠色農業、試車産業、機關事業等領域,加快推進人才“十大基地”建設,共建立了64個人才基地,與20余所高校進行對接,簽訂合作協議17個,覆蓋醫療、教育、農林、管理、藝術、旅遊、經濟等各領域,推動了市校合作進一步深化。其中建立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35個,吸引了1018名大學生在市域內實習實訓,增強吸納人才的能力,集聚更多優秀人才在黑河創業興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