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眺綏芬河。遠眺綏芬河。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自設立以來,始終堅持“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的使命責任,積極發揮改革“試驗田”作用,為構建“制度型開放”新高地注入新力量,為建設開放型城市添磚加瓦。
綏芬河片區承接省總體方案改革試點任務60項,實施率100%;國家複製推廣改革試點經驗綏芬河片區適用203項,已複製推廣199項,複製推廣率98%;圍繞國際通道建設、産業轉型升級、提升金融效能、優化營商環境等領域探索新經驗,新生成創新案例50項,三年來累計形成創新案例152項,其中省級案例39項;“跨境金融集成創新”案例獲選為中國經濟時報開展的“偉大變革·新發展理念”全國18個實踐案例之一。
中歐班列進入綏芬河。
建設國家物流樞紐 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共建,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切實發揮好中俄合作和龍江對外開放“樞紐站”作用,2022年11月18日,獲批綏芬河—東寧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
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創新中歐班列“零等待”通關模式,開通“綠色通道”,中歐班列實現7天24小時“零等待”預約通關服務,中歐班列1月至11月過境817列75610標箱,累計過境1720列156556標箱;率先在省內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無紙化通關比例接近100%,口岸通關各項指標全省排名第一;創新“中俄車輛聯檢快放”模式,信息採集備案時間由原來的30分鐘縮短到2分鐘,車輛查驗通關時間由原來的10分鐘縮短到30秒;釋放鐵路口岸運力,每月出口果蔬、小百、建材等商品的車皮供應增加300節。
中歐班列換裝。
提升口岸開放能級。2022年先後獲批全省唯一的市場採購貿易試點、全省唯一的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2022年11月,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通過海關總署驗收,為打造進口肉類食品集中加工、儲存、交易和配送的産業鏈奠定基礎。目前,已擁有肉類、糧食、冰鮮水産品、食用水生動物、汽車整車、液化石油氣、鉀肥等7項口岸進口資質,享受盧布現鈔使用試點、境外旅客離境退稅試點、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等特殊政策,綏芬河對外進出口商品達到171大類、1400多個品種,對俄貿易額連續多年佔全省四分之一以上。
提升物流樞紐功能。打造了“公、鐵、海、空、郵、網”六路並進的國際物流通道,形成“跨境集疏運物流模式”創新案例,挖掘“五大物流集散”優勢。圍繞木材、煤炭、紙漿、化肥、糧食等資源能源類大宗商品進口,形成“大宗商品進口儲運集散”;擴大中藥材、食品等産品進口和建材、小百、水果、蔬菜、五金、家電等輕工産品出口規模,形成“消費商品交易集散”;推動肉類、水産等實現進口,形成冷鏈物流集散;依託綏芬河綜保區政策優勢,積極開展保稅倉儲、保稅展示、轉口貿易,形成“保稅物流集散”;謀劃整合即將通航的綏東機場空港集貨、配貨等功能,強化對空港周邊物流活動輻射能力,形成“空港物流集散”。
綏芬河國門。
深入挖掘特色優勢 賦能産業轉型升級
依託自貿片區“一區引領”,綜合保稅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多區聯動”的政策疊加優勢,大力培育跨境電商、數字經濟、服務貿易等新興産業,不斷完善産業結構,打造優勢突出、競爭力和支撐力更強的現代産業體系。
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依託跨境電商綜試區,發展跨境電商“9610”和“1210”新業態,綜保區成為全省首個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全覆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現有4家自建電商平臺,各類電商主體發展到8300余家,線上年銷售境外商品達10億元,拉動就業2.5萬人次,年快遞發寄量達1700余萬件,列全省縣域第一位。
跨境電商直播基地選品中心。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傳統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挖掘形成“數字賦能打造國內首家啤酒精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創新案例,辛巴赫精釀啤酒公司建設年産1萬噸精釀啤酒數字化釀造車間和自動化灌裝包裝車間,極大地提高了生産效率和良品産出率,成功獲批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兩化融合”企業、“數字化車間”和“綠色節水企業”稱號,正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維多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智慧大棚130棟、晾曬大棚131棟,用物聯網技術和組態軟體自動控制濕簾風機、監控噴淋、內外遮陽等設備,實現春秋兩季循環種植,達到年産100萬斤黑木耳的規模。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創新“數字+中醫藥”國際醫療服務模式,依託首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優勢,開展國際視頻中醫健康“雲會診”和八段錦中醫文化傳播教學,對國外慢性病患者進行國際遠程中醫會診和疫情防控教學。
提升金融服務效能 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緊扣“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主線,積極推動金融創新發展,三年來累計探索形成27項金融創新案例,助力邊境貿易高水準發展。
打造“集成化”金融超市。創新打造“線上平臺全覆蓋+線下大廳優服務”的片區金融超市,並形成創新案例,整合上架160餘款産品,提供在線查詢、融資貸款申請、預約不動産等17項政務服務,實現“一窗受理、一指辦理、一紙辦公、一次辦好”,自8月5日揭牌以來,已對接意向貸款1.6億元。
自貿片區金融超市。
