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以下簡稱黑土地保護法)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農業大省黑龍江,有典型黑土耕地面積1.56億畝,佔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6.1%,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黑土耕地保護的重大政治責任。顯然,依法治土對黑龍江省來講意義重大。
黑土地保護是國家的事,也是每個人的事。就在黑土地保護法表決通過後,黑龍江省多位黑土保護專家學者和基層田長紛紛發聲:“我們看到了黑土地越來越好的希望!”
黑土地保護將越來越好
韓曉增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黑龍江省黑土耕地保護協同創新推廣體系首席專家韓曉增:
把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確保黑土地不減少、不退化,是保證糧食生産、保障糧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在全國土地日前一天黑土地保護法表決通過,表明瞭我們黨和政府依法治土的信心和決心,在我國以及世界黑土地保護利用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我國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立法保護黑土地的國家。在黑土地保護法出臺前我曾數次受邀參加關於立法的座談會,我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在保護法中都有體現,所以這部法看起來特別親切。
黑土地保護法強化了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堅持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更好地保護,尊重規律、統籌兼顧,建立了系統性的制度規範。而且,這部法形式簡潔明瞭,注重解決問題,突出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們工作有法可依,也必將更有底氣更有動力。
我們黑土耕地保護協同創新推廣體系是全國首個黑土地保護專家體系,今後,我們將在黑土地保護法的保護下,以國家項目帶動全省黑土地保護利用聯合創新等方式,促進科技資源的縱向溝通和橫向協作,強化黑土地保護利用的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最終建立一支在國際上有影響、在國內具有領軍作用、在全省可支撐黑土地保護利用的科技人才隊伍,堅持做好黑土地保護“龍江模式”再升級,奮力譜寫黑土地保護新篇章。
韓貴清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黑土研究院主席韓貴清:
黑土地保護法表決通過,讓我們感到非常振奮!我認認真真看了好幾遍,越看越親切,越看越感動!
我們提的很多建議,都納入了黑土地保護法。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黑土地越來越好的希望!中國糧食安全的希望!我們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的希望!
黑土地保護法的出臺,真正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黑土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的高度重視,從此走上了依法保護黑土的道路。我第一時間把黑土地保護法傳到了聯合國糧農組織,讓世界看到我國保護黑土地的法制力量。我也希望我們各個媒體能夠加大力度宣傳黑土地地保護法,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黑土地保護法的高潮,在全省形成強有力的保護利用黑土地的氛圍。
我們省是農業大省,也是黑土地核心區,多年來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社會穩定和人類健康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建議各地各部門依據黑土地保護法,儘快拿出具體實施意見。讓黑龍江省真正在保護黑土的同時,也能夠享受到國家的優惠政策,切實把黑土地保護法這個惠及當代、惠及子孫後代的重要法律法規學好用好!
高士軍
黑龍江省水利科學研究院黨組書記、院長高士軍:
黑土地保護法對黑土地保護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水土保持是黑土地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黑土地保護法中明確提出,加強對黑土地水蝕、風蝕等情況的常態化監測,應當鼓勵和支持水土保持等科學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加強田塊整治、修復溝毀耕地、合理劃分適宜耕作田塊等具體工作內容。
目前黑龍江省開展的侵蝕溝治理工作是貫徹落實“加強坡耕地、侵蝕溝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等黑土地保護法要求的具體舉措,該法的公佈、施行將有力推動黑土地保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
劉傑
黑龍江省黑土保護利用研究院院長劉傑:
黑土地保護法表決通過,讓我們從事黑土保護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感到特別振奮。此前,我多次參加立法徵求意見的專題調研會議,這次終於發佈了,我深深感到我們黨和國家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産能,讓中國人飯碗裝中國糧的信心和決心!同時,也向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民傳達一個信號,那就是要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黑土研究院的秘書長單位,下一步也將通過這一平臺向全世界黑土國家分享中國保護黑土的立法經驗。
