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黑龍江省搶抓農時 紮實有序推進備春耕生産
2021-01-27 09:49:40來源: 人民網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近日,綏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成立蔬菜專家服務組,就蔬菜品種選擇、主要瓜菜作物的栽培技術等方面對種植大戶、蔬菜專業合作社及加工企業進行培訓,提高了種植水準和管理能力。慶安縣為便於農戶和農用生産物資經銷商之間聯繫,不耽誤備春耕生産,將全縣種子、化肥、農藥經銷業戶的聯繫方式公佈給農戶,指導農戶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經銷業戶溝通聯繫,預定農業生産物資。

  當前,正是黑龍江搶抓農時、加快備耕的關鍵時期。為高標準、高品質推進備春耕生産,黑龍江省農業農村系統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備春耕生産,創新工作方式,採取線上服務、視頻培訓、網上購置農資、加快生産託管簽約等形式,紮實有序推進備春耕生産。

  破解融資問題 加快春耕資金籌備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各市(地)不斷拓寬籌措渠道,積極協調信用社、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金融部門不斷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充分運用土地確權改革成果和農業補貼相關數據,與建設銀行金融科技結合,開發“黑龍江省農村金融服務平臺”,為廣大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務。截至目前,農業金融服務平臺投放貸款77億元,惠及農戶9萬戶,500個主體。

  齊齊哈爾市農業農村部門主動作為,與金融機構加強會商協作,已投放貸款10億元,惠及農戶18000戶,260個主體。在農業生産託管中,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指導農戶用好“託管快貸”網貸政策,貸款申請直接流傳到建設銀行數據庫,建設銀行依據大數據審核後,直接進行放貸。同時,加強糧食銷售調度,及時發佈糧食市場價格信息,幫助聯繫銷售門路,引導農民及時銷售手中余糧,通過加快余糧變現,為春耕生産儲備好資金。

  創新培訓方式 加快網上科技培訓

  抓好“科技之冬”培訓,在電視臺開設《黑龍江省科教助農培訓大講堂》,在備春耕期間,組織農業農村廳相關業務處(站、中心)及農業行業領域專家圍繞農業生産託管、優質農産品打造、秸稈綜合利用、農機補貼、動物疫病防控、科學植保等方面進行政策宣講。同時積極組織各地和産業體系專家,通過微信推送、視頻講解、線上農業科技明白紙、電視欄目講座等方式,全方位立體化開展遠程農業技術培訓及指導服務,組織農民收看助農系列節目,參加在線網絡互動。入冬以來,各市(地)開展農民普及型培訓84.5萬人次。

  抓好精準培訓,制定2021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實施方案,結合主導産業、對象類別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和摸底調查,明確聚焦産業發展帶頭人、農村實用人才、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等對象,以促進全産業鏈發展為目標,採取分層分類分模組、線上線下同推進的培訓模式,開展專業化、特色化、精準化、定制化培訓,計劃培養專業和特色農村産業帶頭人5萬人以上。

  抓好産業技術協同創新體系培訓,組織全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協同創新體系,與全省重點農業縣開展科技包保行動。並由協同創新體系牽頭,聯動省市縣三級農業科技和推廣專家力量,實施萬名農業科技人員下鄉行動,組織全省1.3萬名農技推廣人員開展網絡培訓服務。富裕縣利用融媒體中心的直播間,讓農技推廣中心的農技專家,通過線上直播雲培訓的方式為農民授課。綏化市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省植檢植保站專家分別通過在線直播和網絡大講堂的方式,加強對農民的培訓,讓農民朋友得實惠。

  開展“不見面”服務 加快生産資料購置

  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創新開展農資“不見面”對接,指導企業通過網上直銷、微信等多種方式組織種子、化肥銷售,實行網上預購,並由經銷企業在春耕前直接配送到戶,指導農民、特別是新型農機經營主體,做好農機具檢修,提早對農機具進行檢修和保養。對於缺損機具配件,暫時無法到店現場採購的,及時聯繫經銷商採取網上訂購、電話預約等方式提前預定。

  密山市農業農村局利用互聯網向社會公開公佈了82家證照齊全有信譽保證的農資商店名單和聯繫方式公眾號等,搭建購銷平臺,使農民足不出戶就能購買到農資産品,還對農資商店進貨和送貨採用備案方式進行監管,確保農資供應品質。

  組織網絡對接 加快生産託管簽約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制定下發《關於做好疫情形勢下農業生産託管服務工作的通知》,組織指導各地農業農村部門開展託管服務合同網簽,實現農戶不見面就能簽約,不出門就能種地。同時,提倡在外務工人員非必要不返鄉,通過服務組織網簽服務合同解決外出務工農戶種地問題。開展全省農業生産託管答疑交流,通過網絡視頻會議形式,交流農業生産託管工作的經驗和做法,各地農經服務站站長或負責農業生産託管工作人員就農業生産託管工作相關問題對農民進行答疑。目前,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通過網上對接聯絡、簽訂合同等方式,積極有序推進農業生産託管服務工作。 (焦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