推動“造血式”助企紓困。創新“政融增信”海關事務新模式,成功辦理全省及沿邊自貿區首筆“政融增信”海關事務擔保業務,引入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為企業增信,企業無需交保證金即可獲得銀行保函,從而享受海關政策紅利;創新“國擔快貸”業務,引入國家融資擔保公司,貸款授信額度從300萬元提升至500萬元,為某木材企業審結全省縣域支行首筆“國擔快貸”業務190萬元;組織全市10家銀行及國林小額貸款公司,創新搭建“中俄跨境木材加工全産業鏈多元融資平臺”,招引100余戶木業及相關企業入駐,為企業最高授信500萬元,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拓展“國際化”跨境業務。推動全省首筆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成功落地,並形成創新案例,2022年7月29日,建設銀行綏芬河片區支行成功辦理50859歐元和47807歐元的一收一付離岸轉手買賣,為片區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提供了新途徑;推動開展全省首筆零成本期權組合業務,並形成創新案例,2022年6月29日,工商銀行綏芬河片區支行指導客戶買入一筆9.9萬美元的遠期結匯看跌期權,同時賣出一筆9.9萬美元的遠期結匯看漲期權,為企業直接節約4078.8元期權費,同時規避了匯率波動造成的風險。
北大荒豐緣綏芬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多措並舉再造流程 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對標更高起點、更高標準、更高水準,以群眾和企業滿意為衡量尺規,全力推進辦事提速、監管提效、服務提質,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釋放自貿活力。
政務服務智慧化。創新設置全省首個“電、水、氣聯辦”窗口,切實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一站式”服務;“打造‘綏意辦’特色政務服務品牌”案例獲評第五批省級創新實踐案例,1498項政務服務錄入省級一體化平臺,網上可辦率達100%;建設24小時“離廳式”自助辦稅廳,開啟同城通辦、全天候辦稅新模式;建設了“綏意遊”“綏醫養”“綏芯學”“綏務工”“綏域安”“綏易融”“綏易展”等系列數字化服務平臺,實現數字政務服務多領域廣覆蓋。
項目審批最簡化。充分挖掘項目審批過程中的創新點,形成“項目建設全週期服務模式”集成案例。推行“承諾即開工”“一枚印章管審批”等改革,實現協同辦理、並聯審批,大幅提高審批服務效率,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50%;辦理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實現“多審合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審批時間壓縮至10個工作日;推動政府投資項目立項審批流程最簡,取消項目建議書審批等流程,項目單位作出承諾後即可審批;推動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流程最簡,企業通過“全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提交項目後,自行列印承諾書,即視為辦結。
商事登記便捷化。推進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形成“推行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創新案例,以申請人信用承諾為基礎,對登記材料實行形式審查,由許可審批改為行政確認;推行“一業一證,證照聯辦”改革,將一個行業的多個審批事項整合到一張許可證上,以“減證”實現“簡政”,充分做到“減材料、減時間、減環節、減跑動”,2022年9月26日,清華園商店經營者領取了綏芬河片區首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創新“政銀聯合”模式,在銀行設置商事登記免費幫辦代辦服務窗口,提供無償諮詢、代辦、幫辦、材料列印等“保姆式”服務。
綏芬河市互貿(國際)物流加工園區。
強化保障提升品質 建設開放型創業宜居城市
持續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公共服務水準,以引才聚才提供智力支撐,以創新創業激發城市活力,以醫保服務提升城市溫度,以新型社區推動鄉村振興,讓人民群眾共享振興發展成果,更好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下好引才“先手棋”。建立“政府給身份、企業給待遇”的人才共享機制,幫助重點企業引進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在企工作三年後,既可選擇繼續留企服務,也可招聘到事業單位工作,有效破解企業引才難、留才難問題;設立人才編制“週轉池”,對人才彈性管理、全市統籌、按需分配、動態調整,先後有205名人才循環使用“週轉編”。近三年來,綏芬河片區機關事業單位共引進人才472人,形成引才聚才良好態勢。
厚植創業“新沃土”。組建“橄欖綠”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今年以來開展政策宣講、法律援助、困難幫扶等各類志願活動282次,疫情期間500余名退役軍人投身疫情阻擊戰,發揮了衝鋒在前、為國守門的先鋒模範作用;打造1000平方米“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吸引15家企業入駐,7家退役軍人企業免費入駐創業大街孵化基地;創新“外國人來華務工新模式”,為外國人辦理來華工作許可、延期等手續。
提升醫保“新溫度”。創新開展醫保“六辦”服務,“線上辦”開通醫保掌上服務大廳,13項高頻業務自助辦理;“就近辦”打造醫保15分鐘服務圈;“無感辦”聯合稅務部門推出對緩繳單位“免申即享”經辦方式;“便民辦”建立疫情期間門診特殊疾病購藥、配送機制;“延期辦”制定疫情期間零星報銷延期受理機制;“我幫辦”對年齡大、行動不便、重病患者等特需人群開闢綠色通道全流程幫辦。聚焦“兩病”政策精準施策,推動全民參保,2022年基本醫保參保人數64885人,參保率達到98%。
打造鄉村“新社區”。創新“多村一社區”新型農村社區治理模式,阜寧鎮谷盈社區及其下轄的寬溝村、永勝村、菜營村,探索形成了具有鎮域特色的城鄉一體治理模式。谷盈社區實現集中供熱和物業集中管理,建有近1萬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和多功能綜合服務中心;寬溝村木材加工業發展迅速;永勝村被認定為全省第三批鄉村旅遊重點村,打造紅花嶺東北抗聯小鎮紅色景區;菜營村建立木耳園區,線上銷售創木耳品牌,走上特色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立足口岸優勢,抓牢開放機遇。“制度型開放”把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把釋放平臺功能作為重要抓手,把平臺集聚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助推開放型經濟發展、開放型城市建設,為積極構築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建設開放龍江貢獻“綏芬河方案”。(文/攝 黑龍江日報記者 杜懷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