這部法律雖説是一部“小快靈”專門保護黑土地的法律,38條裏包括了立法目的、適用範圍等一般性規定,同時有針對性對黑土資源調查和監測、科技支撐、數量保護措施、品質提升措施、農業生産經營者的責任、資金保障、獎補措施、考核與監督、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規定,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我對黑土地保護法第十一條特別有感受,就是專門對科技支撐、技術服務和黑土保護國際合作進行了規定。我想這真正地體現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同時這也是從法律層面強化了科技支撐對於黑土保護的重要作用,我從這部法律中感受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開展黑土保護科技創新工作,同時,向全世界傳播中國黑土地保護的聲音。
徐金忠
黑龍江省水利科學研究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長、黑龍江黑土保護體系專家徐金忠:
黑土地保護法公佈並將施行,給水土保持工作注入了一記強心劑,為水土保持工作指明瞭方向。“國家鼓勵採取綜合性措施,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防止黑土地土壤侵蝕、土地沙化和鹽漬化,改善和修復農田生態環境”在黑土地保護技術方法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國家組織開展高標準農田、農田水利、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農田防護林、土地復墾等建設活動,在項目資金安排上積極支持黑土地保護需要”在財政投入方面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們將在黑土地保護法的要求和指導下,以黑龍江省侵蝕溝治理專項行動為契機,做好黑土地保護水土保持技術支撐工作,推動水土流失治理,提升自然生態系統保持水土生態功能。
依法護土依法管土責任重大
馬雲橋
黑龍江省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護站站長馬雲橋:
黑土地保護法出臺後,我們可以更好依法管土,依法護土。該部法律對科學的耕作制度和各項農藝措施更加明確,在黑土地保護方面更加精準施策。
法律中明確,從事畜禽養殖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科學開展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以畜禽糞污就地就近還田利用為重點,促進黑土地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發展。
此外,法律還提到了以養地肥田為目標,採取科學輪作,科學施肥、補充平衡土壤養分等具體措施,以工程、農藝、生物相結合綜合施策,可以助推我們提高黑土品質,進而提高産能。
黑土地保護法的出臺,可以和黑龍江省“田長制”相結合,壓實黑土地數量,和品質生態等保護責任。同時,法律也明確了對盜挖、濫挖黑土等的罰則。以前對於這些行為,我們需要借鑒其他法律法規,現在有法可依。可見這部法律對黑土地保護非常全面。
下一步我們將整合資源力量,繼續與中科院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探索總結“龍江模式”、“三江模式”,並把這些模式進行完善升級。
蔡純意
雙鴨山市寶清縣縣級田長、縣委副書記、縣長蔡純意:
黑土地保護法第十二條中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六項措施加強黑土地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寶清縣共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建設項目2個,其中2021年項目正在建設中,計劃于2022年10月底完工,項目建設總面積6.4萬畝,涉及本縣域內多個村屯,將建設包括機電井、渠係建築物、機耕路、高壓輸電線路等黑土地農田基礎設施。
此外,今年寶清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建設項目計劃7月開工建設,此次的建設總面積達13.5萬畝,涵蓋10個村屯,未來將有更多的黑土地農田基礎設施落地。接下來,寶清縣將加強對要素保障和項目推進工作的常態化調度,倒排工期、搶進度、抓品質,加強管理,增加人員、機械、材料的投入,開多個作業面同時施工,壓縮後續工序時間,保證工期,為龍江的黑土地保護貢獻力量。
張鵬
齊齊哈爾市依安縣太東鄉鄉級田長張鵬:
黑土地保護法第六條明確,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組織實施黑土地保護工作,向農業生産經營者推廣適宜其所經營耕地的保護、治理、修復和利用措施,督促農業生産經營者履行黑土地保護義務。去年我們縣裏有50萬畝土地開始進行有機轉換,實現規模經營,太東鄉也有很大一部分,村民保護利用黑土地的意識在逐漸增強。
此外,太東鄉因地制宜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旋轉鋤智慧雷墾除草機等農業機械,同時科學減少化肥施用量,鼓勵增施有機肥料,推廣土壤生物改良等技術,實現全過程有機。接下來,太東鄉將充分珍惜和合理利用黑土地,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應用保護性耕作等技術,積極採取提升黑土地品質和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的養護措施,依法保護黑土地。
綏化安達市羊草鎮安樂村村級田長、村黨支部書記李硯:
國家立法來保護黑土地,這是“長牙齒”的硬措施。其中第十七條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和村民小組應當依法發包農村土地,監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護黑土地,制止承包方損害黑土地等行為。我們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作為基層的農民,我們一定看好“黑土地”,決不允許盜挖、濫挖和非法買賣黑土的現象發生。
田樹軍
哈爾濱市賓縣樹軍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樹軍:
保護法中明確生産經營者保護和合理利用黑土地的義務。保護黑土地從我做起,今後耕作中,我們一定因地制宜實行輪作等用地養地相結合的種植模式,並通過深松等保護性耕作技術來提升黑土地品質。(記者 周靜 李天池 宋晨曦 見習記者 梁金池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