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跑出數字金融‘加速度’”為主題,在北京舉行金融科技創新成果發佈會,介紹該行發展數字金融的戰略部署與創新實踐。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副行長曲家文、總工程師徐朝輝、首席信息官牛新莊等相關負責人出席。
積極踐行科技興行戰略 加速推進數字生態銀行建設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對於商業銀行來説,發展數字金融有助於推動金融服務重塑升級和企業轉型發展,也能進一步賦能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郵儲銀行積極踐行科技興行戰略,不斷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投入,堅持將每年營業收入的3%投入到信息科技領域,全力推動金融科技賦能,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水準,為全行數字化轉型和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的科技動能。
劉建軍在發佈致辭中表示,郵儲銀行的數字金融發展可以比喻為以加速度奔跑奮進的前行者,戰略部署、科技引領、數據驅動是提供動力的三大核心“器官”:戰略“入腦”,指揮發展腳步;科技“強心”,引領服務創新;數據“造血”,釋放金融活力。最終驅動金融服務升級,以人為本,普惠城鄉。
具體而言,在戰略“入腦”方面,郵儲銀行將數字化轉型作為全行轉型發展的重點戰略舉措,規劃了“123456”的數字化轉型戰略佈局。劉建軍介紹,“1”是堅持數字生態銀行轉型“一條主線”;“2”是並行推進“數字化商業模式創新”和“傳統銀行智慧化重塑”兩大軌道;“3”是實施個人金融、公司金融、資金資管三大板塊數字化改造;“4”是打造産品創新、風險防控、數據賦能和科技引領四大數字化能力;“5”是重點突破生態、渠道、産品、運營和管理五大領域;“6”是強化頂層設計、協同機制、敏捷組織、專家隊伍、資源保障和考核激勵六大支撐。
在科技“強心”方面,郵儲銀行以“十四五”IT規劃為引領,深入推進智慧、平臺、體驗、生態和數字化的“加速度”(SPEED)科技戰略實施,堅定不移地走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信息化建設道路,以個人業務核心繫統、公司業務核心繫統、信用卡核心繫統、手機銀行4個新一代系統建設為契機,全面推進數字生態銀行建設。
在數據“造血”方面,郵儲銀行以新一輪大數據五年規劃為基礎,持續強化數據能力建設,讓數據資産“活起來、動起來、用起來”。郵儲銀行完成了全行系統數據的整合,並融合了稅務、工商等外部數據,完善金融十大主題數據模型,建成客戶、風險等六大數據集市,累計上線18類1600余個零售客戶標簽,實現客戶精準畫像。上線手機銀行千人千面等200多項數據服務,支撐客戶分析、風險監控等9大場景,實現全流程端到端的應用。截至目前,全行部署分析模型和策略規則8000多個,極大提升了客戶識別、集約運營、風險防控等領域的效能。
堅持走自主可控之路 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繫統圓滿收官
核心繫統是銀行IT系統建設的重中之重,是一家銀行的大腦和心臟,也是一家銀行科技實力的重要體現。郵儲銀行積極踐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順應技術發展趨勢,全力建設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繫統,歷時3年,于近期完成了超6.5億個人客戶無感遷移,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繫統項目圓滿收官。
該系統是大型銀行中率先同時採用企業級業務建模和分佈式微服務架構,基於全棧式安全可控軟、硬體打造的全新一代核心繫統,是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重要實踐。
發佈會上,牛新莊介紹,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繫統主要具有六大創新點,即“流程再造、化繁為簡”“業技融合、敏捷創新”“夯實平臺、引領創新”“智慧運維、全景掌控”“自上而下、安全可控”“在線遷移、無感切換”。
具體來説,“流程再造、化繁為簡”,採用企業級業務建模方法重構業務産品,重塑業務流程;“業技融合、敏捷創新”,加快對市場和客戶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産品及服務的響應速度;“夯實平臺、引領創新”,形成持續可擴展、技術自主可控的企業級分佈式技術研發運行能力;“智慧運維、全景掌控”,適配分佈式核心繫統的運維模式,提供全景可視、量化管控、智慧驅動的運維能力;“自上而下、安全可控”,通過國産硬體與軟體、開源與定制開發的有機結合,構築金融核心級的全棧式自主可控能力;“在線遷移、無感切換”,實現新、舊核心繫統不停機完成超6.5億客戶遷移,開創核心繫統切換上線新模式。
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繫統全面賦能郵儲銀行業務發展。據介紹,該系統主要具有三個顯著價值:一是産品靈活裝配,快速響應市場。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繫統打造了一套完善的市場化、差異化、可視化、可擴展、靈活配置的産品裝配和定價管理體系,可快速滿足市場和客戶需求。
二是提升客戶體驗,提高辦理效率。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繫統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設計,可以按照客戶維度提供全景視圖和全過程管理,並通過交易整合、流程優化等多種方式提高使用感受,使交易流程更簡、業務辦理更省、查詢時限更長、交互過程更順、服務範圍更廣、線上線下更搭。
三是統一數據標準,夯實風險防控。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繫統建設過程中,統一400余條交易摘要、2000余條報錯提示信息、實現3000余條數據全面貫標,提高全行數據的可用性、共享性。全行建立統一的客戶欺詐信息識別和反洗錢、反欺詐名單維護機制,將33類反欺詐、反洗錢名單校驗嵌入交易流程中,實現櫃面風險的實時防控,提高郵儲銀行風險防控能力和合規管理能力。
“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繫統性能全面提升,能夠滿足全行超6.5億客戶,18億賬戶,近4萬個網點的支撐和服務能力,支撐郵儲銀行高品質發展。”牛新莊表示。
打造金融科技創新平臺 深化“郵儲大腦”和“郵儲U鏈”場景建設
科技的迭代和變革改變著銀行的經營模式,為業務發展補給能量,也為金融形態帶來了全新的生命力。近年來,郵儲銀行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構建“平臺+能力+應用”的金融科技創新格局。
發佈會上,徐朝輝介紹了郵儲銀行基於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打造的“郵儲大腦”“郵儲U鏈”兩大金融科技創新平臺,積極為業務賦“智”,不斷“鏈”接新生態。
作為郵儲銀行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規劃,“郵儲大腦”是郵儲銀行築牢數智慧力基座的核心成果。據介紹,“郵儲大腦”構建感知、決策兩大區域,打造三大平臺及六大能力群,搭建智慧行銷、智慧風控、智慧運營、智慧管理等多維應用場景,構成一整套完整的智慧化能力支撐體系。徐朝輝表示,目前“郵儲大腦”已實現從感知智慧到認知智慧的提升,“看、認、談、辯”四大AI應用方向持續強化郵儲銀行對客戶的理解與認知,助力服務形態和模式的優化,從而改善金融服務體驗。
具體來看,一是看得懂,智慧圖像能力支持15類通用、40種特定票據,支撐日均近42萬筆影像識別,服務於貸款線上申請、票據交易等眾多場景;二是認得清,智慧語音能力支持多語種、多信道語音服務,幫助遠程銀行中心實現智慧機器人與人工客服協作,業務替代率達78%,識別準確率超過96%,此外還應用在語音搜索、語音導航等場景;三是談得來,支持自然語音交互的智慧外呼服務覆蓋消費信貸、行銷等場景,觸達超3000萬客戶;四是辯得明,支持多引擎、多策略生物特徵識別,為超200個業務場景,提供日均超200萬次人臉、聲紋比對和驗活服務。
除“郵儲大腦”外,發佈會上介紹了另一金融科技創新平臺“郵儲U鏈”。“郵儲U鏈”是郵儲銀行自主研發的企業級區塊鏈應用平臺,提供便捷易用、性能卓越、安全穩定、易於擴展的區塊鏈服務,致力打造連結信任的金融基礎設施,孵化出以供應鏈金融、政務金融、跨境金融、資金監管等為代表的區塊鏈特色産品。
“郵儲U鏈”供應鏈系統通過企業應收賬款上鏈,向中小企業提供易得、便捷、低成本的供應鏈融資服務;政務金融區塊鏈實現非稅業務電子票據全流程鏈上管理,形成繳費渠道和執收單位相互支撐、有效監督的完整體系;資金監管金融區塊鏈連通政府、企業、合作方、銀行等多個業務參與方,實現工程項目關鍵節點信息上鏈,保障資金安全高效運行;跨境金融區塊鏈系統對接國家外匯管理局,以區塊鏈技術應用加強了外貿客戶及交易背景真實性保證,緩解了中小企業跨境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積極促進跨境貿易發展。
構建全新的移動金融生態 個人手機銀行8.0和企業手機銀行煥新上線
郵儲銀行自主研發了移動互聯技術平臺,打造企業級移動金融支撐體系,並在此基礎上研發了個人手機銀行8.0和企業手機銀行,構建全新的零售和公司兩大移動金融生態,致力於將手機銀行打造為“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和“隨身化交互陪伴平臺”。
發佈會上,郵儲銀行軟體研發中心資深信息技術專家張蘭英介紹,新一代手機銀行8.0將人臉識別、光學字符識別(OCR)等多項技術融入登錄、轉賬、理財、信貸等關鍵環節,設置了標準、青年、“三農”、財富、大字版等多個版本,呈現了千人千面新面貌,並以追求用戶極致體驗為目標,致力為客戶打造更貼心、溫暖、智慧的移動銀行。
公司移動金融生態方面,郵儲銀行企業手機銀行是一款面向公司客戶的移動App,支持免U盾交易、智慧轉賬、全線上普惠貸款、一體化工作臺等功能,創新引入財稅管理、工商信息服務等泛金融服務場景。同時,為了滿足不同對公客戶的服務需要,企業手機銀行設計推出了標準和小微雙版本,秉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和使命,不斷推動對公數字化轉型。
發佈會上,郵儲銀行還發佈了依託自有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個人手機銀行8.0“向新而升”數字藏品。藏品以“智慧兔”為主形象,生動可愛,將科技感、時尚感融為一體,用數字藝術珍藏科技之美,開啟元宇宙發現之旅。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劉建軍表示,郵儲銀行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服務大局、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作為重要政治責任,深化金融科技賦能,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向一流大型零售銀行邁進。(楊帆)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